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村落承载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维度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内涵,表现出极大的适用功能、自然生态及精神象征相协同的内涵特征。本文的研究区域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安徽省黄山市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资料整理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阐释了徽派传统村落的内涵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徽派传统村落具有显山露水、自由生长、有机整体、淡雅简约、人性空间及开放兼收六大整体性特征,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探讨了整体性特征的形成与历史积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及传统制度五种影响因素相关,以促进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影响因素;黄山市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7.0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7-0030-07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Huizhou Style: Taki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Huangsha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Weixuan, CHEN Jiteng, CHU Jinlong, ZHANG Jun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carry the conno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forms such as social history, political econom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olk culture and life styles, showing great applicable functions, natural ecology and spiritual symbolism.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akes Huangshan City, which is formed by the influence of Huizhou culture as an example. It participates in the recommendation of the fifth batch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and combines field study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concept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It reveals that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Huizhou style have six characteristics: remarkable, elastic, organic, elegant, friendly, opening. Combining with typical cases for research, it finally explores the formation related to fiv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ar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economy, reg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syst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Huizhou villages.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in Huizhou;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 Influencing factor; Huangshan City
  引言
  傳统村落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了一定时空地域的整体性历史文化内涵,也寄托着华夏儿女长久以来的乡土文化和乡愁情怀[1]。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扩张,逐渐危及到传统乡村的生存环境,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及其相关话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2012至2019年国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政策文件,从申报倡议到推荐实施再到制定规划最后到国家战略,不断提出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事业的更高要求和举措,来解决传统村落存在的数量减少、文化缺失、产业衰败及经济凋敝等一系列困境,持续推进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发展。我国传统村落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特点,研究传统村落的特征有利于把握传统村落生长的演化规律,能够进一步了解形成不同特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同一特征传统村落未来的保护发展提供依据。
