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遗产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00幅画作中包括121幅装裱画作和1285幅未裱画作,大多画作以专业方式保存,画质完好,只有个别画作略有污迹。其中,包括毕加索、雷诺阿、马蒂斯、夏加尔等著名大师的作品,据研究部门保守估计,其总价甚至可高达10亿欧元。
  科尼留斯·古尔利特,二战时期慕尼黑名画商希尔德布兰特·古尔利特的独子,10亿艺术遗产的继承人
  不动产和艺术品,这两样资产背后总是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死者迂回曲折的故事。
  近日由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一大批二战时期的艺术珍品在德国慕尼黑一间破旧的公寓内重见天日。艺术品背后的来历确实复杂,是因为它们均为战争恶行后的幸存——这批艺术珍品为当年的德国纳粹所收集,曾有传言称它们已经在二战的空袭中被毁,却在相当偶然的一次清查中被意外发现。
  德國警方于2012年2月28日在慕尼黑画商希尔德布兰特·古尔利特的儿子科尼留斯·古尔利特的公寓内查获了这批艺术品,而最早他们仅仅只是想调查这位著名画商独生子的逃税问题。这1500幅画作中包括121幅装裱画作和1285幅未裱画作,大多画作以专业方式保存,画质完好,只有个别画作略有污迹。其中,包括毕加索、雷诺阿、马蒂斯、夏加尔等著名大师的作品,据研究部门保守估计,其总价甚至可高达10亿欧元。
  幸存的“赃物”
  按照客观规律,艺术品的传承从来不会毫无逻辑。那种在地摊上随意捡漏一件稀世珍品的故事虽说不是完全没可能,但好的艺术品需传承有序,“出身名门”已经是收藏界中不争的事实。这批纳粹时代的“赃物”也自有名头,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由名画收藏家希尔德布兰特·古尔利特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犹太收藏者手中收购的。而其中的部分画作则是纳粹以“低到可耻”的价格从当时的犹太收藏者手中掠夺来的。这关联到当时的战争背景,犹太收藏者为了保命、换取逃往更安全国家的机会而不得不将珍贵的艺术品低价出手。
  由于大部分在当时尚显“观念前卫”的现代艺术作品被纳粹认为是非德国或“堕落”的,不少现代和表现主义流派的画作曾在国家博物馆的“堕落艺术展”中展出。在纳粹时代,因希特勒个人的审美取向,印象派、立体派等现代派前卫作品在“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并不被接纳。这些作品被以“不伦”罪名而封禁,列入“堕落艺术展”。展出后的画作被分散流失,甚至辗转卖至海外。颇具鉴赏力的老古尔利特购入了部分画作,成为其合法所有者。二战结束后,老古尔利特谎称自己的收藏在1945年德累斯顿联合轰炸中全部被毁,而这位奥地利籍的八旬老人于1956年死于车祸。他的身世如同他的藏品一般扑梭迷离,被带入了坟墓封存。
  时过境迁,这批传说中消失的艺术品终于在一次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被曝光。当海关工作人员踏入老古尔利特位于慕尼黑郊区的公寓时,“我们原指望发现几千欧元的未申报收入,或者是地下账户。”当他们步入公寓,他们发现,从天花板到地板,从卧室到浴室,到处都是一堆又一堆产自上世纪80年代的过期食品罐头和面条,而在墙壁背后,却有实际价值无法估量的艺术品。
  重见天日的稀世珍品
  2010年9月,海关官员在一列从瑞士开出的火车上执行例行检查时,拦下了希尔德布兰特·古尔利特的独子科尼留斯·古尔利特。小古尔利特一生没有正式工作,没有明确的经济来源,也没有养老金和保险;当然,他也没有向税务部门或是社会保障部门登记过。德国税务部门旋即着手此事,在2011年调查科尼留斯·古力特的逃税问题时,发现了他的生活来源和这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因其父亲留下的巨额价值的艺术品,小古尔利特在缺钱时就用出售画作来维持。检方指控古尔利特逃税,因为他多年来一直靠出售这些画作维持生计。甚至就在这批画作被查封前,小古尔利特还刚刚出售了一幅马科斯·贝克曼的作品《驯狮者》,售价为75万欧元。在被发现的一本属于小古尔利特的存折账户里,尚有50万欧元的储蓄金,这正是他近年来出售艺术品的收入。
  在德国,未缴纳税费交易艺术品的行为已经初步涉嫌构成犯罪。查封了这批艺术品后,工作人员花了足有3天的时间才悉数将作品搬离公寓,德国政府已经将这批艺术品封存在慕尼黑一处有高度安保的仓库中。但是,这次搜查过程在当时予以保密,直到一年后召开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上才公开了画作的名册。
  “遗产”的继承
  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检察官表示延迟了整整一年多才公开画作,是为了避免负面的影响,太早流出消息会将这批画作置于危险的境地。对这个理由,某犹太组织表示,这做法并未考虑到画作原属所有者的利益。这些被纳粹“掠夺”艺术作品所有者的后代特别是犹太裔族继承者,正协同律师一道质疑这些画作真正的所有权归属。
  对于艺术遗产的原所有人、那些历经大屠杀的幸存者来说,他们大部分已经作古,而活下来的后代也已垂垂老矣。而依据德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索回被掠夺艺术品有30年期限的规定——也就是说,艺术品原主人的后代只能在30年内追索过去被掠夺的艺术品。二战结束后,30年追索最后期限是1975年,因此这批近年来才刚刚被公示的画作,其所有权问题将难以考究。
  前任美国驻欧盟大使 Stuart Eizenstat 表示,时间拖得越久,人们就越难准备可能的索赔申诉,这让藏品更难合适地找到合法继承者。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小古尔利特面临着逃税和洗钱的指控,但他终究是这批艺术品法定的继承人。鉴于大部分原所有者身份的无法确认,大部分画作终将被归还给他。
  艺术遗产的背后牵涉到的利益博弈固然错综复杂,但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更是无可估量。这也是艺术品遗产的特殊性——所有权上,它属于个人;无形价值上,艺术品倒底还是属于所有人,它的价值正取决于无限数目的观者。
其他文献
1999获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美术学士学位,2005-2006年获扶轮国际助学金参加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美术学院培训课程,先后曾任美术教师,顾问和独立艺术家,举办“面对面”(Face to Face)、“肉体的尝试”(Tentar la Carne)、“我有罪”(Mea Culpa)等多个个展。  对于成长于地道的东方传统文化、投身并更加关注肉身体验(或是享乐)的现世生活的人来说,观摩西方文化
