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引起了班主任的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促進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
关键字: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分类号:G633.3
1.引言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活的第一站,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最为关键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小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知
新课改的推进,使很多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了更多的想法。但因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实际的行动,使得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有效的开展。其次部分班主任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而没有实施相应的措施。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自然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教育深入到日常教学的工作。
2.2教学课堂模式单一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上课的模式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语文课堂,在黑板上板书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是多变的,如果仅以单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长时间如此学生会对语文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受性格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仅以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上难以提升效率。
3.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班主任在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根据所教授的科目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逐渐的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这门课是知识层面较为丰富的课程,作为语言类的学科,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书中的散文、诗词等。因此,班主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和对民族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德育教育深入到语文学习的课堂。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圆明园的毁灭》时。课本中主要描述了圆明园的构造、辉煌程度以及奢华。学生通过本节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在构建时的智慧,以及体会到当时国家的辉煌。可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圆明园被侵略军毁灭,无数的瑰宝被抢占。班主任在授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记录片以及图片。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谈一谈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想法,以及思考造成这件悲剧的原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因为旧社会封建制度,导致国家建筑被毁灭。借助这一文章,班主任教导学生通过回顾历史,来吸取教训,并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班主任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不要太过于枯燥,引起学生的反感,以及限制学生想象能力。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让传统文化可以渗透在课堂教学当中,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学生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节文章内容时。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毛主席在收到了一封电报,内容是长子毛岸英同志在战争中身亡,毛主席强忍着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搞特殊化,而是同其他战士一样,将儿子的遗体埋在了朝鲜。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频中真切的感受到,毛主席在进行抉择时的困难,以及文章背后蕴含的丰富感人的情绪。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再进行阅读时,自然而然的能够感受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所表达的含义。在学生的深入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讲述文章中不仅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战死沙场的悲痛,以及不舍之情,还向学生表达了中国人民所传达的民族精神。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和谐社会的来之不易,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3.3创办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学生更愿意进行户外的活动。身为小学的班主任,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也可以带领学生接触古代的乐器,感受书本中所描述的文人墨客之间的乐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通过实践活动的创办,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当中。
4.结语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和学生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的运用语文课本以及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将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品位经典,2020(09):51-52.
[2]韩璐.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60-161.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金溪小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
关键字: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分类号:G633.3
1.引言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活的第一站,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最为关键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小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知
新课改的推进,使很多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了更多的想法。但因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实际的行动,使得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有效的开展。其次部分班主任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而没有实施相应的措施。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自然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教育深入到日常教学的工作。
2.2教学课堂模式单一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上课的模式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语文课堂,在黑板上板书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是多变的,如果仅以单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长时间如此学生会对语文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受性格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仅以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上难以提升效率。
3.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班主任在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根据所教授的科目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逐渐的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这门课是知识层面较为丰富的课程,作为语言类的学科,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书中的散文、诗词等。因此,班主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和对民族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德育教育深入到语文学习的课堂。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圆明园的毁灭》时。课本中主要描述了圆明园的构造、辉煌程度以及奢华。学生通过本节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在构建时的智慧,以及体会到当时国家的辉煌。可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圆明园被侵略军毁灭,无数的瑰宝被抢占。班主任在授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记录片以及图片。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谈一谈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想法,以及思考造成这件悲剧的原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因为旧社会封建制度,导致国家建筑被毁灭。借助这一文章,班主任教导学生通过回顾历史,来吸取教训,并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班主任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不要太过于枯燥,引起学生的反感,以及限制学生想象能力。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让传统文化可以渗透在课堂教学当中,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学生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节文章内容时。本文主要讲解的是毛主席在收到了一封电报,内容是长子毛岸英同志在战争中身亡,毛主席强忍着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搞特殊化,而是同其他战士一样,将儿子的遗体埋在了朝鲜。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有关的影视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频中真切的感受到,毛主席在进行抉择时的困难,以及文章背后蕴含的丰富感人的情绪。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再进行阅读时,自然而然的能够感受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所表达的含义。在学生的深入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讲述文章中不仅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战死沙场的悲痛,以及不舍之情,还向学生表达了中国人民所传达的民族精神。让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和谐社会的来之不易,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3.3创办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学生更愿意进行户外的活动。身为小学的班主任,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如,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也可以带领学生接触古代的乐器,感受书本中所描述的文人墨客之间的乐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通过实践活动的创办,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当中。
4.结语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和学生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的运用语文课本以及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将德育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品位经典,2020(09):51-52.
[2]韩璐.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60-161.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金溪小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