  当下对于传统村落特征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例如分析徽州地区村落的选址、空间特征及合理性,在自然、社会、历史的影响下,探讨村落的人居环境特征,对村落发展提供参考[3]。研究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分析其形成机理,探讨了园林化特征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系统研究了徽州传统村落的演变历程、类型特征、空间特征等方面的内容,对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地域性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策略引导[5]。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的环境特征,揭示了村落空间环境中蕴含的生态精神[6]。分析传统村落其内在的文化特征,并提出了文化价值重塑的途径方法及形成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7-8]。运用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并对形成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9-17]。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并揭示了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18-19]。对古徽州传统村落进行空间解构,得出了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20]。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视角,应用定量可视化的方法对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21]。在生态侵蚀的背景下,应用侵蚀动力学理论对三角洲传统村落进行了侵蚀情况的分析,探讨了生态侵蚀的演变规律[22]。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传统村落特征的研究成果皆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及不同地域探讨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空间特征分析、文化特征分析及环境特征分析三种类型,研究方法主要以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定量研究法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特征及布点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整体性视角并结合定性研究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特征分析的研究稍显不足。因此,应用定性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对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相关概念阐释
  1.1徽派传统村落的内涵
  徽派传统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以古徽州为核心区域,受徽州人发生、创造、影响、扩张及叠加所至而成并具备徽州文化典型特征意义的传统村落。其遗存空间范围有广义与狭义,广义的村落遗存范围包括核心徽州文化圈、亚徽州文化圈及泛徽州文化圈的空间区域,狭义的村落遗存范围包括今黄山市与古徽州文化核心区域。徽派传统村落表达了徽州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風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在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表现出了具有适用功能、自然生态、精神象征相协同的内涵特征。形成了徽派传统村落独特的哲学理念,即表达了人与村落、村落与建筑、村落与自然的最直接最本质的联系空间,彰显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高度一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徽派传统村落的演化过程
  徽派传统村落的形成,从来都不是无序的,它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和高度的模式语言。首先,是以人为本,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管在古代披上了堪盥风水的外衣,但仍然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其次,突显了宗族社会为核心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有效地处理了家与家、家与宗支、家与宗族、宗族与社会及村与村五种关系;最后,传统建筑都不是无机组合,而是贯穿以宗族社会有机组合的,并以个体建筑类似细胞单核裂变式,通过建筑功能空间要素自然繁衍而来的有机整体。整体来看,徽派传统村落大致经过了形成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再生期、崛起期六个时期,其形成既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物化村落,更是承载历史风俗与人文信仰的文化村落。
  1.3整体性特征
  徽派传统村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整体性社会单元,它的整体性质不仅仅是由形成村落各要素性质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去揭示传统村落的特征,例如地形与格局、格局与建筑、建筑与空间、空间与环境的内在关系。以整体性原则为基础,从宏观的整体视角,分析其特征内涵,有利于整体把握徽派传统村落的价值特征,全面了解徽派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需求。
  2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研究
  2.1研究基础
  2.1.1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安徽省黄山市市域范围,包括黄山市所辖的三区四县(见图1)。黄山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资源丰富,是儒家文化的沉淀区与徽州文化的核心区。市域内高品质传统村落众多,完好保存近千个以宗族聚居为典型特征的传统村落,代表着徽州鼎盛时期的历史文化与人文记忆。因此,本文徽派传统村落的研究案例皆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徽州文化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典型的标本意义,作为徽州文化主要载体的黄山市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特征和影响力。
  2.1.2研究数据说明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统计,黄山市五批共入选271个,位居安徽省第一、全国同类市第二,歙县更是全国各区(县、县级市)中拥有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从数量与质量综合来看,黄山市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见表1)。
