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十年来,经过徐州人民的艰苦创业,造林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7月,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加投资力度,掀起荒山绿化高潮做出了第二次进军荒山行动的决定,让绿色覆盖每一座山头。
【关键词】造林技术;项目验收对比总结
通过竞标项目部获得了在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邳州市胜阳山)第五标段工程。造林施工过程中严格每一道工序,从整地、放样、选苗、挖穴、施基肥、栽植、浇水、补植、养护、验收、总结等过程中做到每道工序环环紧扣。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点技术要点:
1.施工技术上的控制
对规划区内所有拟造林山头进行普查摸底。普查内容包括荒山座落位置、荒山面积、土壤条件、植被状况、交通条件、水源条件及产权隶属、管理现状等,其中荒山面积是用GPS实测而得358亩。共建立了383个小区(20*30米),现场拍摄照片200多张,得到有效数据近千个。
1.1定点放线
在放样过程中,使用GPS定位仪将本合同段栽植苗木的边框定位出来,提高了精度要求。按照图纸要求划出方格线(20*30米),每个方格内钉木桩标明所栽植苗木种类及数量,提高准确性。
1.2挖穴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中种植说明规范挖穴,采用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坡度>6°的坡地造林。設计5种标准规格(D=地径,h=高):1号:D>30cm、h>30cm;2号:D>40cm、h>35cm;3号D>50cm、h>40cm;4号D>60cm、h>50cm;5号D>70cm、h>60cm。围堰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并排列成三角形。垂直下挖,上下底相等,底部平整,坑底松土填约15厘米厚表土。穴底部施基肥,回填土中应拌有适量复合肥和有机肥。
1.3选苗
本区属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体,采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能形成具有较大容水量和透水性。根据荒山立地条件,选择苗木种类有女贞、侧柏、白蜡常绿树种树种,栽植比例占60%以上。其他树种选择吸收尾气能力强、降低噪音效果好的树种,如:臭椿(红椿)、刺槐、苦楝等,每个山头以1-2个树种为主,栽植比例占30%,以形成一山一景的景观效果。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苗木规格,选择合格健壮的苗木进行号苗,苗木规格全部达到标准规格,确保苗木质量。
1.4起苗
起苗时派专人负责出圃,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苗木混入及检查带土球的规格,进一步确保苗木的质量。
1.5运苗
在运苗时,有专人押送,用遮雨蓬进行遮盖,并时常检查通风透气情况,坚决把运苗时间控制好,规范的操作确保苗木的质量。
1.6栽植方式
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保留能与更新树种共生的幼树,形成混交林。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散苗;首先,散苗位置准确,按规定对号入座,不许搞错。其次,要保护苗木的根系不受损伤,边散边栽,减少苗木暴露时间;对来不及栽植的苗木进行假植。散苗后进一步检查苗木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后将苗木放入坑内扶直,四面回土,栽植深度与原土痕齐平不得过深或过浅。对土球包扎物尽可能解开。要使苗木充分舒展。
1.7栽后养护
水在栽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保证造林养护关键所在;可采取在山下打井,在山上修建蓄水池,引水上山。保水剂、生根粉和肥料按苗木规格配置,科学使用。浇水;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安排浇水量,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既要土壤湿润,又要防止积水。因2011-2013年春季大旱,山上及山下都没有水,采用了饮用自来水的压力把水引到山上,在栽苗后及时两次浇水,浇水量为树穴表面有积水,然后待积水消失后安排工人在上面覆盖土,以保持苗木周围水分。
1.8补植
由于山体中上部大多为岩石裸露山地(岩石裸露度0.3~0.8之间占74%,0.8以上占17%,0.3以下占9%),土壤主要为粗骨褐土亚类,风化层薄,土层浅(10cm以下的占42%,10~20㎝的占38%,20㎝以上的占20%),剖面层次构造简单,漏水严重,土壤含水能力差。 中下部主要为淋溶褐土亚类,其代表土属为山红土属和山黄土属,土层较厚,构造较复杂,有较好的淋溶淀积层发育,一般无石灰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1.05~1.18%,全氮0.074~0.078%,有效磷3.3~3.4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34.9~145.3mg/kg,交换量也较高,为15.76~23.50NV(mL)/100g土,质地粘,通透性差。栽植的苗木存活率较低,为此分别进行2次春季补植和2次雨季补植,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1.9防虫害
首先对苗木要求检疫,防止病虫害感染进入;其次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及时发现病虫来源,及时防治,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查看。
1.10除草
