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五个方面,探讨适应岗位需求的药剂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 药剂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40-02
中职教育以培养接地气的技能人才为目标,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探讨适应岗位需求的药剂学教学方法。
一、做好职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职业型人才首先要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才能确定好培养目标,进而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整合。根据药剂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获知,其主要分布在药店、药厂、医药公司和医院药房的一线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同时具备调剂、制剂与销售等技能,以适应灵活多样的岗位需求。而笔者所任教的药剂学这门课程由于内容主要涉及药品的制备,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制剂技能就成了探索的目标。而中职的毕业生在药厂中的制剂、质验、包装等车间虽都有分布,但是以一线的生产操作工居多,所以培养目标就更明确为能独立于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
二、渗透职业理念
教师要做好职业理念的引导工作,特别是中职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还很匮乏,如果教师仅仅只是灌输知识而不渗透职业理念的话,一方面,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没有切实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时感到非常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理念,首先就要对学校的生源进行分析。来中职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初升高的失败者,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他们思想稚嫩,对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大多数是随父母或随同学而进入卫校学习。通过与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并没有对药剂这个专业有太多的认识,只是简单地认为药剂相对于护理和检验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这真实地反映他们对职业的懵懂。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渗透职业理念,让学生认识自己所选的专业,认识今后的就业方向,认识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树立职业目标,以便使学生毕业后能切实服务于社会。例如,教师在讲到某个剂型或某个工艺时,可以相对缩减复杂理论的讲授,而是细致讲解在生产线上的实际操作。
三、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专业性强知识量丰富,课程安排就显得较为紧凑,目前共安排128课时,其中理论课68课时,实验课60课时。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安排接近1∶1。因为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技能操作非常重要,所以每个内容都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课,为了让学生边学边练,每个内容讲授完都会及时分组安排实训课,这样理论课与实训课就能较好地衔接起来。此外,实践的安排也是必要的,在学习药剂学课程的同时,可以分组带学生到当地药厂的制药车间进行参观见习,让学生对工作环境、岗位设置、人员要求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目标性。所谓刀要石磨,人要事磨,技能要多实践才能见真功夫,仅在学校闭门造车是不够的,所以职业学校都要求学生有不少于8个月实习期。梧州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实习生主要安排到药企及医院药房进行顶岗实习,夯实技能操作。这样,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配置充足的器材
在中职,实验、实训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物质基础。设备配置要符合岗位需求,满足实际需要。不宜为了显示学校实力而一味地追求高端仪器,这样反而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设备的引进,要在学科所需的基础上,调查岗位操作需求。
目前梧州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总人数不多,每届共三个班,为了满足基本剂型制剂实训的需要,学校积极地引进了药剂相关实验、实训设备以满足实训需求。学校建设有药剂制剂实训室、中药固体制剂实训室、针剂制剂实训室以及其他小型操作间等。在器材配备上,也尽量做到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基本数量,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仪器如中药制丸机、包衣锅、摇摆制粒机、中药切片机等各配置24台,以每人配备一台设备来算,可以满足24人即一个大实验组同时进行操作。这样的实训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每年定期举办校级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技能,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市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学及模拟训练等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达到学生毕业时的“零距离就业”要求。
五、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将职业教学细致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这一桶水的准备大到整个课程设计,细到每一个课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講授。细节决定成败,每一堂课的设计都非常重要。在实际课堂中,笔者宁愿讲的知识少一点也不愿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为即使讲授内容再多,学生无法接受弄不明白也是徒劳。很多教师总想着要把知识点都教给学生,总觉得课时不够,其实,教师要明白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就要有所舍弃,而且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即使教师讲课很生动,但是学生对过大的知识量难以接受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容易导致厌学等心理,这样,既不利于教学的延续性,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灵活变通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次,要对所授知识进行提取、整合,挑重点挑真正学生能用上的知识来讲,并配合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操作技术人员而不是研究型人员,不需要太多推断性创新性的理论,而更需要实际操作的方法。例如,教材第二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其课时大纲设定为4学时,而内容非常多,显而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将内容完全讲授的话至少需要8学时,相差两倍的课时量,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的话不可能讲授完。如果教师讲授这些剂型的概念后,附上药品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对剂型特点有感官认识,再讲授其工艺流程以及具体操作应用到的仪器,再将工作岗位上需要人员操作的某些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并配上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等,这样,会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制剂工作,培养职业感观,提高对职业技能的认识。
综上,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主干学科,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角色,而主导教学的教师如何将专业与职业对接,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上,又能切实运用于工作岗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作者简介】张晓君(1985- ),女,梧州市卫生学校讲师。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中职 药剂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40-02
