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悲歌中的末路英雄--白先勇"民国史"小说人物论

来源 :华文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笔下的"民国史"小说都有"梁父吟"悲悼主题的咏叹.其将官人物都离不开"过去",没有"过去"就没有这些艺术形象."过去"是白先勇"时间小说"的主人公.<岁除>中的赖鸣升,就是一个迷恋过去的末路英雄,典型的怀旧主义者.但在失意失势的现实中,却能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固守精神家园的一方净土,在将官群像"壮志未酬"的"梁父吟"悲歌中唱出最强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旅美作家刘荒田2001-2002年间出版的五本散文集的综合评论.在对荒田散文基本特色作了提纲挈领的评述之后,紧紧抓住作者自命的、带有自嘲意味的诨号"假洋鬼子",将分析
黄锦树小说的历史意识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纵横捭阖的时间观.作家在对历史的追溯--再现、时间的借位--对位之间重构历史,并在这一重构过程中,让历史进入文学的视野,从而促生了其
<澳门离岸文学拾遗>是澳门基金会为了&#39;寻找论证&#39;打破&#39;澳门文化沙漠论&#39;而编辑出版的文学作品集.该书仅收入了澳门作家在六七十年代发表在香港文学杂志上的二
现代派诗歌是上世纪台湾诗坛的艺术奇葩.50年代初现代派以一种先锋的姿态崛起于台湾诗坛,打破了台湾诗歌的常规,并创作了大量让台湾诗坛为之瞩目的实验性诗作,在长达十数年的
於梨华被称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她以真切细腻的笔触写出旅美华人的离乡怀乡之苦、近乡情怯之情,相见不如怀念以至秃了顶、发如霜却发现"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她以不断发展
期刊
在台湾文学史中,日据时期1920-1945年间的台湾文学,是极为重要的台湾文学时期,它标志着台湾文学从中国旧文学向中国新文学的转变.
期刊
1943年美国政府终于废除了长达六十一年的排华法案.由此,在美华人及其后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在走向历史新纪元的同时,华人社群的渐趋繁盛却伴生了
非马是现居住加拿大的著名华裔诗人.他的诗作呈现显著的知性特征: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对社会人生有着深切的关注;他的诗思维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他的反向思维的方式使其经常能
2002年5月28日,&#39;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39;成立大会在广州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来自世界各地及中国台港澳地区的知名作家、
本文认为欧美澳华文诗歌的中国性呈现方式较为单一,而东南亚华文诗歌则远为复杂暖昧得多.如果将近百年的东南亚华文诗歌发展分成三大阶段,那么各个阶段所呈现的中国性差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