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猜想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浪拍打沙滩的哗哗声,雨后屋檐上的雨水滚落的滴答声,风吹杨树的沙沙声,雪后踩雪的咯吱声,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轰鸣的机器声,琅琅的读书声,父母的殷殷叮咛,朋友的关切问候,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你对此有何思考和认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不同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以上材料中,“声音”既可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也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声音。人类社会的声音,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团体阶层的祈愿诉求、观点态度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写作时,要突出不同的声音。立意上,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自然层面:各种声音构成和谐之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比如,绿水淙淙,松风泠泠,各具其美。二是社会生活层面: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意境追求,闲敲棋子的声音是一种恬淡,匆匆的脚步声是一种热烈;不同声音也是不同的意见,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学校、家庭,应该学会包容不同的声音,才能促成社会的和谐。
  
  命题猜想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人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挫折。崖边岩石缝里长着一棵低矮的树,听完他的哭诉,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那人问:“难道你也不幸?”
  小樹说:“我是世界上最苦命的树,生在岩石的缝隙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枝干不能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我看似坚强无比,其实是生不如死。”
  那个人又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
  小树说:“你看到我头上那个鸟巢了吗?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它们都在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个家怎么办呢?”
  那人忽有所悟,马上从悬崖边退了下来。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提示】材料包含“那人”、“小树”两个对象,且两个对象形成鲜明对比,显然“小树”是主要强调对象,是材料内涵所在,不妨着眼这个对象考虑文章的立意。①从生命价值的角度立意。为了鸟的生存,“小树”承受着生的痛苦,却体现出自己生存的价值。②从责任感角度立意。因为“头上那个鸟巢”,“小树”“坚强无比”,它懂得活着是一种责任。③从良好心态的角度立意。虽然“生不如死”,“小树”并没有因自己的命运而怨天尤人。它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险恶处境。
  
  命题猜想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只“撇”不“捺”,为人则没有原则,没有分寸,没有灵魂,没有价值;只“捺”不“撇”, 就会视野狭窄、内心沉重、忧心忡忡、步履维艰,从而走向阴暗,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绝望,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害无益。“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命题猜想四
  请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安徽省2012年“江南十校”联考作文试题)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路过”其内涵相对比较丰富,可供考生写作表达的空间非常大,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当然虚实结合更好);既可以写自己(或者他人)经过某一地时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写自己由此而产生的所思、所悟、所感;既可以写自己对于人生、情感、阅读、思想的深层思考,也可以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生活场景的困惑和期待。如果考生能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和理性思考,则会使文章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其他文献
命题猜想一  请以“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提示】“看”是一个动作,也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一个必要手段。所以,考生在构思时应该想的问题是:“看”这个行为背后所包含的因素有哪些?例如,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要想将远的东西看清楚,还会用望远镜看;眼睛如果近视了,还需戴上眼镜看;有的东西用眼睛可以看得见,但是有的东西却只有用心才能看见。再比如,“
期刊
“随你怎么说!”  我撂下这一句话就开门出去了。已经忘了这是第多少次和你争吵了,我相信你也忘了,如果要细数的话我们的手指都不够。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不过我深知我不是你的贴心小棉袄,只因为我们都有一样的性格,对立起来的时候谁也不肯退让一步。在我的印象里,你一直是个坏脾气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你常将我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我那个时候只会哭,只会求求你别打我了,因为我实在无力反击。可是在不
期刊
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心血来潮地拿出父母大学时候的照片,试图找出关于他们的青春的痕迹。照片因为年代有些久远而微微泛了黄,却无损母亲清雅的模样。那时候的母亲有明亮的大眼睛,身上有着中文系女生独有的雅致和淡然。她总爱穿一条白裙子,从照片里看,那么温柔,那么美好。  我曾兴冲冲地问母亲那条入镜多次的裙子,她只是微微一愣继而就笑着说早就找不到了。不仅是那条裙子,很多關于青春的细节,在母亲的心里似乎都已经模糊了。
期刊
在今年壮乡“三月三”佳节那天晚上,广西出版杂志社的几位同仁,盛邀我到南宁市的“百鱼庄”品尝红水河上的珍品——芝麻剑鱼。吃着吃着,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郑州的一件事。我深情地说:“当时友人特地带我到黄河上的一艘鱼餐船吃黄河红鲤鱼。鱼老板从河边一个专门储鱼的沙坑里捞起一条五斤多的大红鲤鱼,一出水这鱼便生蹦乱跳的,闪光闪光的鱼眼,金黄金黄的鱼鳞……”突然,俸云君插话道:“好了,灵感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问:
期刊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一直以来我更认可后半句。我告诉自己要活得潇洒,觉得心中自有大布局。我同时兼顾许多事情,投入不多不少的精力,一切处理得妥当刚好;同时走几个平行的程序,从不纠结于某一事,自以为切换自如、游刃有余。从不倾尽全力做事的我,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一种苍白的空虚感。  那日在礼堂观看话剧。本班的表演已结束,下一个选段开始。不久我感到后方有人轻拍我的肩膀,原来是本班的一个演员回到礼堂观众席,于黑
期刊
早春二月像老天裹上了湿布衫,一连半月的阴雨,而今总算迎上了三月半的阳春时节。我踏出楼道的一瞬间便闻见了阳光的气味,淡而温柔。拥着阳光前行,我在小路上赏路旁的风景。  草间有蓝色的野花,迎着春风微微摇曳。逆来的日光将它细小的影子投射在大地上,映成一朵浅灰色的花朵。我俯下身轻触它的花蕊,心头不觉一震:原来,我每天都在路过这样的生命,微小却神圣坚忍。  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羡,而这些景色却被人遗忘。我们
期刊
多年以后,我又踏上了那条通向儿时乐园的小路。我惊诧地感到那曾经漫长的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的路,竟然是如此的短,短得我还没来得及将回忆之门打开就一头闯进了那个院子。这个我儿时的乐园,给我美丽世界的院子。  这个院子明显地落寞了,从剥落的墙壁及锈迹斑斑的铁门上就可看出。或许它一直就是这么落寞的,只是儿时的我将它的破旧全都视而不见,眼中全是它带给我的新奇与惊喜。  看,那扇映着落日的窗子。只因它,让我对残
期刊
加加林认错  1961年4月21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平安地回到了地面,他因此成了全世界的英雄。世界各地的电台、报纸争相报道这个25岁的矮个子宇航明星,他在国内更是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待遇:和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大小小的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到少校。后来,他又被选送到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和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深造。他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热点,都会受到别人的追捧。  在巨大的名
期刊
命题猜想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部新版《西游记》在观众的热议声中渐渐落下帷幕,褒贬不一,但是,它的收视率稳居全国同类电视节目中第一。对此,有学者提出,经典的东西永远都是永恒的,因为它具有不可磨灭的精神遗产。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经典与人性”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作文。  【提示】欲写好这篇作文,必须先挖掘出“经典”的深处含义——什么样的事物才能被称为经典。从西游记人物本身来
期刊
生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活着;而梦是希冀,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我们站在晨昏线上,一面是生存的现实,一面是光明的理想。遥望天边,你看得到,那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光芒。  学鸠生存的现实是“决起而非,抢榆枋而止”,溪流生存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老马生存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颈,它们早已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也许早已放弃了拥有梦而遥望天边的权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