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天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关于“独生子女教育”这一并不新鲜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题。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是导致一个又一个独生子女走入歧途的重要原因,其幕后推手,皆是环境惹的祸。我们有必要且有责任从环境入手,整体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绿色环境”,在当前教育中大力开展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积极作用,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激发主体正能量,促使其主动学习、健康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独生子女;个性心理品质;绿色环境;育才
一段时间来,“李天一”这个名字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上频频出现。李天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关于“独生子女教育”这一并不新鲜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题。
一、当下“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凝视与成因透视
独生子女教育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困扰与纠结的事情,即使是儿童教育的专家,往往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上亦是煞费苦心、伤透脑筋。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对他们的教育咋就这么难?在优越的物质条件滋长下,受当今社会诸多因素的侵扰,不少独生子女心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共性问题。有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高傲、专横、固执;有的自卑、脆弱、依赖性强;有的冷漠、自私、逆反心理增长……诸如此类的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独生子女走入歧途。人是环境的产物,考量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将目光聚焦于他们的成长环境。
(1)以“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让独生子女世界观狭隘。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生活单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独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他们各种的物质需要。这样的情况下,独生子女往往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上无忧无虑,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依赖心理甚重,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自私蛮横”“孤僻任性”“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质,从小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与感恩意识淡薄,自理自立能力明显不足。
(2)以“分”为中心的学校环境让独生子女人生观消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霾仍忽隐忽现,不少学校还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仍把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放在首位,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量的题海训练、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自我主体性学习意识丧失,做事缺乏主见,更谈不上创新,荣辱感与进取心钝化,自卑、厌学,遇到困难退缩,没有坚强的意志,难以经受挫折。
(3)以“浮躁”为中心的社会环境让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混乱。近年来,通讯、电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同时浮躁成为这个社会的明显标志。这些不仅带来了各种文明,也让青少年的周围充斥着各种负面的报道和不健康的文化冲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误导和危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生活中的紧张事件不断增加,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加剧。社会舆论、社会风气以及社会逆反心态冲击着关爱与诚信,公平与正义,加重了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的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的价值观混乱。
二、当下“独生子女教育”的出路审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且有责任从环境入手,整体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绿色环境”,在当前教育中大力开展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积极作用,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激发主体正能量,促使其主动学习、健康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1)和谐家庭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础。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家庭素养在无形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许多优秀人物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家庭熏陶中得到升华的。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楷模,因为儿童时期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父母是他们心中最伟大的形象,他们认为父母要求做的都是对的。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修养。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幼儿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础。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是爱他们的,他们就会学着用同样的心去尊重、关爱、包容他人。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大吵大闹,会使孩子恐惧、害怕、无所适从,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长期受这样的环境影响,孩子对他人的信任度下降,他们不再相信亲情,会觉得很压抑,性格上就会形成缺陷。这样的个体注定自闭、脆弱,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家庭中应该形成民主、人文的风气。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说“隔辈亲”一点也不假,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眼里,孩子的身上没有错,就是犯错的时候,父母教育,老人们总要百般呵护,说什么孩子小,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长期下来,孩子感觉自己有了靠山,就变得任性、骄横无理,不听父母的话,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成员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最终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爱孩子,可是爱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甚至爱到包庇、纵容,这样就会适得其反了。试想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分歧较大,而且都要坚持己见,那么我们的“独苗”就成了家庭中的牺牲品了。教育方法要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面对教育分歧,家庭成员在施教之前通过学习、分析并交流,从而达成家庭教育理念与行为上的一统。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谁的意见科学、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就听谁的。
(2)健康学校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地。《中小学德育大纲》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针对当前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后延影响下,中小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发展倾向及其现象,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 作为学校对学生良好品质形成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一方面,端正办学思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健康的校园文化、规范的管理制度推动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确保每一位学生享有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深刻而长远,而教育的影响在于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那些外显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一种人格的影响,魅力的影响,要传授给学生那些内隐的能够驾驭世界的能力,要使学生拥有那种能使他真正感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精神生活。一所理想的学校必然在追求理想的智育,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过去,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但在今天科技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校学的大多数知识直接或长期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已不局限在掌握知识层面,而在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品质的人。
