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的缺失及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五保老人作为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帮助下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五保老人的精神供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针对五保老人精神供养严重缺失的状况,经过与江西省丰城市丽村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多次的交流,了解到了导致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缺失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满足五保老人的精神需求,以此来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五保老人 精神供养 缺失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Lack of Elderly Spirit Depen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Take Jiangxi Fengcheng Lichun Nursing Home as an example
  YANG Ti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Elderly as a vulnerable group in the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groups, the basic material needs have been met. But we must realize that the spirit of Five elderly dependents missing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ive elderly people, a serious lack of support for the Five elderly mental condition, after the Fengcheng Lichun nursing home for old people repeatedly beneficiaries exchanges, learned the deep causes of mental Five elderly dependents missing. Thus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beneficiaries of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beneficiaries.
  Key words elderly; spirit dependents; lack;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民政部门“霞光计划”的大力推动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力度。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在近年来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从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来看,已经摆脱了之前的“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通过对江西省丽村镇敬老院的调查,里面21个五保老人在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协助与服务下,他们的“衣、食、住、行”服务基本都能覆盖到每个成员。虽然五保老人在物质生活需求方面得到很大满足,但我们不得不看到五保老人的精神供养是严重缺失的。“他们基于物质需求的满足但又高于物质需求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现状引起关注,在物质保障基础上的精神保障的尊重与满足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①所以,政府和社会团体在关心和满足五保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他们还有更高的需要——精神供养的满足。
  五保老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总体上来看,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群体具有‘孤、老、病、贫、弱’这五个方面的脆弱特征。其中,‘弱’是五保老人孤、老、病、贫等特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五保老人在权利弱势方面的综合表现。”②笔者在借鉴和吸收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后,从多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探究农村五保老人的精神供养状况,了解弱势群体在社会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条件下对精神生活的真实想法。从而为现代福利院及社会保障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探析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缺失的原因
  1.1 大部分五保老人没组建过家庭导致亲情的缺失
  从五保老人的定义中可以知道五保老人是没有赡养人或赡养人不具备赡养能力,例如丽村镇敬老院的21位老人当中只有两对是配偶,其余的都是没有配偶,也就是说剩下的几乎都没有组建过家庭,更不用说会有子女。所以对于五保老人来说亲情的缺失比农村普通老人更为严重,五保老人没有子嗣,亲戚朋友也很少。在生活中五保老人基本上是独来独往,存在潜在的孤独苦闷感。“这种潜在的孤独苦闷感增添了五保老人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③导致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缺失的主导因素就是亲情缺失。
  1.2 缺乏亲人探望导致心理平衡感的缺失
  在与五保老人进行交流中发现,他们的内心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感在五保老人的行为当中是隐藏的。心理平衡与否是每个人自己的情绪感受,作为五保老人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平衡对五保老人显得更为敏感。用五保老人说的一句话来说:“只剩下这把老骨头,对平衡已经失去了知觉”,可见对五保老人提心理是否平衡这个问题,他们是灰心丧气的。
  “人的基本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应包括下列方面的最起码水平:营养、健康、衣着、住所和获得个人自由与进步的机会”④五保老人在获得了基本的“营养、健康、住所”后,很自然会产生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精神上得到水分供养。五保老人和普通老年人一样,希望有亲人隔三岔五地来看望自己。五保老人长时间处在这样缺乏亲人探望的环境中,使五保老人的性格更加趋向孤僻,导致心理平衡感的严重缺失。   1.3 适应社会节奏能力不足以致对社会安全感的缺失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⑤现代社会科技进步速度快,社会节奏随之加快,社会的众多观念在无形当中悄悄地在转变。五保老人因亲情的缺失,对社会本身就抱有一种排斥感,凡是做每一件事都认为对自身存在必要的风险。加上五保老人的思想的封建,适应不了当代社会随时袭来的思想革命风暴。因此,便对社会和其他人群产生了不信任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立无援的意识,从而做每件事缺乏了自信感,也就失去了社会安全感。
  1.4 部分五保老人个人习惯不好导致与其他五保老人良好关系的缺失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周围的人之间通过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社会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⑥大部分五保老人大都没有结过婚,也很少有亲属,因而都是单独居住。由于之前居住的地方偏僻,与社会接触少,形成了与社会人际交往的隔离。长期以来,导致大多数五保老人习惯性的性格孤僻、不相往来。此外,许多五保老人还受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顽固,遵守地方风俗的限制,面对福利院提供给他们的优雅住所,很多五保老人住不习惯或难以入住。同时,对五保老人进行教育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开放思想,他们也难以接受,甚至认为会冲犯传统的风俗。另外,入院之后,五保老人们之间因文化、思想、风俗的差异就频繁出现了互不理解,不容纳,不体贴,不和谐的局面,也经常产生一些隔阂,以及一些闹无原则的纠纷问题,这些不和谐局面和纠纷问题导致五保老人之间的交流受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缺失。
