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书如挚友,终生不相忘”,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琐事随着“谈话”的渐趋深入,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人生的真谛、感悟,莫不是从书中觅得的答案。
关键词:课外;阅读;益处
课外阅读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理想,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自身素养。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我仅谈两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语文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活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阅读《儒林外史》,当读到严监生临死前看到点着两根灯草都不能闭眼时,一个既可笑又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在笑声中学会了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文学知识
结合课本上的文章向学生推荐思想上、艺术上有价值的名著。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向他们推荐《朱自清散文集》,学习朱自清在散文中广泛的选材、不拘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感情的自然流露。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对文章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写作风格、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
(三)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恐惧作文,主要是无话可说、无例可举,为了完成作文任务,不是抄袭,就是无病呻吟,因此,课外阅读就更有必要了。进行课外阅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分类摘录、积累优美的语段、警句以及好文章的结构、技巧等,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宝库,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二、延伸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一)效法楷模,树立崇高理想
在课外阅读时推荐优秀读物给学生,对他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有益的启迪。通过阅读革命领袖、英雄人物、著名科学家的模范事迹和成长道路的书刊,可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他们在效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汲取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人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需要布帛米粟、阳光空气,同样也缺少不了“精神食粮”——书。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有太多的对人生的迷茫、对社会的不解、对生活的渴望,他们需要好书的指导,希望治疗“心疾”。指导学生读有益的书,可以培养他们愉快的情绪,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坚韧刚强的毅力,独立、果断、勇敢的品质。
(三)引以为鉴,加强自身修养
“好书如挚友,终生不相忘”,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琐事随着“谈话”的渐趋深入,不自覺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人生的真谛、感悟,莫不是从书中觅得的答案。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知,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是人精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有目的地选择图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对照自身引以为鉴,加强修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课外阅读的益处多,但在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注意加以指导,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且一定要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阐述的哲理,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三、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鉴于初中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的特点,应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具体到每一天,每天至少阅读两千字以上。为了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规定每天上课前五分钟汇报阅读成果,每天轮番发言,可以是经典语段欣赏,可以是生活感悟,还可以是对文章提出的批评或建议。每册书都有名著阅读,可以根据篇幅长短及难易程度规定阅读的内容,定项、分段完成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益处
课外阅读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理想,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自身素养。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我仅谈两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语文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充满了灵气,充满了活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阅读《儒林外史》,当读到严监生临死前看到点着两根灯草都不能闭眼时,一个既可笑又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在笑声中学会了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文学知识
结合课本上的文章向学生推荐思想上、艺术上有价值的名著。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向他们推荐《朱自清散文集》,学习朱自清在散文中广泛的选材、不拘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感情的自然流露。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对文章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写作风格、人物刻画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
(三)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恐惧作文,主要是无话可说、无例可举,为了完成作文任务,不是抄袭,就是无病呻吟,因此,课外阅读就更有必要了。进行课外阅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分类摘录、积累优美的语段、警句以及好文章的结构、技巧等,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宝库,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二、延伸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一)效法楷模,树立崇高理想
在课外阅读时推荐优秀读物给学生,对他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有益的启迪。通过阅读革命领袖、英雄人物、著名科学家的模范事迹和成长道路的书刊,可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他们在效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汲取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人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需要布帛米粟、阳光空气,同样也缺少不了“精神食粮”——书。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有太多的对人生的迷茫、对社会的不解、对生活的渴望,他们需要好书的指导,希望治疗“心疾”。指导学生读有益的书,可以培养他们愉快的情绪,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坚韧刚强的毅力,独立、果断、勇敢的品质。
(三)引以为鉴,加强自身修养
“好书如挚友,终生不相忘”,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琐事随着“谈话”的渐趋深入,不自覺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人生的真谛、感悟,莫不是从书中觅得的答案。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知,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是人精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有目的地选择图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对照自身引以为鉴,加强修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课外阅读的益处多,但在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注意加以指导,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且一定要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阐述的哲理,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三、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鉴于初中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的特点,应规定课外阅读的底线,部分规定课外阅读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具体到每一天,每天至少阅读两千字以上。为了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规定每天上课前五分钟汇报阅读成果,每天轮番发言,可以是经典语段欣赏,可以是生活感悟,还可以是对文章提出的批评或建议。每册书都有名著阅读,可以根据篇幅长短及难易程度规定阅读的内容,定项、分段完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