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事关企业未来的发展,加强质量管理要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将管理眼伸到施工和建设的每个环节。笔者从多方面入手,探讨了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以期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水平, 促进建筑生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质量;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应对措施
一、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原材料为劳动对象, 以完成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内容为目的, 以国家强制性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为依据, 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 综合调动企业管理、技术、劳动力、机械设备等资源, 于特定的施工环境下, 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严密的工序活动, 将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产品的物质生产化过程。建筑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 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促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 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得到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维护用户利益, 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避免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不合理;建筑材料选择和使用欠妥;建筑工具的使用把关不严;观感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责任管理部门管理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国家管理和监督工程质量的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建筑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影响着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转和良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工程越级承包,非法层层转包的混乱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存在。“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二级企业来投标,三级企业进现场,包工头来施工。”工程层层转包,不顾质量,施工任其发展,转包者从收渔利,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从而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目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国家管理和监督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质量法规落实体制不健全,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皆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工程造价与方法因素。主要体现在:工程责任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单:方面追求工程进度,只讲眼前经济效益,不讲工程综合效益,为了减少工程成本而选择价格便宜、质量不保证的材料及设备,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选择专业水平不高的设计单位,设计图纸的不合理、不规范;选择施工资质较低的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在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上、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其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成本。
3、责任管理部门管理者素质因素。有些责任主体的管理者利益驱动下不顾工程质量,不带头执行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违章指挥,违反程序要求,没有尽到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责任;另外有些管理者没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对工程的质量隐患考虑不周等;再次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没有进行严格挑选,监理人员鱼目混珠,个别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对工程不熟悉情况下进行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理不到位。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1、严格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物质基础。要保证工程优质,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首先,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其次,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再次,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2、强化各主体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优化质量管理方法。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才有望提高,凡从事建筑工程的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其现场管理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监控体系。各责任主体应切实履行质量责任,主动定期对所属在建工程自查自检自验,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优化质量管理模式。首先应该是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优化,从确保质量。其次是管理制度优化,建立一个新的高效运转的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重点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全力控制工序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调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和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1、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政府监督管理是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实施强制性监督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即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制监督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证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2、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与建设单位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与施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建设监理工作。
总之,新形势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应体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宏观和间接的监督管理上,将建筑质量的理念、监督管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验收贯穿始终,努力营造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提高质量行为,从根本上把握和加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建雄,岳建利. 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 2007,33(5): 122-134.
[2] 李旭伟.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 经济师,2003(9): 287
[3] 黄志伟.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理的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43- 56.
关键词:建筑质量;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应对措施
一、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原材料为劳动对象, 以完成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内容为目的, 以国家强制性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为依据, 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 综合调动企业管理、技术、劳动力、机械设备等资源, 于特定的施工环境下, 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严密的工序活动, 将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产品的物质生产化过程。建筑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 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促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 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得到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维护用户利益, 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避免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不合理;建筑材料选择和使用欠妥;建筑工具的使用把关不严;观感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责任管理部门管理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国家管理和监督工程质量的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建筑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影响着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转和良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工程越级承包,非法层层转包的混乱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存在。“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二级企业来投标,三级企业进现场,包工头来施工。”工程层层转包,不顾质量,施工任其发展,转包者从收渔利,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从而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目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国家管理和监督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质量法规落实体制不健全,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皆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工程造价与方法因素。主要体现在:工程责任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单:方面追求工程进度,只讲眼前经济效益,不讲工程综合效益,为了减少工程成本而选择价格便宜、质量不保证的材料及设备,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选择专业水平不高的设计单位,设计图纸的不合理、不规范;选择施工资质较低的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在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上、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其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成本。
3、责任管理部门管理者素质因素。有些责任主体的管理者利益驱动下不顾工程质量,不带头执行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违章指挥,违反程序要求,没有尽到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责任;另外有些管理者没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对工程的质量隐患考虑不周等;再次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没有进行严格挑选,监理人员鱼目混珠,个别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对工程不熟悉情况下进行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理不到位。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1、严格监管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物质基础。要保证工程优质,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首先,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其次,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再次,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2、强化各主体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优化质量管理方法。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才有望提高,凡从事建筑工程的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其现场管理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配齐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监控体系。各责任主体应切实履行质量责任,主动定期对所属在建工程自查自检自验,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优化质量管理模式。首先应该是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优化,从确保质量。其次是管理制度优化,建立一个新的高效运转的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重点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全力控制工序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调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督管理机制和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1、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政府监督管理是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实施强制性监督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即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制监督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证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2、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与建设单位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与施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建设监理工作。
总之,新形势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应体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宏观和间接的监督管理上,将建筑质量的理念、监督管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验收贯穿始终,努力营造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提高质量行为,从根本上把握和加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建雄,岳建利. 如何做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 2007,33(5): 122-134.
[2] 李旭伟.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 经济师,2003(9): 287
[3] 黄志伟.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理的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43-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