  黄山市的传统村落总量较大,其中歙县的拥有量超过黄山市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黄山市拥有传统村落最多的县(区)。从分布上看,黄山市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他地区也均有散状分布。黄山市作为徽州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历史底蕴深厚,传统资源众多,价值特征丰富,集中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因此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地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徽派传统村落在黄山市地区遍地开花。
  2.2整体性特征研究
  徽派传统村落从环境营造、选址格局、建筑组合、空间形态及室内装饰无不体现着徽州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家文化的渗透,体现了“儒、道、释”于一体的共存包容性。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六点。
  2.2.1显山露水


  徽派传统村落从整体环境格局来看,大多依山傍水、枕山面水或依山跨水,可以归纳总结为具有显山露水的整体性特征。村落间山水自然空间要素相互组合,建筑物质空间要素相互融渗,宛自天开,自然空间与物质空间的结合毫无造饰违和之感,形成了独特的环境景观格局,即便是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落,它的环境特征也具有此特性(见图2)。
  2.2.2自由生长
  由于先天地形地势的不可逆因素影响,徽派传统村落的立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利用地形,顺应地势,顺应自然,讲究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同时平面布局也极具灵活性,每个建筑似乎都是以天井空间为中心,向外随机扩展、自由延伸出来的,其平面组合的加、减,都不会影响到建筑功能的完整,在功能保障的前提下,有形无形的变换着建筑布局结构。徽派传统村落大多顺应自然,依山而建乡村聚落,具有自由生长的整体性特征(见图3)。
  2.2.3有机整体
  徽派传统村落这种“自由统一的整体”,正是与地形相结合的结果,注重与山形脉势相生相安,这些空间存在的一种条理感、秩序感及形式感,实际上就是把传统建筑置于地形环境的制约关系中去,建筑的自由生长足以证明了这并非是偶然的巧聚,而是真正呈现出了某种统一的条理和秩序,村落建筑空间与自然大地环境紧密结合,充分表现出目的性的场所精神(见图4)。   2.2.4淡雅简约
  把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轮廓看成一个整体,将他放入村落外部自然环境空间中,建筑群落中交错、重叠、递进的马头墙所表现出来的韵律感,随着地形变化而迭落、自由、高低的建筑布局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感,以及墙顶、屋顶与墙面建筑色彩的对比感,这三感在延绵起伏的群山、变幻的天际线及更迭的季相色彩等村落背景的映衬下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创造了一种视觉冲击很强的图景效果。徽派传统村落在建筑色彩“黑、白、灰”,建筑元素“点、线、面”,建筑空间“外实内虚”的组合下,构成了简约淡雅的村落空间特征,给人一种简单自然的美感(见图5)。
  2.2.5人性空间


  徽派传统村落的建筑空间塑造主要遵循以人为本、尺度宜人及文化融入的理念,这种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及街巷空间等,在徽派传统村落中,這些空间尺度相宜,适合人的生活习惯,不会感觉到有压迫感,形成了适应人生存生活的空间安全格局。静态的传统建筑与动态的自然水体、规整的平面布局与曲折的乡间巷道形成了较为显著的空间对比,同时彼此却又融为一体。村落空间与各空间要素间相融相依,依山而建,天人合一,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村落、人与空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形成了一种至理人性、亲切宜人的空间格局(见图6)。
  2.2.6开放兼收
  徽派传统村落的兼收并蓄体现在对本土自然环境和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包括室外环境空间的开放性和室内文化空间的外向性。室外空间表现出村落空间与环境空间相互融合,流动的空间序列与自然山水相呼应,即引水入村,引山入目,呈现出顺应自然、接受自然的特性,与村域环境相得益彰,共同形成统一整体;室内空间表现出庭院空间与天井空间的外向性,看似独门独院,四水归堂,却与建筑的外部环境紧密相连。同时由于徽派传统村落对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徽派元素中也包含了其他地域文化元素,例如徽派山墙上刻着26个英文字母,并且与马头墙的比例尺度很得体,还有窗檐有时会做成尖塔状或半圆状,体现了欧式、哥特式风格(见图7)。
  2.3案例实证
  根据提出的徽派传统村落的六大整体性特征,通过收集的传统村落一村一档、保护发展规划及相关资料分析,从黄山市传统村落选取特征较为典型的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
  2.3.1石屋坑村
  石屋坑村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隶属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四面环山,座西南面东北,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村落周边山高丛深,古树参天,酒王锅河、大溪河和小源河流经村落,并将村落串联成一个整体,村庄大部分平坦地都建设有房屋,存在少量的菜园地,地势较为陡峭处均建设有高山生态茶园,加上古道、红光桥、三益桥、古枫树林、古红豆杉等重要的历史环境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村域环境。平鼻岭古道和岭脚古道至今保留完整,顺着山势延绵百里,是当时村民主要的交通要道。
  石屋坑村主要以张、胡两大姓氏为主,村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江西婺源张氏家族分家开始,当时张氏家族家底殷实,九代未分家,到了张关义这一代,张氏大家族便决定分家,各立门户,按照当时的生产能力和地位,能力强、地位较高的人分的田地较多,其他的能力较弱的人由于生产生活资源无法保障,则迁移到了现在的石屋坑。到了这里,张家人发现此地依山傍水,山茶遍地,非常宜居。回到婺源,与胡姓家族一起迁移到现在的石屋坑,此后王姓家族也跟着落户到这里。由于此地房屋以石堆砌而成,村中有一道水溪为坑,故取名为“石屋坑”。由于村庄地处环山群抱中,自然形成的小源河、大溪河自西向东,汇聚成酒王锅河,村庄聚落的形成便始于此,张氏祖先将房屋建造于酒王锅河北岸较为平坦地势之上,随着胡氏族人的迁居,村庄便逐步向西沿两河而上发展。石屋坑村至今仍一直保留“鱼骨状”村落格局,村落因山势自由生长,房屋因势而建,古道串联其中,同时汇聚于主路,看似分散的形态却又处处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村落整体格局。