从人的本质来说,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将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作为拥有健康办学思想的学校,就应充分挖掘个体人性中的积极成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追求美好,创造幸福。所以,任何一所健康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他们在活动与体验中体验成功、分享快乐,获得积极健康的成长。
(3)法制社会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石。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教育功能、社会大环境的心理氛围都会制约着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现在社会浮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人急功近利。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使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须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和利用各因素,而非纯粹性地依赖某种独立的个体环境。比如,人们以往更习惯于重视家庭、学校对孩子的直接教育,忽略了家庭及学校教育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教育功能。
李天一事件引来无数的人、无数的新闻媒体的关注,由此,也引来了无数人的思考、惋惜、嘲讽、同情、愤怒。在如今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下,“李某仅仅是典型,绝不是唯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社会亦是其师,一子肇事是家事亦是社会之事,我们要齐心协力挽救问题少年。李天一事件,不仅是当事者家庭,整个社会都需要警醒,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根据警方公布的情况,李天一事件中,作为未成年人,李天一曾在某酒吧喝酒。而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和三十七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同时向未成年出售酒,可见法律意识的淡薄,个案的背后存在着社会的共性问题,全社会在强化学法、知法、守法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健全的法制社会,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品质养成的基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应该形成合力。其中,最为根本的是,要让已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两部法律都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和司法责任。现实中,每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都有责任的漏洞,堵住这些漏洞,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总之,独生子女教育是一个并不新鲜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题。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是导致一个又一个独生子女走入歧途的重要原因。其幕后推手,皆是环境惹的祸。我们有必要且有责任从环境入手,整体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绿色环境”。在当前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开展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教育育人、育才的积极作用,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激发主体正能量,促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独生子女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从小培养独生子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保证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家校一条心、社会一盘棋,建构育人“绿色环境”、集聚育才“正向能量”,为着彼此心中的梦想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2]吴伯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3]万云英.独生子女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万云英,刘金花.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8.
关键词:独生子女;个性心理品质;绿色环境;育才
一段时间来,“李天一”这个名字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上频频出现。李天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关于“独生子女教育”这一并不新鲜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题。
一、当下“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凝视与成因透视
独生子女教育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困扰与纠结的事情,即使是儿童教育的专家,往往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上亦是煞费苦心、伤透脑筋。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啦?对他们的教育咋就这么难?在优越的物质条件滋长下,受当今社会诸多因素的侵扰,不少独生子女心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共性问题。有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高傲、专横、固执;有的自卑、脆弱、依赖性强;有的冷漠、自私、逆反心理增长……诸如此类的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独生子女走入歧途。人是环境的产物,考量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将目光聚焦于他们的成长环境。
(1)以“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让独生子女世界观狭隘。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生活单位,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当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独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总是竭尽所能地满足他们各种的物质需要。这样的情况下,独生子女往往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上无忧无虑,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依赖心理甚重,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自私蛮横”“孤僻任性”“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质,从小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与感恩意识淡薄,自理自立能力明显不足。
(2)以“分”为中心的学校环境让独生子女人生观消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霾仍忽隐忽现,不少学校还未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仍把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放在首位,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量的题海训练、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自我主体性学习意识丧失,做事缺乏主见,更谈不上创新,荣辱感与进取心钝化,自卑、厌学,遇到困难退缩,没有坚强的意志,难以经受挫折。
(3)以“浮躁”为中心的社会环境让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混乱。近年来,通讯、电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同时浮躁成为这个社会的明显标志。这些不仅带来了各种文明,也让青少年的周围充斥着各种负面的报道和不健康的文化冲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误导和危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生活中的紧张事件不断增加,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加剧。社会舆论、社会风气以及社会逆反心态冲击着关爱与诚信,公平与正义,加重了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的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的价值观混乱。
