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程序保障拆迁的公平正义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评选2009年最大的法制新闻,则关于拆迁条例的修改与废止的行为无疑最有资格上榜。
  关于《房屋拆迁条例》与《物权法》、《宪法》的冲突、拆迁过程中公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冲突以及由此发生的暴力施权与暴力维权,自残、自焚、群体抗争、骚乱等事件频繁发生,表明各地因拆迁所致的冲突和矛盾已经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程度。也终于有法学界人士勇敢地站出来投书人大,要求审查《房屋拆迁条例》,进而引发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国务院法制办顺应民意,明确表态现行《房屋拆迁条例》将予以废除,以《征收条例》加以取代。问题的解决终于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不过,新的制度如何规范对公民财产的征收、拆迁的程序和补偿标准,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公共利益是征收、拆迁的正当性依据,如何界定以及由谁来界定公共利益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如何在程序上保障被征收人、被拆迁人的利益等,新条例制定的背后,预料会有一番激烈的博弈。
  从制度的层面看,新的拆迁条例仅有内容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这是保障财产所有者权利的核心问题。过去对公民财产的征收、拆迁之所以产生激烈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征收、拆迁的补偿标准等,基本上没有正当程序,财产所有人无法与政府平等博弈,便出现了具有符号性意义的“钉子户”,甚至以死抗争。
  在《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学界对何为“公共利益”就有过争论。对“公共利益”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尽管可以采取列举的形式加以明确,但仍然无法做到包罗万象,而且每一种具体情形也依然有扩展解释的空间,因此,新条例的实施必须通过司法加以具体化。于是,司法就成了新条例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实现征收、拆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关键环节。
  现实的情况是,虽然《物权法》已经颁布实施,但法院在对待房屋拆迁问题上并没有按照《物权法》相关的规定,还是按照《房屋拆迁条例》进行裁判。法院并非不知道《房屋拆迁条例》与《物权法》乃至宪法相抵触,也并非不知道法律优于行政法规。有些法院指出,《物权法》的规定过于抽象,不便实施,这显然不是理由。如果确实如此,也完全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加以细化,许多法律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加以细化的吗?问题还在于,尽管有司法解释权,但司法解释机构却不会以自己的法律解释去对抗违法的拆迁条例。另外,即使没有具体的规定,法院也可以在司法中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法理及个案的具体情况加以适用。
  任何法律都是相对抽象概括的,没有司法的主动性,再好的法律都是无法实施的。结构性的问题是,我国的司法欠缺中立性,这就导致法院在司法过程中立场的偏离和软弱,司法者很容易站在地方政府和强势的商家一边,成为征收、拆迁中行政执法者的“助手”和“帮手”。在许多地方,地方法院是有义务协助进行拆迁的,在观念上法院也是地方政府实现其宏大目标的工具,法院只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口”—— “政法口”——的一支。
  土地的征收和拆迁对于地方政府和商家都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尤其是在大政府结构和理念的现实情景下,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特别明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如城市旧房改造、道路改造、城市功能调整等,在“宏大”、“正当”的目标之下,公共利益很容易被权力者作扩张解释。可以想象,新条例出台以后,当涉及所谓公共利益的具体判断时,如果司法没有中立性,不能隔绝与地方权力的关系,那么,条例的具体适用依然会偏向地方政府,同时,由于地方政府与商家的利益关系,司法者也就自然会倒向商家,《物权法》和新条例的精神必然会因为司法的不中立而被扭曲。
  我们应当明白,法律、法规的具体适用只能是司法机关,发生理解上的争议时,只有司法可以判断。因而司法是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手段,但这种制约必须是在司法中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在财产征收、拆迁的过程中,政府与财产所有人是平等的两个主体,如果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一旦出现争议,政府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强制对方服从,实施暴力征收和拆迁,而应当将争议诉诸司法,由法官中立、独立地作出裁决。