  石屋坑村房屋的建设基本都遵循着坐北朝南、背山面水的原则,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依山顺势而建,临水而栖,建筑群落中参差错落,鳞次栉比。村落建筑大多为石砌建筑,布局讲究,建筑之间以青石板小路创造的人性空间,为整个村落建筑平面布局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为了避免建筑立面线条上的单调,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征的马头墙也建成了形态各异的造型,舒展自如,独具匠心。村中传统建筑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格局完整,有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红军屋、小岭头战役指挥所及红军夜校等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


  石屋坑村虽然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但其最具特色的还是“革命红色文化”,1935年4月,按省委指示,皖南红军独立团和地方游击队在石屋坑建立了党支部、妇女会及农民团等群众组织,开辟了鄣公山游击根据地。至今为止,流传下来大量历史事件和红色故事,也诞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革命人物,这些历史事物对后世有着重大的革命教育意义。石屋坑村作为一个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其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着鲤鱼背、凤凰石这类的历史神话传说,为传统村落添加了历史文化厚重感,同时还有舞板龙、养山峰、挂艾草、裹粽子及制作传统食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统民俗,村落活态传承程度较高,原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延续,有传承人在村中进行非遗传承事业(见图8)。
  2.3.2渚口村
  渚口村是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隶属于祁门县渚口乡,位于大北埠南侧4公里处,东与伊川接壤,西与水村毗连,南接溶口乡,北连大北埠,水连滩下(鲁溪湾),村后来龙山紧紧连接历山。渚口村三面环水,水势成腰带状环绕,周边为低山丘陵、河流、河谷盆地,古树成群,与河道相隔处近20公顷地均为茶树和果林,村中有古树群、千年古樟树及龙眼古井等重要历史环境要素。   在北宋中期,倪氏先祖倪康民的五世孙倪社五带领家人顺水而下,来到先祖倪康民的屯兵处,即渚口,见此地丹崖碧水,望之若锦,于是在此休养生息,家族代代相传。渚口村地势北高南低,整体格局成铜锣形,背山面水,顺应自然。


  渚口村现存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房舍庙宇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征。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设,门槛精雕细刻、马头墙高耸、墙面曲折、形态各异的石雕、砖雕、木雕,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村内传统建筑众多,且分布较为集聚例如被誉为“徽州民国第一祠堂”的“贞一堂”作为祁门渚口倪氏贞一派的宗祠坐落在村落中心,以祠堂主轴线对称分布;“一府六县”是为典型的清代徽州古民居,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倪望重出资修建,其间建有一个大厅,六个小厅,因有暗合古徽州府管辖一府六县之意,故以徽州建制命名,尤叹为观止的是一屋之内竟有百余间厅室,既可以单门独户,也可户户相连,堪称布局设计之典范。这两处传统建筑为安徽省重点文保单位,极为独特。“一府六县”“倪氏宗祠”(贞一堂)及“胡氏宗祠”构成的一组传统建筑群,坐落在渚口村中心地带。
  渚口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历史上有倪康民、倪一升、倪思辉及倪望隆等声名显赫的人物,大多为官。渚口村,古往今来,文风昌盛。每到正月十五,必大放花灯,村民同乐,示意盛世升平。凡逢黄道吉日,丰年庆余之时,必奔走相告,民俗文化大多以舞曲为主,有体现村民热爱生活的舞蹈“采茶扑蝶舞”,有质朴清新的优秀民间舞蹈“姐妹看灯”,还有十种曲牌与锣鼓段联缀而成且又动听优雅的套曲“十番锣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都体现了渚口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渚口村受徽州文化影响,徽州传统民俗是渚口村的标志性民俗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文化熏陶及乐观的生活共识形成了地域性的风土民俗,这些民俗文化离不开渚口村的保护与发展,并通过渚口村民活态传承(见图9)。
  3影响因素分析
  3.1历史积淀因素
  徽派传统村落大多历史悠久,传统资源丰富,传统的村落格局肌理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保留下来,一些建村以来诞生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历史事件及传颂的神话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广为流传,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传统村落的独特文化也在逐步形成。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更加突显出人文特质,相较于其他传统村落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
  3.2自然环境因素
  徽派传统村落地处皖南山区,这里山峦叠嶂、草木丛生、川流不息,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自然环境优越,周边生态环境较为完整原真,遗存了大量的历史环境要素,传统村落的整体格局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可控的原始山势地形,加之中原世家大族躲避战乱的迁徙,导致了徽州地区地狭人稠的局面,人们选择尽量聚集而居,以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同时徽州先民们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依山势而建设、依水向而伸长,从而共同造就了徽派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在时空上形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也正是因为有原真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亲切自然。
  3.3社会经济因素
  徽商是徽州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而徽派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徽商强大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徽州社会经济支撑了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徽商在宋代异军突起,而在明清时期的鼎盛繁荣为徽派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创造了雄厚的经济条件,素有“无徽不成镇”一说。那些古老精致的建筑、亭台楼阁及构筑物都需要大量的经济力量做支撑才能建造出来,同时精美绝伦、独树一帜的徽派建筑由于徽商强大的社会经济力量形成后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并扩大影响力。
