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视角下的马远《水图(系列)》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kikuk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远的《水图》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对水的细致观察、对笔墨线条的高度掌握以及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马远对水的姿态进行总结,创作出十二幅姿态各异的水。本文将从《水图》中的“张力”、《水图》中的“简化”及《水图》中的“图底关系”等方面在艺术与视知觉的视角下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马远;《水图》
  马远的《水图》分为十二幅,除了个别幅有极少的岩石岸边之外,所画都是单纯的水,作者通过描绘各种姿态不同的水的描绘,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境界。除了第一幅因为残缺而没有图名,其余是一幅每幅图都有一个由杨皇后所题与其画面极其匹配的名字,“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迴波、云生苍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画家的内心思想及精神世界,追求意境的表达,强调“天人合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当这几种“力”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引起审美经验,这就是所说“异质同构”。根据阿恩海姆心理学美学强调的“异质同构”和“完形”理论,画家的风格都是在外部环境和内在心理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马远的《水图》是在南宋安居南方一隅,画家饱览不同于北宋壮丽山河的江南秀丽风光的外部;以及马远受祖辈师承影响的同时又不断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内在双重影响下创作的。这些因素构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所说的物理场和心理场整体。本文将从阿恩海姆艺术视知觉的角度对马远的《水图》进行分析。
  一.《水图》构图和线条中的“张力”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一个重要原则,即“张力”。他认为“张力,是视觉元素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它是主动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1]这里的运动不是从物理事物那里观察到的运动,而是一种“不动之动”,是视觉活动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水图》中马远对在各种不同环境下,不同运动姿态的水的描绘正是体现了这种“不动之动”。中国画非常讲究构图,南朝谢赫的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是说的构图,而《水图》中的布局构图就体现了有力的推大了画面空间,具有强烈的张力美感。在《水图》十二段中,大都还是采用了马远特色的“一角”构图,虽然每段所画的水姿态不同,环境不同,意境不同但马远大都将水纹或浪花从画面一角送出,然后慢慢向远处淡化的处理方式。这种方法极大的延伸了画面的空间效果,造成水流延绵不止或奔流不息的景象,使画面无限的伸展,极具生命力和动感。如在第一幅画中,马远并没有采用他独特的边角式构图,取而代之的是让水流从最底部的近景处向后延伸,慢慢的淡化到画面上部中心的一点消失,有点类似西方的“焦点透视”;并且细密的小浪尖也采用近大远小的方式表现,与整个水面的延伸形成呼应,这种处理方式极大的拉伸的画面的空间感。而画面中的浪尖水流是横向发展的,这与纵式构图一起平衡了画面的构图,也丰富了画面效果。马远的这种从一角或近处向远处延伸的构图方式,也使观者在观赏的时候视线随着水流的延伸方向做一种有“倾斜性”的运动,这也是阿恩海姆“有倾斜性的张力”的体现。从这十二段的布局构图中,可以看出马远对画面的全面掌控力,和画面的无限“张力”,并且也体现了上文中所说的“有倾向性的张力”。
  二.《水图》笔墨中的“简化”
  《水图》这幅作品还体现了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的原則,即“简化”原则。阿恩海姆所说的简化绝不只是形式的简单化,而是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复杂的内容,可能是复杂的事物本身,也可能是形式背后复杂的意义。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说,笔墨线条就是一个最具简化性的工具;中国画所追求的“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等都需要笔墨意趣,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更是一种极致性的简化追求。马远的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中简化原则的最佳代表之一,他不带着色,几乎不进行晕染或极少晕染,只用线条这种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水的各种特征鲜明的姿态。并且十分传神、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牢牢地抓住了水的心理含义:激荡、愤怒、舒缓、静谧、曲奇等等。简化是一种组织方式,“简化的实质,是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这个整体始有成分的力来决定的。与之相应,一个视觉对象的形状并不是有它是轮廓线决定的,而是由它的骨架结构决定的。”[2]所以简化是要按照其骨架结构进行简化的,马远之所以可以用如此简单的线条的形式描绘出这么多的流动特征及内在感情都十的分鲜明的水,除了他在于各种富有张力的线条的高度掌控外,还在于他对于各种水的结构骨架的高度把握。如在第四幅“寒塘清浅”中,马远依然采取的是他独特的“一角”构图,在画面的左下角有两三块微露出水面的石头,从石头周围延伸出去些许稀疏的迂回起伏的曲线,画面虽然十分简洁,但不会使人感到单薄,马远仅用十分简练的几根回旋的曲线就清晰的展现了所描绘的是流动的溪水而不平缓的池塘。这种简化的处理方式反而更好的表现了画面的“重量感”,更容易吸引观者的视线,突出了水流的张力和流动性。简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它是在艺术家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和心理情感的不断升华中形成的,并且给作品诸如了更多的思想,使作品更具意境美。
  三.《水图》的“空白”与“图—底”关系
  马远在《水图》的创作中大量的使用了“空白”手法。我们也可以用阿恩海姆提出的“图—底”关系理论解释《水图》中的“空白”。阿恩海姆的“图—底”关系指的是图形与它的背景的关系。在中国画中,图与底的关系其实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的,空白其实是中国画构图的一个关键的组成元素,空白其实是“画中之画”,也是“象外之画”。《水图》中的空白,其实是画面的延伸,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延伸。在十二幅画中,每幅画面中的水都是从近处或奔流而出或缓缓涌出,进而慢慢想远处淡化,直至消失的。这种方式其实更能突出水的流动姿态,更能突出主题,拉进观者的距离,推远观赏的空间,增加画面的张力及观赏者的投入性。所以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至于把什么视为“图”而把什么视为“底”,则要依据对象的组合方式。”[3]《水图》中的空白其实也是“图”,只有“图底结合”才能完整的表达画面,准确的表达画家的精神世界,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式塔。如,在第十幅“云舒浪卷”中的空白就和近处扬起的粗重的巨浪形成对比,突出了浪花的激扬和力量,在增加空间感和画面张力的同时,使水流的奔腾感和涌动感更加强烈,且对画面的平衡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画面不至“溢满”。马远在《水图》中对空白的运用,使作品真正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画有限而境无边的境界,也应对了阿恩海姆的“完形”理论。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第353页。
