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35-01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后继课程的学习起着必要的铺垫作用。而在生理学课程中血液循环章节占据着重要地位,医学生掌握了循环系统的生理学知识,对后继课程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课程诊断学、内科学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对相关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循环系统中需掌握的知识点多、机制繁杂难懂,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使用图表可使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条理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下面就谈谈在循环系统教学中各个知识点图表的具体应用。
一、图表在心脏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1.心脏的泵血功能 首先是讲解心动周期时,结合图4-1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的关系”,可使理论内容一目了然。如果将此图画为圆形,用不同的扇形来代表时间,则更能体现心脏活动的周期性。心脏的泵血过程结合图4-2“心动周期各时期中左心室压力、容积和瓣膜等变化”,同时在黑板上画个左侧的心房、心室及主动脉的简图;动态地改变房室瓣、动脉瓣的开关,心房、心室及动脉之间的压力梯度、及血流方向;可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以及在不同的心脏活动时相左心室压力、容积和瓣膜等的变化。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根据图表就可以进行推理。其次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是心脏生理很重要的内容,根据构成因素即是其影响因素的原则,列出各级相关因子。如“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而每搏量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其中心室前负荷又有四个影响因子“心室充盈时间、静脉回流速度、心室舒张功能及心室顺应性”,然后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推理。
2.心脏电生理学 心脏电的活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离子机制和特点。工作细胞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可对着图4-10 “心室肌细胞膜电位及其离子流示意图”进行讲解,同时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标注了离子流的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图画在黑板上,便于进行对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像一面飘扬的红旗,最好将不同时期的离子流也标注在相应位置,学生可一目了然,便于讲解,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自律细胞以窦房结P细胞为例,图4-11“窦房结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和动作电位发生原理示意图”非常直观,既有图又在相应的位置标了离子流,只有对着图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4期自动去极化”的涵义,掌握自律性的真谛。
3.心肌的生理特性 图4-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机械收缩曲线与兴奋性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很好地显示了三者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占据了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即心肌无强直收缩。图4-13“心室肌细胞复极电位与不应期、兴奋性的关系示意图”,进一步显示了二者在时间上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明白在细胞兴奋性的不同时期,即使产生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图4-1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模式图”直观地显示了一个有效刺激作用于心肌收缩的不同时期引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很好地解释了临床上的“早搏”产生的机制。图4-15“影响自律性的因素示意图” 非常直观地显示了4期自动去极速度、最大舒张电位及阈电位对自律性的影响。讲解心肌的收缩特性时,将骨骼肌章节中的图2-29“横纹肌肌质网Ca2+释放机制”进行展示,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心肌对细胞外Ca2+具有依赖性,且与骨骼肌不同。
二、血管生理教学中图表的使用
这一节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心脏与动脉的简图,通过直观动态地改变不同的因素来推导对血压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讲解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时,也需画个心脏与静脉的简图动态地显示各个因素变化时对心室充盈的影响。图4-28“微循环的组成模式图”,可使学生明了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的不同通路。图4-29“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很好地显示了组织液生成的动力因素即有效滤过压的组成及在动、静脉端的情形。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理论知识,并为以后机理相似的肾小球的滤过的讲解打下基础。该节中的主要内容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及心脏生理中的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三者中有些因素有交集,可将三个知识点分别列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避免混淆。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中首先是神经调节,在讲解神经支配时,若能以知识树的方式将神经来源、末梢递质、受体(阻断剂)、作用机制及作用等知识点标记出来,则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作用及机制就一目了然了。心血管反射的重点内容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以反射弧的为导向,以箭头的方式画出当血压上升或下降时的反射过程。而图4-32“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很好地显示了窦内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动脉血压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保持稳定,同时明了高血压病人并不是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减退,而是调定点变高了。体液调节中,图4-3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員及其转换过程示意图”显示了这一重要体液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如何生成的,对着图表讲解各个成分的作用、环境因素变化如何启动这一系统的激活以及如何调节心血管的功能、水盐代谢等。肾上腺素和去钾肾上腺素的作用可从受体不同进行列表,可使功能及机制更加明了。
器官循环中主要要求掌握冠脉的循环特点。可画出冠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走行于心脏的表面,小分支垂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肌的示意图,结合图4-34“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右冠状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学生更能理解冠脉的灌注特点,特别是左心室冠脉灌注主要取决于舒张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总之,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图表的应用占据着重要地位,图表以其简洁、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这要求教师首先要非常熟悉和明了图表的内容、需要板书绘出的图表也要提前演练。讲解时借助图表,同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可以使教与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合理使用图表在血液循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值得发扬和推荐。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后继课程的学习起着必要的铺垫作用。而在生理学课程中血液循环章节占据着重要地位,医学生掌握了循环系统的生理学知识,对后继课程如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课程诊断学、内科学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对相关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循环系统中需掌握的知识点多、机制繁杂难懂,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使用图表可使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形象、具体、条理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下面就谈谈在循环系统教学中各个知识点图表的具体应用。