  3.4地域文化因素
  徽派传统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的主要承载地,其起源、形成、发展、衰落、再生及崛起都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商“贾而好儒”,又称成为“儒商”,不仅在做生意方面有着过人的经商头脑,更在文化研究方面有着惊人的造诣。因此,徽州文化在徽商的不断传播下表现出极强的文化开放性、适应性和包容性。在长达百年时间里,徽商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各个地方,他们为涉足过的地区带来了源远流长、开放包容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叠加,逐渐形成了徽州文化兼收并蓄、和合包容的内涵特质,这些地区也在徽州文化的影响下持续衍生出其他多种文化。同时徽州地域的风水文化也对徽派传统村落产生深刻而普遍的影响,形成了徽派传统村落特有的环境意象,同时也增加了传统村落起源的神秘感和研究价值。
  3.5传统制度因素
  徽派传统村落是徽州宗族聚合而成的传统乡村社会,恪守着一定的宗法制度,正是这种秩序化的存在,使得徽派传统村落的村落格局較为集聚,村落发展的也具有较强的动力。徽州氏族在生产生活中遵守着一定的规章制度,倘若在生活中遇到纠纷矛盾时,作为宗族绝对权威的族长会出面调解,并告诫、教育后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道理,在宗族制度的管理模式下,人与人、人与社会有着较为亲切和谐的内在关系,而徽派传统村落也长期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因此如今才能遗存大量完整的徽派传统村落,其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特征与传统的宗族制度息息相关。
  4研究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1)综合数量与质量来看,徽派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作为其表现载体的徽派建筑与内涵特征的徽州文化独树一帜。
  (2)徽派传统村落的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再生期—崛起期”六大阶段。
  (3)徽派传统村落具有显山露水、自由生长、有机整体、淡雅简约、人性空间及开放兼收六大整体性特征。
  (4)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的形成与历史积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及传统制度五种影响因素相关。   4.2研究展望
  徽派传统村落具备异于其他传统村落的独特特征,是中国传统村落完整格局的重要组成板块,是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传承的重要力量,具有重大的保护与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徽派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也陷入了困境,部分传统村落的特征也由于多方面原因逐渐平庸化,与一般现代化村庄无异,只有一些交通闭塞、地形复杂的传统村落得以完整保存。因此,保护发展徽派传统村落是一个永恒性的工作,需要立足整体、考虑全面,在系统全面了解徽派传统村落后,应从历史、环境、经济、文化及产业等多维度的综合视角去制定保护发展规划,突出其传统资源的综合价值,持续增强其不可复制性和创新性。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是村落整体价值地位的重要支撑,整体性特征的研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事业助益点滴。
  参考文献:
  [1]张浩龙,陈静,周春山.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7,41(4):74-80.
  [2]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3]朱国兴.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特征的初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53-55.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6):660-665.
  [5]凌璇.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策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6]朱瑾,冯信群.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空间中蕴涵的朴素生态精神——徽州村落环境特征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3):121-123.
  [7]李红.广西滨海传统村落文化特征及价值重塑——以合浦永安古城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6(11):25-29.
  [8]康霁宇.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环境的文化特征[J].艺术评论,2018(9):163-166.
  [9]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等.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189-194.
  [10]谢晖,周庆华.秦岭北麓冲洪积扇区环境影响下传统村落布点特征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2):66-72.
  [11]康璟瑶,章锦河,胡欢,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7):839-850.
  [12]冯亚芬,俞万源,雷汝林.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7,37(2):236-243.
  [13]卢松,张小军,张业臣.徽州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8,38(10):1690-1698.
  [14]董艳平,刘树鹏.基于GIS的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8,49(5):771-776.
  [15]黄雪,冯玉良,李丁,等.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6):117-123.
  [16]黄荣静,苏惠敏,魏中宇.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7(2):98-105.
  [17]王艳想,李帅,酒江涛,等.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129-136,204.