  1.5 村干部与五保老人之间的相互疏离导致他们之间交流的缺失
  五保老人提到“村干部”这个词在他们心里有特殊的感觉,一方面“村干部”作为维护他们权利最直接的对象,他们心里对“村干部”是十分的尊敬和依赖的,因为在进入敬老院之前,五保老人的吃、穿、住都由村委会负责,包括进入敬老院的一系列手续都是由村干部代办。另一方面,“村干部”也是他们最畏惧的对象,因为“村干部”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们忽略,五保老人自身对村干部存有很强的依赖思想,怕村干部将其遗忘,对五保老人来说被村干部遗忘便犹如失去了亲人般的痛苦。因此,这两方面的原因让五保老人产生了矛盾的心理。在存有矛盾心理后五保老人与“村干部”之间的交流便会出现隔阂从而导致他们之间的相互疏离,缺乏交流。此外,作为村干部,他们有自己的家庭琐事和工作事情要处理,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跟五保老人进行交流,面对五保老人提出一些本来很简单而被扩大化的事情,村干部有时也是无可奈何。
  2 探索五保老人精神供养缺失的对策
  2.1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五保老人的精神慰藉
  针对五保老人没有组建过家庭,从而导致亲情缺失的这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对五保老人的精神慰藉。五保老人缺失了亲情的关怀,缺少了友情的劝慰,故而在他们心里,总有一种自卑的阴影,感到自己无法与其他人群相提并论,这种心理严重左右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他们生活的质量。针对五保老人的现实情况,为使其不至于在社会各方面落伍,也能让他们拾回生活的信心,像正常人一样得到应该有的亲情、友情的关怀与安慰。因此,政府部门要制定有利于五保老人满足精神需求的有效机制。
  首先,要加大保护五保老人意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入住敬老院等各处五保老人的亲属、邻居及村人,多来看望、照料五保老人,争取让关照五保老人意识在每位人士心里扎根,以让五保老人知晓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也让他们得到精神安慰;其次,政府机关人员要及时了解五保老人的需求,让他们知晓国家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得到精神安慰;再次,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联合与五保老人较为熟悉的邻居村人,鼓励五保老人与他们一起参与活动,让他们多与其进行交流思想,以此丰富他们的生活,充实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有人关心,亲情随时都在。
  2.2 帮助五保老人从个人养生出发,实现自我精神慰藉
  五保老人基本上没有亲人,长期缺乏亲人探望导致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为了消除五保老人这种心理现状,福利院管理者要帮助五保老人从个人养生出发,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慰藉,来平衡五保老人的心态。“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将人的需要区分成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是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需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而社会性需要则包括情感等方面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⑦大多数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等政府提供的住所后,闲余时间都是比较多的,在这些闲余的时间里,过得很轻松自由,可实际上他们无所事事,各自为我独见,互不交流,凸显出压抑的氛围,反到给五保老人们增加了无聊感与空虚感。为此,福利院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出面,引导他们规划自身闲余时间来转移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感。
  首先,可以找专业人员给他们进行思想意识的培训教育,让他们自己树立自我娱乐生活的意识;其次,可在一个五保老人群体中选择两位代表进行重点教育,然后让他们组织院内的人员,经常性地进行一些适合于五保老人的文化活动或者健身活动;再次,提供给五保老人有关适应当代社会节奏和开阔思想意识方面等方面的有利书籍,让他们在闲余时间里阅读,以此方式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从而充实他们的生活,达到自我精神慰藉的目的。
  2.3 鼓励五保老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精神慰藉
  针对五保老人相互之间、村干部与五保老人间良好关系的缺失,敬老院管理者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五保老人相互之间的感情,调节五保老人的心态,减少矛盾的发生。敬老院大部分五保老人生活中没有亲人,因此人情世故也很少。从丽村镇敬老院来看,大部分五保老人都是一天到晚呆在敬老院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因此特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为了让五保老人具有良好的心态,使五保老人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福利院要建设五保老人活动中心,组织、鼓励五保老人参与集体活动。其次,福利院管理者要不定期地举办福利院院内活动。比如:打打乒乓,下下象棋,跳跳舞等集脑力与体力于一身的活动,都是有利于五保老人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调整的。   2.4 社会团体要转变对五保老人的关注点,要侧重于对五保老人精神需求的关注
  五保老人被称为“脆弱”群体,不仅意味着体能的衰弱,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忽略,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个体终身准备认识上不足。五保老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精神赡养是健康老龄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老龄化作为社会发展目标之一,被许多国家所重视,成为各国推进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⑧同样,精神瞻仰作为精神供养的一部分也是五保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五保老人保持生命力急需的氧气,社会团体要转变对五保老人的关注点。
  首先,社会传媒机构要加强对福利院的关注度,发挥传媒机构信息传输快,影响强的优势,充分报道五保老人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特别是要号召广大群众重视五保老人在精神上需求。让各个社会团体意识到五保老人这个群体精神需求的特殊性,以此来引导社会团体加强对五保老人精神需求方面的关注。其次,各个学术探讨团体在高度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五保老人这个脆弱群体精神需求方面的研究探讨,从而丰富有关促进五保老人身心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
  2.5 福利院要有针对性地对五保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五保老人在院中很少与外界接触,适应社会节奏能力严重不足,社会安全感严重缺失。所以福利院要有针对性地对五保老人进行心理疏导,以此来引导五保老人逐渐适应社会节奏。五保老人跟普通老年人一样,“一方面,他们渴求有自己所爱的人,并把这些人作为自己感情的寄托和生命的支柱;另一方面,又渴求获得他人的爱,害怕孤独、寂寞,期望享受到天伦之乐,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照顾。”⑨在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节奏下这种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心理表现更为突出。
  要想提高五保老人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首先要了解五保老人的心理,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要注意倾听五保老人的心声。倾听是一个帮助五保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在倾听五保老人的心声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五保老人的经济生活、人际关系、对生活的满意度。有时候,五保老人通过一番絮絮叨叨的述说之后,心情就变得格外愉快了,在心情愉快之后就不会产生抱怨心理,埋怨社会不公平,从而让五保老人充满安全感。第二,要注意观察五保老人的不安神态。从五保老人的文化背景、价值判断与态度,社会对老人的看法与偏见、老人对社会的反应以及老人适应社会环境的情形等方面,来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五保老人心神不安,什么原因导致五保老人生存在福利院中没有安全感。第三,要了解五保老人的独特性,尊重五保老人的尊严。了解五保老人是否喜欢自己决定,是否喜欢自己选择,是否喜欢批评他人,是否有自尊心,是否愿意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是否善于处理私人物品,以此来营造一种适合五保老人生活的氛围。
