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课程教育资源 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青少年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且还呈现出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容忽视,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习惯。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促使他们将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并推进国家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依法治国意义十分重大。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硬、枯燥的法律条文的学习并不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在小学课程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凭借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运用多种途径将法制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作为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熏陶情感的同时,不能忽略法制的引领。那么,如何有效地将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呢?
  一、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融合。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凭借教材,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的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例如在学《检阅》这课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叫博莱克,他作为一名残疾儿童,在检阅的队伍中拄着拐杖,能与同伴保持一致,博得了观众的称赞。博莱克的同伴也很棒,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也想过是否把博莱克藏在队伍中间或不让他参加检阅,最终他们的善良和对同伴的关爱让他们做出了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的决定。这时,可以自然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渗透进来,让学生明白,作为残疾人应该坚强自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关爱残疾人,残疾人拥有和普通人同样的权力。
  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找准渗透点。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刻挖掘德育内容,找准“渗透点”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法制教育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讲述了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民们无节制的砍伐,小村庄被一场洪水卷走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含义,师生共同讨论: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怎么做?紧扣“我们该怎么做”这一话题,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相关内容,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法制教育的渗透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形成法制道德。
  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习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素材。因此,口语交际、开放性练笔、习作等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创设法制氛围提供了机会。
  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保护文物,通过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再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交流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对事件的看法,规范自己的言行,法制教育水到渠成。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频虐城市、酸雨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法制渗透关键要“内化”。很多课文的学习之后,都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的练笔,如《去年的树》这篇童话,鸟儿与大树这一对好朋友因为冬天的到来不得不分开,可是来年春天,当鸟儿如约回来陪伴好朋友时,大树却不见了。带着一份约定,鸟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见到的仅仅是用好朋友的身体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这种伤感深深感染。这时,我设计了一组练笔:鸟儿对着灯火唱歌,此时她会对好朋友在心里说些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伐木人说?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激发他们的思考,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认识到不能乱砍伐树木,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无需再生硬的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学生的法制意识早已形成,达到“内化”的实效。习作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渠道。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表达真实感受,通过习作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此外还有进行环境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也为学生的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了平台。
  总之,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求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渗透法制知识,使法制教育潜移默化,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感熏陶于一体,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功能,让法制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的交际打下基础。”,但是,实际上半数的农村学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材已经摒弃了过去不贴近现实和实际生活的内容。尤其是牛津版的教材,内容更加联系社会,紧跟时代特征,贴合现实的生活。语言情景也特别真实,缩减了学生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节目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地域、语种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状况: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各类节目内容播出的分量呈现很大差异);节目播出的地域失衡(一般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节目播出的语种失调(少数民族播出语种数量不多,尚不能有效满足少数族群的收听收视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解决上述节目播
口腔修复治疗是口腔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多项内容,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本文主要对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了整理,以
目的 针对ICU脓毒症患者,研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和病原学类型的临床关系.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总计83例ICU脓毒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回顾
对线性定常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模态结构作了较详尽分析,给出了设计此类模态控制系统的“对应”设计方法。示例对此方法的有效性作了验证,并显示出该方法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
回顾性分析、整理近几年有关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止血的研究文献,围绕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加压覆盖、固定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我们该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呢?反复研读《新课标》、回顾多年的教学经验:毋庸置疑,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因为魅力就是事物本身对人的吸引力。人有魅力就会对他人产生吸引力;课堂有魅力理所当然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笔者认为:所谓语文课堂的魅力,与其说是打造魅力课堂,不如说是打造有魅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成为个体网民的交流平台,SNS类型的网站逐渐兴起,实名制的校园SNS网站逐渐向现实化回归,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本人将以往类似的文
目的 观察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