二、当下“独生子女教育”的出路审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且有责任从环境入手,整体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绿色环境”,在当前教育中大力开展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积极作用,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激发主体正能量,促使其主动学习、健康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1)和谐家庭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础。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家庭素养在无形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许多优秀人物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家庭熏陶中得到升华的。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楷模,因为儿童时期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父母是他们心中最伟大的形象,他们认为父母要求做的都是对的。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修养。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幼儿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础。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是爱他们的,他们就会学着用同样的心去尊重、关爱、包容他人。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大吵大闹,会使孩子恐惧、害怕、无所适从,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长期受这样的环境影响,孩子对他人的信任度下降,他们不再相信亲情,会觉得很压抑,性格上就会形成缺陷。这样的个体注定自闭、脆弱,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家庭中应该形成民主、人文的风气。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说“隔辈亲”一点也不假,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眼里,孩子的身上没有错,就是犯错的时候,父母教育,老人们总要百般呵护,说什么孩子小,长大了就不会这样了……长期下来,孩子感觉自己有了靠山,就变得任性、骄横无理,不听父母的话,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成员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最终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爱孩子,可是爱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甚至爱到包庇、纵容,这样就会适得其反了。试想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分歧较大,而且都要坚持己见,那么我们的“独苗”就成了家庭中的牺牲品了。教育方法要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面对教育分歧,家庭成员在施教之前通过学习、分析并交流,从而达成家庭教育理念与行为上的一统。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谁的意见科学、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就听谁的。
(2)健康学校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地。《中小学德育大纲》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针对当前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传统应试教育后延影响下,中小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发展倾向及其现象,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 作为学校对学生良好品质形成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一方面,端正办学思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健康的校园文化、规范的管理制度推动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确保每一位学生享有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深刻而长远,而教育的影响在于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那些外显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一种人格的影响,魅力的影响,要传授给学生那些内隐的能够驾驭世界的能力,要使学生拥有那种能使他真正感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精神生活。一所理想的学校必然在追求理想的智育,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过去,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但在今天科技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校学的大多数知识直接或长期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已不局限在掌握知识层面,而在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品质的人。
从人的本质来说,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将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作为拥有健康办学思想的学校,就应充分挖掘个体人性中的积极成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追求美好,创造幸福。所以,任何一所健康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他们在活动与体验中体验成功、分享快乐,获得积极健康的成长。
(3)法制社会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基石。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教育功能、社会大环境的心理氛围都会制约着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现在社会浮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人急功近利。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使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须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和利用各因素,而非纯粹性地依赖某种独立的个体环境。比如,人们以往更习惯于重视家庭、学校对孩子的直接教育,忽略了家庭及学校教育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教育功能。
李天一事件引来无数的人、无数的新闻媒体的关注,由此,也引来了无数人的思考、惋惜、嘲讽、同情、愤怒。在如今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下,“李某仅仅是典型,绝不是唯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社会亦是其师,一子肇事是家事亦是社会之事,我们要齐心协力挽救问题少年。李天一事件,不仅是当事者家庭,整个社会都需要警醒,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根据警方公布的情况,李天一事件中,作为未成年人,李天一曾在某酒吧喝酒。而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和三十七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同时向未成年出售酒,可见法律意识的淡薄,个案的背后存在着社会的共性问题,全社会在强化学法、知法、守法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健全的法制社会,是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品质养成的基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应该形成合力。其中,最为根本的是,要让已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两部法律都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和司法责任。现实中,每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都有责任的漏洞,堵住这些漏洞,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总之,独生子女教育是一个并不新鲜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题。不良个性心理品质,是导致一个又一个独生子女走入歧途的重要原因。其幕后推手,皆是环境惹的祸。我们有必要且有责任从环境入手,整体联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绿色环境”。在当前教育中,我们要大力开展独生子女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教育育人、育才的积极作用,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激发主体正能量,促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为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独生子女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从小培养独生子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保证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让我们家校一条心、社会一盘棋,建构育人“绿色环境”、集聚育才“正向能量”,为着彼此心中的梦想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2]吴伯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3]万云英.独生子女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万云英,刘金花.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