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跋涉市场迷途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市场换代司空见惯,早些年被称为青年艺术家的70后一代如今已活跃在艺术市场的第一线。在其之后,80后、90后艺术家也如雨后春笋冒出。青年艺术家全面登堂入室已经成为市场中的潮流,小部分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突破百万元级别,甚至有迈入千万元级别者。但同时,不少青年艺术家在没有经过艺术品一级市场推广代理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拍卖市场,也存在很多利弊。究竟青年艺术板块透出了怎样的市场信息?我们试通过几组青年艺术家在一、二级市场的数据,进行解读。
  “青年艺术”板块的市场起伏
  “青年艺术”板块在二级市场被频繁提起,始于201 3年,当时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调整行情,加之亚洲市场日韩艺术的异军突起,拍卖行在主力当代艺术家市场中的征集逐渐变得困难。此时,青年艺术板块作为市场替代选择,以新热点的面貌进入市场的视野。2014 201 5年,由“70后、80后”为主体的青年艺术市场处于爆发式成长期,被推到台前的多位年轻艺术家作品已陆续地突破了百万级。而近几个季度中,本来就是小众市场的青年艺术行情出现降温,曾经集体出场的70后、80后艺术家行情也出现沉淀和分化。
  从行情走势可以发现,青年艺术板块和主流当代艺术板块在当下仍是此消彼长的对冲关系。在二级市场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拍品时,青年艺术家作品作为新鲜货被推到台前。但在201 7年秋和2018年春,主力当代艺术市场流通能力回升,精品释出率增加,二级市场有足够的上拍选择时,拍卖行对青年艺术家的投入比率重新回到正常区间。从刚收槌的201 9年香港首轮春拍情况看,以“F4”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下滑。作为“市场替代”的青年艺术家开始重回拍场。高价榜单上也不乏熟面孔,如郝量、贾蔼力、仇晓飞和陈飞等。据不完全统计,70后、80后艺术家的市场份额集中在油画类作品,国画、雕塑、版画等门类市场份额较小。但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青年艺术家们在实验艺术方面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而80后、90后青年艺术家被关注,原因也在于藏家群体的年轻化。对年轻收藏家來说,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新青年艺术家, 是年轻艺术家的门槛低,很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单价比较高,藏家可能就会关注 些价位稍低的作品,那年轻艺术家就成了被关注的焦点。二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比较容易被接受,因为处在个时代,生长环境、资讯潮流基本相同,作品也更容易被了解。但在艺术品市场还不明朗的情况下,青年艺术家板块并不是个成熟板块,会慢慢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艺术价值才是价格之本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还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尤其是刚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作品定价并不高,单件作品在几千元到几万元区间里。对于想要收藏的中产阶级而言,可选的作品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就有价格优势。
  但由于近年来拍卖市场的火爆,也促使许多青年艺术家在没有经过艺术品级市场推广代理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拍卖市场, 些代理人或者是艺术家本人,绕开画廊,直接把艺术作品送到拍卖行拍卖,通过拍卖场上知名度的传播和价格的影响来提升价位。过快地拥抱二级市场对年轻人而言是把双刃剑,它能带来名利,也会在快速膨胀式的消费后带来毁灭打击。能在资本市场存活下来的,学术功底必须过硬。最近两年关于青年艺术家的学术性展览越来越多,对青年艺术家的梳理也越来越深入,而青年艺术家创作面貌的丰富性、多元性和未来性,也让业内外看到了他们在市场的无限可能性。
  从艺术市场上看,资本市场对年轻艺术家的追捧呈现出新的热潮。当前的美术界对青年艺术家成长的关注无疑是热门,评论家、策展人等都使出浑身解数去挖掘他们的潜力。过去和当下的成名艺术家已被过度消耗,青年艺术家无疑成了资本探寻的洼地。在当下中国艺术市场中,虽然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仍处于成长期,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他们的未来方向,与他们的前辈样,需要在级市场和学术梳理上,找到自己的根基。如果级市场稳固,二级市场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文献