一、图表在心脏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1.心脏的泵血功能 首先是讲解心动周期时,结合图4-1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的关系”,可使理论内容一目了然。如果将此图画为圆形,用不同的扇形来代表时间,则更能体现心脏活动的周期性。心脏的泵血过程结合图4-2“心动周期各时期中左心室压力、容积和瓣膜等变化”,同时在黑板上画个左侧的心房、心室及主动脉的简图;动态地改变房室瓣、动脉瓣的开关,心房、心室及动脉之间的压力梯度、及血流方向;可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以及在不同的心脏活动时相左心室压力、容积和瓣膜等的变化。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根据图表就可以进行推理。其次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是心脏生理很重要的内容,根据构成因素即是其影响因素的原则,列出各级相关因子。如“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而每搏量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其中心室前负荷又有四个影响因子“心室充盈时间、静脉回流速度、心室舒张功能及心室顺应性”,然后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推理。
2.心脏电生理学 心脏电的活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离子机制和特点。工作细胞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可对着图4-10 “心室肌细胞膜电位及其离子流示意图”进行讲解,同时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标注了离子流的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图画在黑板上,便于进行对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像一面飘扬的红旗,最好将不同时期的离子流也标注在相应位置,学生可一目了然,便于讲解,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自律细胞以窦房结P细胞为例,图4-11“窦房结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和动作电位发生原理示意图”非常直观,既有图又在相应的位置标了离子流,只有对着图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4期自动去极化”的涵义,掌握自律性的真谛。
3.心肌的生理特性 图4-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机械收缩曲线与兴奋性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很好地显示了三者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占据了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即心肌无强直收缩。图4-13“心室肌细胞复极电位与不应期、兴奋性的关系示意图”,进一步显示了二者在时间上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明白在细胞兴奋性的不同时期,即使产生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图4-1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模式图”直观地显示了一个有效刺激作用于心肌收缩的不同时期引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很好地解释了临床上的“早搏”产生的机制。图4-15“影响自律性的因素示意图” 非常直观地显示了4期自动去极速度、最大舒张电位及阈电位对自律性的影响。讲解心肌的收缩特性时,将骨骼肌章节中的图2-29“横纹肌肌质网Ca2+释放机制”进行展示,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心肌对细胞外Ca2+具有依赖性,且与骨骼肌不同。
二、血管生理教学中图表的使用
这一节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心脏与动脉的简图,通过直观动态地改变不同的因素来推导对血压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讲解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时,也需画个心脏与静脉的简图动态地显示各个因素变化时对心室充盈的影响。图4-28“微循环的组成模式图”,可使学生明了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的不同通路。图4-29“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很好地显示了组织液生成的动力因素即有效滤过压的组成及在动、静脉端的情形。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理论知识,并为以后机理相似的肾小球的滤过的讲解打下基础。该节中的主要内容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及心脏生理中的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三者中有些因素有交集,可将三个知识点分别列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避免混淆。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中首先是神经调节,在讲解神经支配时,若能以知识树的方式将神经来源、末梢递质、受体(阻断剂)、作用机制及作用等知识点标记出来,则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作用及机制就一目了然了。心血管反射的重点内容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以反射弧的为导向,以箭头的方式画出当血压上升或下降时的反射过程。而图4-32“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线”很好地显示了窦内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动脉血压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保持稳定,同时明了高血压病人并不是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减退,而是调定点变高了。体液调节中,图4-3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員及其转换过程示意图”显示了这一重要体液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如何生成的,对着图表讲解各个成分的作用、环境因素变化如何启动这一系统的激活以及如何调节心血管的功能、水盐代谢等。肾上腺素和去钾肾上腺素的作用可从受体不同进行列表,可使功能及机制更加明了。
器官循环中主要要求掌握冠脉的循环特点。可画出冠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走行于心脏的表面,小分支垂直于心脏表面的方向穿入心肌的示意图,结合图4-34“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右冠状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学生更能理解冠脉的灌注特点,特别是左心室冠脉灌注主要取决于舒张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总之,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图表的应用占据着重要地位,图表以其简洁、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重点知识。这要求教师首先要非常熟悉和明了图表的内容、需要板书绘出的图表也要提前演练。讲解时借助图表,同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可以使教与学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合理使用图表在血液循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值得发扬和推荐。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