  注释
  ① 苗艳梅,何芸.农村五保老人精神需求状况解析[J].兰州学刊,2010(9):93.
  ② 吴晓林,赵志鸿.和谐视域中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来自湖南省农村五保养老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140.
  ③ 张玉峰·“空巢”家庭之忧[J].经纪人,2005.6:14-5.
  ④ [美]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社,1992:105.[[U.S.]:Malcolm Gillis:Development Economics,Economic Science PublishingHouse,February 1992:105.].
  ⑤ 王大为,张潘士,王俊秀.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J].统计研究,2002(9):24.
  ⑥ 龚巧茹.浅谈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J].云梦学刊,2003(4):102.
  ⑦ 刘晓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需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13-18.
  ⑧ 刘颂.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13.
  ⑨ 陈健.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及其所得精神支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14.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学史研究的是物理学的知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物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它记录了物理学研究内容扩展和深化的过程,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物理学家的具体的研究过程与实验操作,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师 学生 物理学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e the History
期刊
摘 要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编写教材上,虽然在以往以理论递进模式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但在实际教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内容选取上、编排上、标准上都与我们实际的岗位工作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开发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技能型教材的模式,本文提出基于工作岗位流程来设计技能型教材,在教材开发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探索研究。文章以广厦学院为例,希望能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工作流程 技能型教材 教材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点,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体育院校 媒介素养 特征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Situ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ystem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艺术类高校的实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XX美术学院和XX音乐学院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艺术类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关键词 艺术类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Art Aca
期刊
摘 要 中国绿色学校自1996《纲要》提出建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研究瑞典绿色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特点和中国的绿色学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和瑞典在建设绿色学校上的成功与取得的经验,对中国绿色学校建设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学校 可持续发展 共性与个性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China Green Sc
期刊
摘 要 河南省从2001年起开始实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但是由于政策指令的笼统和理论指导的缺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致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践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情况。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Conflict and Troubleshoo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Survey and An
期刊
摘 要 法律文化,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法律文化的建设程度,密切关系到法治化大学校园的建设和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做一个准确的界定,分析其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而提供借鉴,正是本文行文目的所在。  关键词 高校 法律文化 建设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scort to Develop High-quality Tal
期刊
摘 要 特色化发展道路作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以其特色的办学理念、特色的学科建设、特色的学风建设,成为河南省民办高校中的佼佼者,其发展道路值得研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特色发展 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实际学生工作为例,从学生工作服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自身特点、学生工作以生为本、学生工作依靠各方面的支持、学生工作模式基本平台等方面进行论述,立足服务学生,全面阐述了学生工作体制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二级学院 服务学生 学生工作体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Second College Student Work System
期刊
摘 要 当今,校友是高校一种重要的社会、人力与教育资源,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支潜在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校友资源不仅在道德示范、心理健康以及就业工作等方面具有育人作用,而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友工作的特点,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校友工作,给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发校友资源的具体举措,对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