  [18]陈信,李王鸣.区域视角下传統村落组群风貌的空间特征——以丽水市传统村落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10):185-192.
  [19]林祖锐,理南南,常江,等.传统村落空心化区位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以山西省阳泉市传统村落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1):16-23.
  [20]李久林,储金龙,叶家珏,等.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8,38(12):153-165.
  [21]叶茂盛,李早,王德才.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视角的皖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J].工业建筑,2018,48(5):88,89-94.
  [22]黄铎,孙莹,张世君,等.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生态侵蚀时空演变特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3):340-350.
其他文献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传统村落是一类特殊的村落,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包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当前传统村落内生发展乏力,内外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导致人才的外流、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保护压力较大。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市场是方向”。本文从资源、市场、人才角度探讨乡村产
期刊
摘要:在乡土建筑遗产资源濒危的现状下,遗产信息的记录、保存一直是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面对传统保护方式的信息碎片化,以及缺乏对照等问题,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为聚落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竹桥古村为例,通过建立建筑遗产信息化模型(BIM),对遗产信息进行更清晰全面的记录,这不仅有助于修缮保护,而且文本、图像与空间信息关联对照,也为研究聚落形态与营建特征提供了新途径。无论是
期刊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重击武汉并波及全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抗疫阻击战,历经一个多月的奋战,抗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围绕这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各行各业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积极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完善出谋划策。作为城乡规划工作者,我们很遗憾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但立足城镇化和城乡规划视角,同样需要思考防疫控疫之策。  首先,城市流动人口“稳定居住”政策
期刊
摘要:传统旅游小镇只是特色小镇当中的一种类型,从已公布的两批次“全国特色小镇”当中可看出,传统类旅游小镇数量相对较多。本文结合相关政策,以江西省庐山市海会特色小城镇为例,在立足于旅游固本、产业建镇等基础上分析探讨传统旅游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海会镇  doi:10.3969/j.issn.1009-1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自发与构建秩序视角,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归纳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发秩序与构建秩序的变迁,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建国前至今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自发秩序绝对主导—自发秩序主导,构建秩序隐现—构建秩序凸显,自发秩序弱化—构建秩序主导,自发秩序迷茫”的特征。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剖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
期刊
摘要:小镇的特色建设之路始于对小镇特色的发掘与解读,对特色理解上的偏差和矮化容易导致小镇规划设计的生硬堆砌和邯郸学步等误区。然而,设计师如何在规划设计之初针对这一重要命题开展工作,一直以来流于“意会”,难于“言传”。本文从小镇特色的功能特色、产业特色、结构特色、载体特色和模式特色五大维度层层递进,就每一维度的思考要素和工作要点进行阐述,并将五维度对应于规划设计的五个基本环节,具有层次分明且操作性较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寒冷地区冬季由于气温低、日照短、风大等因素造成的绿地系统使用率降低、城市活力大幅下降等问题入手,将“城市双修”理念作为指导,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探寻提高城市生态宜居性、改善城市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在城市发展中生活质量的规划策略,利用规划手段对空间资源进行再分配和要素的再塑造,试图归纳总结出一套具有针对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摘要:“田园综合体”是新田园主义理论在中国乡村的在地实践,它关注了乡村现存的建筑荒废、风貌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开创了以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新模式,是引导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进程。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求出发,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例,对乡村建筑的居住与交往、使用功能及历史价值等方面展开思考,通过对朱家林村不同功能建筑的本質特征及改造的必然性进行阐述分析,探索乡村建
期刊
摘要:乡村空间整合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我国乡村空间类型多样且复杂多元,构建符合地区特征的适宜性乡村类型划分体系及空间整合模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立足城乡规划学,本文融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思路,采用景观指数并借助GIS 空间分析功能,按照5km×5km 的网格单元对陕西省咸阳市乡村聚落进行空间分析并初步划分其乡村空间类型。之后深入挖掘影响咸阳市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主导因子,并以主导驱
期刊
摘要:统筹好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2017 年9 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2018 年底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各地陆续启动编制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部分村庄已经有序退出了贫困序列。既要服务脱贫攻坚,也要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了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作为历时20 余年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土地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