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造地震根本力来源

来源 :西部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发生次数最多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地震绝大部分为构造地震,传统上认为构造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是由活动断裂活动产生,构造地震能量主要来源于断层两侧岩体因地壳变形而产生并储集的弹性应变能。笔者认为真正驱使构造地震活动的力不是由活动断裂运动产生,根本来源于使活动断裂运动的能量,该能量可能来自地幔热柱的超临界流体,活动断裂运动只是行为现象,不是本质原因。
  关键词:构造地震;活动断裂;能量来源;地幔热柱;超临界流体
  1.传统构造地震成因解释
  目前从主流观点看,构造地震是由活动断裂突然主动破裂产生,构造地震能量主要来源于断层两侧岩体因地壳变形而产生并储集的弹性应变能,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是断裂两侧弹性变形岩体在几秒到几十秒内的突然脆性破裂和扩展,然后再弹性回跳,也就是著名的“弹性回跳假说”。该假说是由美国里德学者对1906年美国旧金山7.8级地震中地表变形变位的研究分析中提出,他认为旧金山地震是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分界的圣安地列斯断裂的水平突然错动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全球板块构造动力论的推动下,断裂弹性回跳假说得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从板块运动论方向形成的弹性回跳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构造地震的临震现象和地震发生过程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地磁异常、重力值异常、地电和熱异常现象等。
  2.构造地震临震及发震特征——以汶川地震为例
  构造地震往往在震前和震时会出现许多异常现象。研究表明,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的MS8.0级地震,地震破裂持续时间120秒左右,破裂时间过程显示汶川MS8.0级地震由几次子事件组成,主要能量在20s-80s释放。地震发生瞬時天空变昏变黑,大范围山体岩体发生破坏性粉碎并伴有大量气体喷溢、爆炸及闪光。地震发生时,在汶川震中莲花心沟北头出现三声巨大闷响,数秒钟后,大量闪着火光的石流从半空中抛射往东面的牛眠沟,有大量黑烟产生,空气中可嗅到强烈的硫磺味。另外张元生等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震发生于青藏地块与四川盆地地块的缝合部位的龙门山断裂,临震前热异常主要分布于断裂带及其以南区域,在断裂带的中北段热异常现象更加明显,特征周期约15天,震前特征功率谱幅值是近3年来的大值,约为平均值的10倍,地震发生于大幅值即5月1日后的第11天。热异常现象在2008年4月25日异常明显,主要分布于发震断裂带及其南部区域,热异常持续至5月底,之后向微观震中区收缩,直到6月底热异常现象消失。除了临震前会出现热异常现象外,陈运泰等通过对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重力值对比研究发现,重力会伴随地震而变化,并且变化量远比地面高程变化所能引起的重力变化大,重力值在临震前会大幅度上升。根据陈运泰等的研究分析,地震临震前重力值异常上升可能与地壳和上地慢内的质量迁移有关,认为所观测到的重力值变化大部分是由地下物质质量迁移引起的。
  3.构造地震根本力来源——以汶川地震为例
  构造地震临震发震时的现象,单纯从板块构造角度解释,无法得到合理的结论。许志琴等在“汶川地震和科学钻探”一文中针对汶川地震成因提出诸多科学性问题,其中最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地下流体在地壳的浅源地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下流体是怎样决定着地震的孕育、发生、停止的过程”。HiLL R.I.等根据流体动力学研究指出,大型地幔柱顶冠之上的最大隆升量可能达到500m~1000m,热源物质连续上升到一个较强的轴部管道,可以增加与地幔柱侵位伴生的最后的上隆量。分析认为即使在地幔柱到位之前处于缓慢伸展状态,地幔柱顶冠上产生的多余力并不能使地壳裂解,除非地壳已经变热或地幔柱顶冠向上传输热量充分,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上覆地幔及地壳的流变特征。这个时间范围似乎可与下地壳到其熔融点的时间相对比,即15Ma-40Ma。该研究分析表明了为何裂解总是沿着相对年轻的造山断裂带,即与典型的年轻地壳共生的岩石圈愈薄愈弱,使地幔柱上隆加剧。HiLL R.I.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震级较大的构造地震为何多发生于深大活动断裂带附近。车用太等在“地壳流体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与控制作用”一文中证实了地壳一定深度处存在流体,这些流体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成岩作用、成矿作用甚至板块作用与构造作用等。张西娟等研究表明活动断裂带中存在大量流体,可能来源于深源岩浆排出的流体或幔源流体。流体在断裂带中的运移速率和方式受断裂带的结构影响,同时流体与围岩及断层岩发生的压溶等作用也对断裂带强度、应力的分布等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地震的发生。吕庆田等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模式研究表明,在100km以下的上地幔出现规模较大的低速体,层析结果发现在羌塘和临近汶川地震发生断裂带的松潘一甘孜地块的上地幔中存在一巨大的低速体,分析认为可能是因地幔剥离引起的上升地幔热柱。笔者根据地质研究中的反演分析,由现象到本质综合解释,汶川地震活动的根本动力可能源于地幔热柱上升的超临界流体。临震前地幔热柱的超临界流体在顶冠处蓄集,地下流体发生质量迁移,导致临震区域出现重力值异常上升及热异常现象,超临界流体迁移运动,产生大量含电荷物质,在临震前和地震时区域电磁场会发生变化。地幔热柱继续向上传递超临界流体,达到压力临界点促使薄弱活动断裂带处发生裂解运动,沿裂解带地下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及压力值骤降,超临界流体相变为气体状态,体积膨胀,发生相变爆炸现象,产生构造地震。
  4.构造地震中短期监测方法
  震级大的构造地震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综合研究分析表明,地幔热柱的超临界流体多沿深大活动断裂带向地表喷爆,使活动断裂重新运动。在超临界流体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质的质量迁移,来自地幔热柱的热能量继续向上传递,临震区域会出现热值异常现象。此外超临界流体的迁移,会同时产生大量电荷物质,临震区域的电场会产生明显变化。根据构造地震临震现象,我们可以对活动断裂等所在区域的重力值变化重点监测;通过静止卫星的红外仪器对重点区域的热异常现象进行监测;通过在重点区域设置测电磁仪器监测区域内电场的变化情况,此外还有氡气值监测等方法。综合多种监测方法对重点区域监测,可有效提高构造地震中短期监测的准确度。
其他文献
