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上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初中教学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解决办法。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现在的课堂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不单只关注教师的教,而更关注学生的学。相伴而生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师道尊严放不下,师生不能平等对话 几千年来,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权威,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容不得学生有半点怀疑。有的教师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学会了,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听就行了,不许发出一点声音,不许走神,不许开小差,一节课都要端端正正地坐着。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地方还存在这种现象,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少有交流,课堂沉闷、枯燥,没有思维的碰撞,毫无生机和活力。这种课堂无法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也不敢发言,导致教师的一言堂,这与新课程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无法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小组合作走形式,学习技能巧分组 现在上课比较流行小组合作,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四个人一小组分开讨论。到底提出的问题值不值得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如何?这些都是要认真思考的。很多课堂的小组讨论通常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好像一个问题提出来,没有讨论就不是好课。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只讨论两三分钟,就草草收场,根本没有达到讨论的目的。很多小组讨论都是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廉价表扬太泛滥,中肯评价才客观 很多教师认为“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鼓励为主。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论对错、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洞、是否重复,都一概予以表扬。“好”“很好”“不错”“你很有想法”等表扬不绝于耳。一节课都是这样的表扬,这表扬还有价值吗?会不会太廉价啦?这样真的能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吗?
  过度使用多媒体,分清主次配板书 现在听的课,几乎每节都是多媒体课,课件制作都十分精美,画面色彩艳丽,配有很炫的动画,还插播视频。一节课下来,学生过足了“眼瘾”。很多教师用多媒体代替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也有教师每节课都用课件,一个课件有40几张PPT,一节课45分钟,学生平均一分钟要看一张,不知看完后学生的脑海里还有多少东西存留下来。调查发现,在过渡使用多媒体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变成了“讲解员”的角色,太多的动画和视频让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转移,最后没有集中在需要关注的课堂知识上来,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
  解决策略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还是要从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入手。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只有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的双边活动才能顺利高效地开展下去。有时,学生的想法比教师想法的更大胆、更灵活;有时,学生的解题方法比老师预想的更巧妙。所以,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只有主动转变角色,才能与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小组合作交流的,如果教师引导得不好,小组讨论很可能变成闲扯。因此,教师要学习一些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究竟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课本中的疑难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及开放性的题目都是适合小组讨论的。与此同时,小组成员的组合也很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讨论得起来。另外,对时间的把握,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究竟一个问题讨论多久比较合适?要不要给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过多廉价的表扬,已经起不到鼓励和激励学生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了回答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表扬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回答中出现错误,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给予纠正,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造成学生后续学习的困难。解决的策略是,对于学生的每次回答,教师应给予客观的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的地方要当场指出来,到底错在哪里,同时再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点拨和激励的效果。
  教师应适度使用多媒体,遇到不易讲清楚的图形或是动态的问题,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多媒体毕竟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不可能代替课堂的板书,特别是也不能代替数学的演算和推理以及解题的思路。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媒体只是教师上课的一种工具,一种辅助。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路任重而道远,作为初中教师,我们在新课改中受益,也在错误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我们只有不间断地学习,不间断地思考,用实际行动来推动新课程改革,才能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作者单位:福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中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的“日常生活”,就是强调了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
<正> 电网没有储存电能的能力,所以发电机的出力必然随用户负载而变化。仅在平衡状态时,才有可能保持频率为恒定值,因而频率的偏差值就是发电与耗电之间的不平衡量的度量。为
三、重点任务与领域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目标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重点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改革和探索中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实效课堂,促使语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效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和智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个体发展奠基。那么,确定一节课、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之后,如何选
日前,江西省召开推进依法治教工作会议。为解决江西省教育法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江西省积极推动两部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出台。其中《江
<正>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发展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由此而引发
有人说,新课程改革是披着教育理论的盛装出场的。教师吸纳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却将原有的教学经验置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从哲学经验论的观点看教师教学经验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和实践意义,对于教师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探寻教学经验的发展有助于教师找到新课程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生命的成长。  教学经验的内涵透视  什么是教学经验?从历史上看,哲学家对经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个体经历论。英国经验
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市委政府的要求,唐市镇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实践中, 广大党员紧密团结,镇、村二级干部做到多一分支持,成为兴镇实干的班子;多一分
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是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党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发展标示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