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何以作“春秋”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衍生息,农夫下地播种。中国古人把“历史”叫作“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來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秋水长天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时间之书》一书)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蒂莫西·杰认为,咒骂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止痛剂。他举例说,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虽然连亲属的名字都忘记了,词汇量也大幅度减少,但说起污言秽语来毫不费劲儿。  一些神经科学家发现,尽管脏话也是一种语言,但是人类大脑加工脏话并不在“高级”的大脑皮层,而是在“低级”的功能区。当人们说脏话时,大脑中主管情绪活动的部分,即额叶系统会被激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人们开车遭遇“马路杀
期刊
2016年11月28日,美国西北部的蒙大拿州遭遇了一场暴风雪。  呼啸的风里,除了雪,还有大约2.5万只雪雁(Chen caerulescens)。它们在迁徙途中被卷入风暴,往年熟悉的湖又提早封冻了,现在急需寻一处落脚点来躲避和休整。它们发现了布特市郊的一个湖。  但这并不是一个湖。  它叫“伯克莱坑”,是一个巨大的露天铜矿。如今它已经被废弃超过30年了。在这30多年间,它陆续积攒了300米深的污
期刊
我究竟是不是1977年冬季高考宁夏考生中作文最高分的获得者?40年来,这个传言一直存在,但无法证实。疑虑始终笼罩在我心中,迷雾重重。    但我能確定的是:1977年10月21日下午6点30分,我正坐在北京开往银川的169次列车上,广播中的头条新闻是“关于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通知”。  那一刻,列车正盘旋在军都山连绵的群山中。  那年,我20岁,在宁夏贺兰山下大武口的工厂里当电工。 
期刊
即使我已负责招生工作30年之久,在这个周末,我依然为那些没能如愿拿到offer的年轻人感到遗憾。同时,我也能预见,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有着优异的教育背景、很高的SAT成绩却被斯坦福拒绝,而感到心烦意乱。  我一直相信,斯坦福的教学水平是无与伦比的,但经验告诉我,当这些孩子被斯坦福拒绝,他们的家长往往更加沮丧。我能体会到这些家长的感受。鉴于孩子们已经承受了太多压力,在这里,我想与你们分享3条理念。  
期刊
简·奥斯丁在200多年前预言:即便再过700年,单身女性与已婚女性的互相怜悯,也不可能终止。  过了33岁,小Y越发感知到简·奥斯丁的先见之明,她也越怕走进下班时分的电梯。  可能因为一天的忙碌都结束了,电梯免不了成为八卦之地。已婚女同事互相打探去哪個月子会所坐月子,怎样为孩子挑选早教机构,怎样对付小孩的叛逆,怎样绕过溺爱孙辈的老人给孩子定规矩……忽然,有别的部门的同事瞄准了正垂头看手机的小Y:“
期刊
我爸我妈真有趣,两个人放着大学老师不当,跑去美国端盘子。  我爷爷说:“人各有志。”  我爸我妈在纽约站稳脚跟后,自己开餐馆当老板,雇后来到美国的同胞端盘子,在那里搞中国人接力。  我爸我妈已拿到了绿卡,要把我接去美国读书。  我说:“我去了,爷爷怎么办?”  我爸我妈要连根拔,把爷爷也接去美国。  爷爷对我说:“你这小子,不想去就说不想去,别扯上我,拿我当挡箭牌。我哪儿也不去。”  我说:“我是
期刊
手拉手
期刊
曾做过蒋介石高级顾问的陶希圣,是一位北大毕业生。他1922年从北大法科毕业后,先到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当老师,1924年又到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当时,他对自己的待遇颇为不满:  “像我这样,北京大学毕业而有教书经历,月薪八十元,用的是三尺长、一尺半宽的小桌子,坐一条硬板凳。桌上的墨水是工友用开水壶式的大壶分注到若干个小瓷盂中,一人一瓷盂。若是日本明治大学一类学校毕业回国的人,月薪一百二十元,桌子长到
期刊
如果你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定会被街头的“时尚青年”所震驚。  他们骑着自行车,戴着深色镜片的“蛤蟆镜”,穿着格子衬衫和喇叭裤,踏着锃亮的小皮鞋,梳着大背头,手中拎着录音机在街头呼啸而过。你可能看得目瞪口呆,没错,这些时尚青年中,可能就有你的父辈。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打扮成这样。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每一种行为都在释放信号。  那些时尚青年的行头,在当时都是奢侈品。比如说“蛤蟆镜”,这种太阳镜当时
期刊
作家们个个都是“自黑”大师。照相机只能拍摄出人物客观逼真的躯壳,而最能描述人物主观形象的自画像,更配得上人物的名字。比如被誉为小说界“简约主义大师”的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美国文坛罕见的“艰难时世”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去世后被《伦敦时报》称为“美国的契诃夫”)  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琐碎日子,就这样成了永恒。——《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安东尼·伯吉斯(英国当代著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