中职教育以培养接地气的技能人才为目标,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探讨适应岗位需求的药剂学教学方法。
一、做好职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职业型人才首先要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才能确定好培养目标,进而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整合。根据药剂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获知,其主要分布在药店、药厂、医药公司和医院药房的一线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同时具备调剂、制剂与销售等技能,以适应灵活多样的岗位需求。而笔者所任教的药剂学这门课程由于内容主要涉及药品的制备,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制剂技能就成了探索的目标。而中职的毕业生在药厂中的制剂、质验、包装等车间虽都有分布,但是以一线的生产操作工居多,所以培养目标就更明确为能独立于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
二、渗透职业理念
教师要做好职业理念的引导工作,特别是中职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还很匮乏,如果教师仅仅只是灌输知识而不渗透职业理念的话,一方面,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没有切实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时感到非常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理念,首先就要对学校的生源进行分析。来中职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初升高的失败者,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他们思想稚嫩,对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大多数是随父母或随同学而进入卫校学习。通过与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并没有对药剂这个专业有太多的认识,只是简单地认为药剂相对于护理和检验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这真实地反映他们对职业的懵懂。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渗透职业理念,让学生认识自己所选的专业,认识今后的就业方向,认识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树立职业目标,以便使学生毕业后能切实服务于社会。例如,教师在讲到某个剂型或某个工艺时,可以相对缩减复杂理论的讲授,而是细致讲解在生产线上的实际操作。
三、合理安排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专业性强知识量丰富,课程安排就显得较为紧凑,目前共安排128课时,其中理论课68课时,实验课60课时。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安排接近1∶1。因为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技能操作非常重要,所以每个内容都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课,为了让学生边学边练,每个内容讲授完都会及时分组安排实训课,这样理论课与实训课就能较好地衔接起来。此外,实践的安排也是必要的,在学习药剂学课程的同时,可以分组带学生到当地药厂的制药车间进行参观见习,让学生对工作环境、岗位设置、人员要求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目标性。所谓刀要石磨,人要事磨,技能要多实践才能见真功夫,仅在学校闭门造车是不够的,所以职业学校都要求学生有不少于8个月实习期。梧州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实习生主要安排到药企及医院药房进行顶岗实习,夯实技能操作。这样,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配置充足的器材
在中职,实验、实训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物质基础。设备配置要符合岗位需求,满足实际需要。不宜为了显示学校实力而一味地追求高端仪器,这样反而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设备的引进,要在学科所需的基础上,调查岗位操作需求。
目前梧州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总人数不多,每届共三个班,为了满足基本剂型制剂实训的需要,学校积极地引进了药剂相关实验、实训设备以满足实训需求。学校建设有药剂制剂实训室、中药固体制剂实训室、针剂制剂实训室以及其他小型操作间等。在器材配备上,也尽量做到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基本数量,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仪器如中药制丸机、包衣锅、摇摆制粒机、中药切片机等各配置24台,以每人配备一台设备来算,可以满足24人即一个大实验组同时进行操作。这样的实训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每年定期举办校级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技能,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市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学及模拟训练等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达到学生毕业时的“零距离就业”要求。
五、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将职业教学细致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这一桶水的准备大到整个课程设计,细到每一个课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講授。细节决定成败,每一堂课的设计都非常重要。在实际课堂中,笔者宁愿讲的知识少一点也不愿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为即使讲授内容再多,学生无法接受弄不明白也是徒劳。很多教师总想着要把知识点都教给学生,总觉得课时不够,其实,教师要明白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就要有所舍弃,而且中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即使教师讲课很生动,但是学生对过大的知识量难以接受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容易导致厌学等心理,这样,既不利于教学的延续性,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灵活变通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次,要对所授知识进行提取、整合,挑重点挑真正学生能用上的知识来讲,并配合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操作技术人员而不是研究型人员,不需要太多推断性创新性的理论,而更需要实际操作的方法。例如,教材第二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其课时大纲设定为4学时,而内容非常多,显而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将内容完全讲授的话至少需要8学时,相差两倍的课时量,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的话不可能讲授完。如果教师讲授这些剂型的概念后,附上药品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对剂型特点有感官认识,再讲授其工艺流程以及具体操作应用到的仪器,再将工作岗位上需要人员操作的某些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并配上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等,这样,会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制剂工作,培养职业感观,提高对职业技能的认识。
综上,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主干学科,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角色,而主导教学的教师如何将专业与职业对接,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上,又能切实运用于工作岗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晓伟.新形势下中职药学教学模式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作者简介】张晓君(1985- ),女,梧州市卫生学校讲师。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