其他文献
某著名插画杂志超过80%的作者已在LOFTER安家;  某国学大师计划今后在LOFTER发布20本书,包括新书首发,现在他正以平均每天一篇的速度实施这一计划;  某“娱乐圈中拍照最好的明星”已悄悄将自己的摄影博客从国外的flickr搬到了LOFTER;  某著名摄影师一夜之间删除了自己全部微博,所有摄影作品只发LOFTER,他没留下搬去哪的公告,但微博粉丝们还是循着线索跟到了LOFTER;  一个
期刊
为了杀入被奥迪统治已久的公务车市场,宝马决定从中国的警察部门入手。    五辆挂着“京A”牌照的宝马警车开道,一支一水儿宝马的车队驶上长安街。在红蓝闪烁着的警灯的护送下,仅仅是两三分钟时间,长长的车队就到达了目的地——人民大会堂。  当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从车队中的一辆宝马7系轿车钻出来,一脚踏上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时,距离新闻发布会开始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同样提前赶到的,还有辽宁省省长陈正高、德国
期刊
开庭日期还没谱,又有一批官员和商界人士涉案。继续发酵的黄光裕案,已勾勒出黄光裕发家的主要政商关系网。    黄光裕案已经调查了一年多,期间,案件被两次退回补充侦查。  办案机关以及律师们,对外界多是“无可奉告”。只有媒体的报道,让人们看到案件正在一步步升级。  然而,开庭在即,此案又传变数。    开庭再次搁浅    一则公告否定了之前诸多媒体报道对于案件进展的猜测。  2009年12月22日,北
期刊
这是桩不该发生的惨剧——一辆120救护车被堵在路上,导致伤者死亡。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主动避让救护车,可现实并非如此。  披着宽大黑色制服外套的张少军站起身,他看一眼手机屏幕,5点50分。  休息室窗外的树枝没有一点摆动,天气不错的周五傍晚,张少军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出完最后一个任务,就可以顺利下班。  张少军怎么也没想到,八分钟后的那趟任务,会是自己在北京市120急救中心工作以来最惨烈、也是最无力
期刊
普方协会,这个资助中国贫困少年上学的机构已经运转12年了。  12年前,德国人普方一家四口被四个中国年轻人杀害,是宽恕而不是仇恨,洗净了血色。  朱利娅听到那个噩耗,是在2000年4月2日的南京的早晨。  当时,她正在自家花园里,浇水,修剪花草,享受美好时光。平日里稳重的厄特尔急冲冲地向她跑过来,脸色似乎涨红了。与朱利娅一样,厄特尔也是德国人,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  “普方一家死了。被杀了!”厄特
期刊
胡琴是有灵性的。在社会背景,的跌宕起伏中,这一灵性,伴随了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走向。  阿爸是个醉汉,也是个业余说唱艺人。他也算我们那个小镇的名人。大家见他打招呼总是先说一句“双宝大爷少喝点儿”,然后再补一句“双宝大爷拉四胡了吗?”  阿爸的一生与酒和四胡息息相关,酒,让他赚够了风头也出尽了丑。四胡,给他带来的是荣誉、家庭和传奇的一生。  第一把四胡  阿爸很小时候就爱唱歌,一首歌听上一遍就能完整记住
期刊
已经在6.82上下徘徊了一年多的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新一年中国和欧美等国的争论焦点。事实上,从2003年人民币汇率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来,国内外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论战就没有停息过,时至今日,人民币更多地扮演了政治筹码的角色,大大超出了金融规律本身的问题。  从数量上看,中国经济虽然增长迅猛,在2007年中国GDP占全球份额还只有6%,2008年由于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
期刊
1    萨博、沃尔沃——瑞典的轿车两大品牌——命运颇有相似之处:一是技术与安全业内一流,凡在瑞典试过车的朋友都知道,那地界自然条件啊等严酷,冬天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一路坚冰积雪;所以操控、动力、安全,一样也不能少,造车必须作到出类拔萃才行。二是,先后被通用、福特两大跨国公司收购,因为另类,因为小众市场, “被经营”得一塌糊涂,在2009年的金融风暴中,都被力保亲儿子的母公司插标出售。  无巧不成
期刊
迄今为止,“动物福利”四个字从未在中国带有法律性质的官方文件中出现。  虽然中国在2007年加入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而“动物福利”是这一国际组织的重要共识。  这是最新一次把动物福利写入官方文件的尝试,推动者来自中国兽医协会,他们草拟的《动物福利评价通则》虽无强制力,但或许意味着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在中国的破冰。  “曲线救国”  2012年10月底,第三届中国兽医大会召开,这个颇冷门的会议引发了媒体
期刊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对于冯仑而言,时代留给他的烙印就是野蛮和理想。  和一个有趣的人谈理想,是一件好玩又爽快的事。最好是,就着三五句骂娘的话,咽下一口酒,嬉笑怒骂。冯仑就是这样的人。  可惜不是酒。两杯咖啡在面前,冯仑说两旬,嚼会儿饼干,嘿嘿一笑,段子像泉水,不用喝酒也起性。似乎是不经任何酝酿,他就出口成章。大家送他“段子冯”。  冯仑身上的标签众多,曾经是重点培养的国家干部,80年代末下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