因山体原本是荒山,草较旺盛,进入夏季草长势强,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应进行除草。在7月用镰刀进行全面除草,割除后的杂草运下山。为避免冬季草干容易着火,烧毁苗木,所以在11月再一次割草为森林防火做好铺垫。还要严控放羊啃坏树皮,影响苗木生长。
2.施工项目验收
在2014年春季,项目部递交了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总结、林木存活率自查统计表、林木栽植实际示意图。邳州市农委、邳州市财政局联合对此项目进行验收。以造林小班(20m*30m)为单位编号;按照上部、中部、下部三种立地条件随机选取含有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的小班作为调查样地,共计抽40个验收样地;实测查栽植358亩、383个小区、苗木种类有女贞2540棵、刺槐7895棵、臭椿3827棵、侧柏17499棵、白蜡826棵、苦楝1836棵.总计34333棵。按照设计数量计算苗木存活率达到91%,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验收。
3.总结
于树木生长期(4月份)进行为期两周的野外调查,调查样地内的全部树种。成活率最高的为侧柏;常绿树种中,生态恢复效果综合评价为:女贞>侧柏;落叶树种中,生态恢复效果综合评价为:刺槐>白蜡>臭椿>苦楝。因而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设计时,常绿树种应首选女贞、侧柏,落叶树种应首选刺槐、白蜡、臭椿、苦楝。侧柏应作为徐州市的造林先锋树种。若山地土壤条件较差、则应增加侧柏的营造比例,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山地绿化的景观效果;五角枫作为彩叶树种,综合生长效果最为明显,具有较好的视觉景观特征,在徐州市石灰岩山地改造的景观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造林景观设计的首要树种;青桐在快速成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快速成林的首要树种。五角枫的碳储量最大,在森林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储碳的首要树种。
认真总结近年来山地绿化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的的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充分发挥山区丰富多样的山地资源特点,注重自然地形地势的运用;按照地带性森林植被的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营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环境。 在充分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森林景观的美学特征。考虑不同树种的季相和色相变化,营造常绿树种、落叶彩色树种,乔木、灌木多树种混交林,构建多效益、多层次和多色彩的森林群落。 根据山头所处不同的区域位置和主导功能,实行差别规划设计。 [科]
【关键词】造林技术;项目验收对比总结
通过竞标项目部获得了在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邳州市胜阳山)第五标段工程。造林施工过程中严格每一道工序,从整地、放样、选苗、挖穴、施基肥、栽植、浇水、补植、养护、验收、总结等过程中做到每道工序环环紧扣。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点技术要点:
1.施工技术上的控制
对规划区内所有拟造林山头进行普查摸底。普查内容包括荒山座落位置、荒山面积、土壤条件、植被状况、交通条件、水源条件及产权隶属、管理现状等,其中荒山面积是用GPS实测而得358亩。共建立了383个小区(20*30米),现场拍摄照片200多张,得到有效数据近千个。
1.1定点放线
在放样过程中,使用GPS定位仪将本合同段栽植苗木的边框定位出来,提高了精度要求。按照图纸要求划出方格线(20*30米),每个方格内钉木桩标明所栽植苗木种类及数量,提高准确性。
1.2挖穴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中种植说明规范挖穴,采用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坡度>6°的坡地造林。設计5种标准规格(D=地径,h=高):1号:D>30cm、h>30cm;2号:D>40cm、h>35cm;3号D>50cm、h>40cm;4号D>60cm、h>50cm;5号D>70cm、h>60cm。围堰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并排列成三角形。垂直下挖,上下底相等,底部平整,坑底松土填约15厘米厚表土。穴底部施基肥,回填土中应拌有适量复合肥和有机肥。
1.3选苗
本区属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体,采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能形成具有较大容水量和透水性。根据荒山立地条件,选择苗木种类有女贞、侧柏、白蜡常绿树种树种,栽植比例占60%以上。其他树种选择吸收尾气能力强、降低噪音效果好的树种,如:臭椿(红椿)、刺槐、苦楝等,每个山头以1-2个树种为主,栽植比例占30%,以形成一山一景的景观效果。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苗木规格,选择合格健壮的苗木进行号苗,苗木规格全部达到标准规格,确保苗木质量。
1.4起苗
起苗时派专人负责出圃,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苗木混入及检查带土球的规格,进一步确保苗木的质量。
1.5运苗
在运苗时,有专人押送,用遮雨蓬进行遮盖,并时常检查通风透气情况,坚决把运苗时间控制好,规范的操作确保苗木的质量。
1.6栽植方式