进入10月,新一轮秋拍大戏开场。作为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重镇”—香港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受到内地以及欧美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腹背受敌.的形势下,香港的各大拍卖朽星今年秋拍中继续各出奇招。率先登场的是苏富比和保利香港,佳士得和中国嘉德在十一黄金周期问也各有一场拍卖。据各路拍行预先透露的图录可知,今季“乾隆御制”、赵无极、张大千、吴冠中等依然是热门。  在春拍后,今秋市场还会持续调整或是回暖上扬?谁又将
期刊
2013年的某个傍晚,本来只是去逵园喝一杯咖啡,却在那栋已达百年的老建筑里遇见了洪宝的个展,然后就被所有作品散发出来的迷梦的氤氲牵制了脚步。记得她着力描述了很多花园、游乐园的景象,本来都是凡尘俗世里的生活实相,但通过洪宝的视角,这一切又都虚幻缥缈,带着古典趣味的疏离……洪宝回忆说,那一个展览是她的命运转折点,因为有了那个展览,让她坚定了做一名职业艺术家的信念。  直到在她最大尺幅的作品前,才明白那
期刊
文人雅玩,是中國的一个传统时尚。兴于宋,流传至今,尚有东坡玩砚,米芾痴石的佳话,成为后来墨客画家经久不息的题材。明代文震亨有《长物志》一书,更是将雅玩推向极致,影响至今,成为文人雅玩的圭泉。  现代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极大丰富,而是通过各种收藏来实现精神层面的愉悦。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收藏群体,而文人雅玩,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且充满了人文内涵,故而成为高层次的藏玩方式之一
期刊
在奢侈品世界里,比包包更有投资价值的要数腕表,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值得投资的品牌腕表,价格几乎年年都在上涨。  其实,自1868年全球第一只腕表诞生起,凭借其精细做工、独特价值,便迅速从随身的计时器变成了世界最热门的收藏品之一。如今腕表已转型成为彰显身份的时尚配件,或用来收藏、保值与投资,并晋升到了艺术的层级,即使全球艺术品市场冷静,具有工艺价值的热门表款仍然一表难求,并为投资者竞相拥有。
期刊
绘画艺术创新,就是以新的思维与方式,创作出与前人不同,独具个性特色,具有新的内容意境、笔墨语言的作品。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历代名家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创新,为中国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元素。艺术家万国华就立志于探索当代水墨与当代精神的融合,开创中国现代水墨的新面目。  现代浮世绘,一画一人一瞬间  欣赏万国华的画,就像欣赏导演李安的电影《父亲三部曲》,里面充满着太多中国人的各种小习惯、小细节,如同夕光温
期刊
古人無风扇,无空调,如何消暑?古语云:心静自然凉。为觅清凉世界,于古帖之中,翻出唐人写经影印本,为三十多年前之旧藏,偶尔展读,叹服其法精致.亦厌其法谨严,了无生气。心中还是喜欢魏晋人写经,不拘一法,古拙天真。  盛夏酷暑,心闷气燥,最难熬的炎热,无事堂中,盼着秋风起来,吹去一身烦恼。  心浮气躁时,就坐下来抄经。焚一灶香,品一杯茶,一点一划写,一字一句念,抄写菩提言语。欢喜渐生,平和归于内心,令人
期刊
这里是专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宝盒,理性中带着光怪陆离,充满纯粹和虔诚。置身其中,映在眼里的空气好似时而凝固,变得可以量度;时而互相沁透,似纸上水彩般弥漫,如梦如幻。去丹·弗莱文艺术研究所(Dan Flavin Art Institute)的路上,回想起第一次知道Dan Flavin这个名字,应该是在大学的当代艺术史课。犹记得当时老师和我们说起她探访丹·弗莱文艺术研究所时还为之动容的情景。虽说是艺术研究
期刊
摆脱了维多利亚风格的循规蹈矩,摒弃了美好时代的奢侈,新艺术风格珠宝,以舶来的新风演绎创新的不对称造型。追求无比贴近真正生物形态的自然造型、蜿蜒的曲线、神秘的主题、自然的曼妙、优雅高贵的女性形象……摩登易逝,风格却永存,历史的浪潮从不会将具有金子般价值的珍贵宝藏卷离时代的舞台。新艺术风格珠宝,不仅以前所未有的新潮风范俘获了当年时代新贵的心,而且至今依然是收藏家们趋之若骛的大热门。  “新艺术”一词源
期刊
本期展场以“不朽”为题,呈现近期两场特展:宁波博物馆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和国家博物馆的“大唐风华”,中外两场特展对比来看,似乎带着某种契合。古埃及人笃信来世,生前就为死后积极筹谋,视死如生,这一点与中国古人是何等相似,即使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中外文化的大融合,唐人对视死如生的华夏礼俗依旧坚守,他们同样乐享太平,并把生前美好带到地下。然而,不管是古埃及人还是唐人,他们真正留给今人的从来不
期刊
英国《卫报》近期报道称,位于伦敦东部贝斯纳尔格林的V&A儿童博物馆将于今年进行彻底的重新改造,该建筑将关闭两年,并于2022年重新开放。届时,儿童博物馆将从V&A众多的藏品中选择更多展品进行展示,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穿过的超人服装、比阿特丽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所绘彼得兔(Peter Rabbit)插画,以及西区戏剧《战马》  (W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