期刊
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藏书票,作为标明书籍所属收藏者身份的小标志,是藏书文化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一种袖珍版画,但通常都因书票主人的性格喜好设计,极具个人风格。这些小巧的“书上蝴蝶”规格大小不一,小幅3-4cm,大幅10cm左右;除了设计者精心布局的图案,通常还包括了藏书者的姓名、别号,并标注国际通行的“EX-LIBRIS”(拉丁文“私人所有”),张贴于书籍扉页,是兼顾了实用和美感的精巧小物。  
期刊
作为造型艺术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之一,雕塑将二维绘画中的局限拓展;而在三维空间的层面中凝聚了某一瞬间的状态,将艺术冲击力发挥到最佳。某种程度上,雕塑也是造型艺术中最难以欣赏的形式之一。  提到19至20世纪之交的雕塑家,罗丹和卡密尔堪称艺术界中最为出名的一对悲情情侣。对于罗丹来说,卡密尔是模特、学生、亦是情人。而在卡密尔一方,她将自己的命运全然托付给了罗丹,疏离家人、朋友和社交,从肉体到灵魂倾尽一切的
期刊
1988年出生湖北石首。2007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10年离校到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研习绘画。曾策划并参与北京“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武汉“碎语重声——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等多个联展,2013年举办“我感受,我表达”首个个展,现工作生活于武汉。  他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装置和行为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面貌。和同龄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陈浩的作品显得更为成熟而内敛。  在北上的艺术学习经
期刊
帮缺乏持久奋斗机制的中国企业家阶层寻找动力的唯一源泉就是让他们回到原点,也就是屌丝逆袭。那些已经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往往会怀念创业初期的岁月,怀念的并非艰苦的条件而是那种激情和奋斗的精神。  说他是一个媒体人,但他却天天教创业者如何做企业,因为常谈“三创心经”(创业、创新、创富),他甚至被封为企业界的“三创教主”;说他是企业人,但他又没做过任何企业,当然除了他的杂志社。也许这样评价会更准确些,他是
期刊
1975年出生于湖北英山,2005年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作品参与武汉市首届艺术博览会、《美术文献》收藏展、《临界》艺术展、深圳首届艺术博览会等多项联展。  和大部分艺术家不同,张国刚的画室颇具19世纪时在欧洲有闲贵族家中流行的私人“奇珍室”(cabinet de curiosité)。这是随着地质学和考古学的发展,当时西方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会在自家宅子里辟一间独屋,以类似
期刊
这是一套婚房设计,设计师摒弃传统欧式风格的华丽与繁复,以清新的色调和简约的设计手法,打造了一个时尚雅致的居住空间。  业主从事教育事业,十分注重生活品质与细节。太太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她喜欢各种有质感的装饰品,对家的装修也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在考虑装修时,先生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听到设计师付娟的名字。后来夫妻俩在网上看了付娟的作品,便认定了她能设计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居所。因为彼此十分默契和信任,所以
期刊
现在是哪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他的官员收入就高,他的公共福利就好。正因为有这样的巨大差距,所以各个地方都拼命的举债发展。其它很多发达地区也都是通过举债发展起来的,就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  在2013年8月,进行了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上一次是在2011年。如果说此次的审计与两年前有何不同,那就是更加全面与彻底,力求做到厘清:2011年是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审计”,此
期刊
张纪中室内建筑设计创始人、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 IFI国际室内建筑师、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ICIAD国际室内设计师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资深室内建筑师  约张纪中先生的采访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知名室内设计师,他经常奔赴全国各地考察项目、出席论坛。偶尔得空,他会专注地看书、练习书法和画国画,沉淀自己。用他的话说,设计早已不是工作,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期刊
在旅途中发现更美的自己  喧闹的都市生活白日车水马龙,夜晚灯火如昼,城市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物质满足并不能让人的精神和灵魂富足,你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姿态来排解生活中的疲倦与压力,释放心灵呢?当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渐渐被人遗忘,都市人梦想着追求一种更文艺而有质感的生活方式,生活在紧凑与忙碌中的你,需要一缕隐香,一方净土,听梵音四起,看云卷云舒。  从旅行快餐中慢慢改变心态,向内回溯,让心灵平静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