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保留能与更新树种共生的幼树,形成混交林。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散苗;首先,散苗位置准确,按规定对号入座,不许搞错。其次,要保护苗木的根系不受损伤,边散边栽,减少苗木暴露时间;对来不及栽植的苗木进行假植。散苗后进一步检查苗木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后将苗木放入坑内扶直,四面回土,栽植深度与原土痕齐平不得过深或过浅。对土球包扎物尽可能解开。要使苗木充分舒展。
1.7栽后养护
水在栽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保证造林养护关键所在;可采取在山下打井,在山上修建蓄水池,引水上山。保水剂、生根粉和肥料按苗木规格配置,科学使用。浇水;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安排浇水量,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既要土壤湿润,又要防止积水。因2011-2013年春季大旱,山上及山下都没有水,采用了饮用自来水的压力把水引到山上,在栽苗后及时两次浇水,浇水量为树穴表面有积水,然后待积水消失后安排工人在上面覆盖土,以保持苗木周围水分。
1.8补植
由于山体中上部大多为岩石裸露山地(岩石裸露度0.3~0.8之间占74%,0.8以上占17%,0.3以下占9%),土壤主要为粗骨褐土亚类,风化层薄,土层浅(10cm以下的占42%,10~20㎝的占38%,20㎝以上的占20%),剖面层次构造简单,漏水严重,土壤含水能力差。 中下部主要为淋溶褐土亚类,其代表土属为山红土属和山黄土属,土层较厚,构造较复杂,有较好的淋溶淀积层发育,一般无石灰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1.05~1.18%,全氮0.074~0.078%,有效磷3.3~3.4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34.9~145.3mg/kg,交换量也较高,为15.76~23.50NV(mL)/100g土,质地粘,通透性差。栽植的苗木存活率较低,为此分别进行2次春季补植和2次雨季补植,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1.9防虫害
首先对苗木要求检疫,防止病虫害感染进入;其次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及时发现病虫来源,及时防治,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查看。
1.10除草
因山体原本是荒山,草较旺盛,进入夏季草长势强,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应进行除草。在7月用镰刀进行全面除草,割除后的杂草运下山。为避免冬季草干容易着火,烧毁苗木,所以在11月再一次割草为森林防火做好铺垫。还要严控放羊啃坏树皮,影响苗木生长。
2.施工项目验收
在2014年春季,项目部递交了徐州市“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总结、林木存活率自查统计表、林木栽植实际示意图。邳州市农委、邳州市财政局联合对此项目进行验收。以造林小班(20m*30m)为单位编号;按照上部、中部、下部三种立地条件随机选取含有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模式的小班作为调查样地,共计抽40个验收样地;实测查栽植358亩、383个小区、苗木种类有女贞2540棵、刺槐7895棵、臭椿3827棵、侧柏17499棵、白蜡826棵、苦楝1836棵.总计34333棵。按照设计数量计算苗木存活率达到91%,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验收。
3.总结
于树木生长期(4月份)进行为期两周的野外调查,调查样地内的全部树种。成活率最高的为侧柏;常绿树种中,生态恢复效果综合评价为:女贞>侧柏;落叶树种中,生态恢复效果综合评价为:刺槐>白蜡>臭椿>苦楝。因而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设计时,常绿树种应首选女贞、侧柏,落叶树种应首选刺槐、白蜡、臭椿、苦楝。侧柏应作为徐州市的造林先锋树种。若山地土壤条件较差、则应增加侧柏的营造比例,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山地绿化的景观效果;五角枫作为彩叶树种,综合生长效果最为明显,具有较好的视觉景观特征,在徐州市石灰岩山地改造的景观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造林景观设计的首要树种;青桐在快速成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快速成林的首要树种。五角枫的碳储量最大,在森林碳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作为储碳的首要树种。
认真总结近年来山地绿化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的的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充分发挥山区丰富多样的山地资源特点,注重自然地形地势的运用;按照地带性森林植被的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营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环境。 在充分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森林景观的美学特征。考虑不同树种的季相和色相变化,营造常绿树种、落叶彩色树种,乔木、灌木多树种混交林,构建多效益、多层次和多色彩的森林群落。 根据山头所处不同的区域位置和主导功能,实行差别规划设计。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