摘 要: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是边坡治理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进行了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及破坏模式分析、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关键词: 破坏模式; 计算方法; 稳定性  1. 边坡基本情况  边坡所属地貌为剥蚀残丘,坡面表土已基本剥离,微地貌单元为陡坡或陡崖。  边坡高度5m~10m,宽度70m~80m,坡度50°~65°,边坡走向总体呈北东向(方位角约70°),边坡西側为土质边坡,东侧
期刊
摘 要: 根据对该区地质背景及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推测认为向斜区内有煤系的存在,结合预查找煤阶段工作方法和勘查程度的要求,确定使用二维地震勘探结合少量钻探的工作方法,对黑山煤田进行预查工作。  关键词: 煤炭预查; 物探; 黑山煤田  1. 地质概况  黑山煤田位于塔里木—华北地块、祁连褶皱系、贺兰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交汇处,主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主体为一轴线北西西向向斜,东西长约50km,南北
期刊
摘 要: 空间规划是现代政府调控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平衡各方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地位与作用在我国已经步入城市化会的背景下日益凸显,并且具有多尺度和综合性的特征。发展特色小城镇是建设新型农村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建设特色城镇规划,并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空间规划存在着“多规”并存化及“多规失衡”的现象,集中表现在规划内容不一致,相互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析了白水河高位滑坡灾害链情况,介绍了采用微型组合桩进行抢险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微型组合桩具有施工高效快捷安全的优点,在交通运输条件受限的高位滑坡处置中,取得了成功,可供类似项目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白水河; 高位滑坡; 稳定系数  1. 引言  高位滑坡危险区范围大,除滑坡体上的人员、房屋等外,因滑坡从高位滑出后,可沿陡峭斜坡产生高速下滑,滑体物质
期刊
摘要:石英岩玉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玉石品种,绝大多数人手里都会有几块石英岩玉石。本文选取了最常见,最有代表意义的三种石英岩玉:玛瑙、黄龙玉、金丝玉,从它们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性质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对几种玉石在宏观方面有所认识和区分,并对几种玉石今后的发展和收藏做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关键词:石英岩玉;玛瑙;黄龙玉;金丝玉  1.概述  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化學式是Si02,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期刊
摘 要: 对国土资源违法举报正确处理,涉及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履行行政职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一起行政诉讼案例来阐明容易混淆的错误处理方式和依法处理的正确方式。  关键词: 国土资源违法举报; 行政程序; 依法处理  2016年xxx等3人以某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不作为为由,对该厅提起了行政诉讼,称其于2015年向被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交查处申请,请求国土资源部门对某市某区某煤矿非法占地、非法采矿及涉及的村
期刊
摘要:根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征及区内典型区块石油开发利用方式,以夏盐11井区为例深入分析石油开采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质环境;油田  1.前言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区内分布有陆梁、石西等多个油气田。区内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
期刊
摘要:四川名山一洪雅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扬子板块的一部分,位于北东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东侧及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北段,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块西部,二级构造单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前陆盆地,西与青藏板块毗邻;龙门山构造带为两者之间的推覆结合带,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名山一洪雅地区出露的浅部构造主要为中新生代的褶皱和断裂,其特征以开阔平缓的褶皱和浅层断裂为主。  關键词:名山一洪雅;浅部构造;断层活动 
期刊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对拉萨一工布江达地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中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土地沙化。  关键词:拉萨一工布江达;地质环境问题;土地沙化  1.区域地质背景  调查区域基本上被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墨竹曲所包围,北界为拉萨河及其支流墨竹曲,南界为雅鲁藏布江,中间为分水岭郭喀拉日居(图1)。郭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安徽省萧县地区发生多处矿产资源被盗采、越界开采、超深开采的行为,具有点多、隐蔽性强、监测难的特点,并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以萧县地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盗采为例,调查了该地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的分布、非法开采现状情况、盗采活动频发的原因,提出了矿产资源环境地质保护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非法开采;环境地质破坏;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扩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