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设置和考核科目的关联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考核课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过去的考核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但是当前体育课程设置和考核科目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转变的地方,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体育课程考核科目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64-02
  一、目前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体育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以往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能教育。虽然在改革中,某种程度上强调"健康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等,但实践中高校体育教育还存在着片面强调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独立性活动的状况。因此,应该真正的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到首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了"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的学习留有更大的空间,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开设多种项目类型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程。部分高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项目、自由选择时间的学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开设多种选修课程内容,并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是很好的措施。但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时间,对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因为当前各高校的学生人数相对比较多,学生的所有课程学习安排比较紧张,这样势必会造成教师、文化课和体育课三者之间的矛盾,造成教师资源的不足和浪费。
  (三)体育课程设置的割舍极端化
  为了体现大学体育课程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院校对以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必修课内容中的竞技体育项目,出现割舍过多,甚至有的院校已全部舍去。为了达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目的,应合理、适当的安排竞技体育项目,尤其是田径中的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不能舍去,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达到学习和锻炼的目的,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正确处理竞技体育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教师应作好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体育课程设置连续性不够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只对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大学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这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分析,多数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大学一、二年级时明显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的压力,只注重其它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了体育锻炼。所以体育课程设置应有连续性,对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应增设必修体育课程。
  二、目前体育考核科目现状
  (一)评价标准的统一化、忽视相对性
  这种以运动成绩为中心的评分模式,否定了学生个体的先天差异性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与身心发展规律。我国各地区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不同,即使同一地区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及达标评价统一评分显然是不适当的。有些学生不用多练,各项身体素质考核也能得高分;而有些学生再怎么练,也摆脱不了落后的成绩。这也正是目前体育教学考评中集中的矛盾所在,它严重影响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发性、自觉性。
  (二)评价方法的只重视终端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从单一的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往往会使学生为着考核项目的达标而忽略对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譬如,反映速度素质的短跑项目一般是女生较难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项目,学生在考核中只重视考核结果,卻连快速跑的基本动作要领都不去掌握。
  三、体育课程设置与考核科目的关联性
  体育课程可谓是学分最少考核最复杂的课程之一,体育课程最后成绩的评定有理论、实践、技评、课堂表现、出勤率、早操、课外等众多因素。目前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实践课)几乎每一堂课都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一堂体育课其练习密度通常在40%左右,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过程中。其实实践课的内容并不等于学了就要考。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序,更重要的巩固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原理,以便今后结合实际指导自己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甚至组织、带动周围的人从事体育锻炼,可见改革考核内容、健全考核方法、修正考核标准对体育课程的整体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体育考核科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导向性。在整个学校体育工作和教学的改革中,体育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必须同步进行。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考核这个课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制订出的统一的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方案能否体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这是制定体育考核体系的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台湾行政机构一些人近期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的一些非议和消极论调,出席第四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的学者在访问时表示,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两岸关系中的新生事物,是定位
色彩调节,在当代工业设计与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所谓“生活美术”,色彩调节占据重要的地位。工艺美术也是生活美术,色彩调节理应是我们的
目的 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护理质量,避免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患者64例,并给予恰当护理.结果 住院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58-02  历史与品德课程的结合,意义在于使历史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那么,怎样将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链接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实现历史与学生的对话,就得做到以下四个“有效”:  一、知识性与品德性的有效融
<正> 设计,是为实现预想目的之构想及方案。它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化手段,主要是技术手段,体现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简言之,设计即“意匠”,造物之初的造意造形活动。人们重视设计问题的理论研究,认为是现代技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在现代科学和艺术、技术和美学诸学科交叉发展中兴起的边缘学科,现代设计已不再囿于原先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部分的班级里都有学困生,而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只爱提问学习好的学生,对学困生,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本文从分析农村学校学困生的特点与成因入手,在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方面论述了农村学校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特点与成因 因人而异爱 赏识 家校合力  【中图分类号】G525
【摘要】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在新课程研究改革的潮流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本文将从激发兴趣和指导学法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59-01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已久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语文课堂中影响有效教学的诸多问题,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思考,更要明白有效教学课堂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信息技术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6-01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