  [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第85页。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摘要】: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其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陆“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开创了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为后来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养料,本文将从他的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展开讨论。  【关键词】:白描;吴装;绘画观念  一、吴道子的生平简介及艺术成
期刊
【摘要】:利用激光雕刻机技术与非遗中拼布技艺结合的创新设计,是对纺织品面料进行传统与现代融合,多方位的拼接与实验研究。它利用专业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利用计算机科技元素,实施对纺织面料进行大胆的图案艺术分解、再组。使得非遗中古老的传统拼布技艺通过现代的激光雕刻技术手段得以传承。进而使之传统的非遗技艺在今天的时尚社会得以发展,使审美意识通过创新得以升华。  【关键词】:激光雕刻;拼布;面料肌理;装饰 
期刊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
期刊
【摘要】:废旧工厂的改造,既可以重复利用已有资源,又可以增加其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国营798工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理相当位置优越,具有充足的发展潜力。本文立足于“改造”二字,将设计项目定位为一个家具设计工作室。以LOFT的室内空间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后现代的室内设计风格,把黑色、白色作为主色调,保留一些原始建筑的肌理,强调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达到空间的合理利
期刊
【摘要】:研究者探讨了对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研究的过程中,引进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和可行性问题,认为应该以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为根本,与西方理论进行对接。本着这一原则,并根据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性与社会文化性并存的特性,研究者尝试针对审美者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心理,从艺术之维将格式塔的“异质同构”理论与书法审美中的通感相对接,并支持了中国书法重“神”(即“意”)不重“形”的审美特点。而在社会文化的角度,研
期刊
【摘要】:敦煌艺术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中拥有大量可以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造型形象与色彩组合。本文重点从壁画的形式美感入手,去分析其韵律美,装饰性,画面的流畅、节奏与气韵,透过壁画所展现出的中国宗教文化、中国人的普世价值,着重论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以及敦煌的壁画艺术与宗教是如何融合发展的。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宗教  一、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任何绘画形式都可以用点、线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存在我国民间,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不断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艺术。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可以较好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更好发展。本文就民间美术的特征和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启示  0.引言  民间美术沉淀的是民间的智慧,我国民间美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文化内涵和美术种类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是我
期刊
中国地大物博,由于南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居特点,进而影响到它们的建筑形式的差异。如果我们把长江作为分界,把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的话,那么建筑形式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在加厚的砖砌墙体上加盖简单的屋顶,并开挖有利于采光的大窗户以及在不铺地板的房间里生活的北方住宅,还有不必考虑风、冰雹、雨、雪或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袭,冬暖夏凉的地下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和陕北的窑洞;另一类是中国西南地
期刊
【摘要】:对绝大多数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管理是一个和本专业并不太相关的复杂难懂的理论性学科,而事实上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说明了其重要性。服装设计作为设计类学科的重要分支,要在新的世纪进行新的发展就必然要改变之前过时的设计工作模式进入全新的设计管理时代。本文在讨论设计管理的基础内容之上结合服装设计的现状,表达对设计管理这个领域的看法以及对设计管理课程意见。  【
期刊
【摘要】:会展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产业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会展的空间设计方面,或许是会展行业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更或者说我国现在会展行业的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一个“追求速度而忽视品质”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会展设计的流动性特点和空间氛围的重要性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现阶段它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展设计;空间氛围;流动空间   展示设计是近几年来发展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