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乡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伴奏在歌曲演唱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给歌曲伴奏不是简单的钢琴伴奏,它还有艺术指导的作用。根据我国钢琴伴奏的现状和发展,本篇文章立足钢琴伴奏中的呼吸问题,从伴奏者、乐谱与演唱者三方面阐述了钢琴伴奏在歌曲作品中的地位与如何调整歌曲钢琴伴奏中的呼吸,并以《桥》为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乡歌曲;钢琴伴奏;《桥》;呼吸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钢琴伴奏在近代思想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演唱者和听众快速进入作品中特定的音乐背景,从而在时间轴和感情线上推动音乐作品的发展过程,使整个音乐作品完整。只有当钢琴伴奏和演唱者的歌声融为一体的时候,这首音乐作品的整体艺术表现才是完美的。
  一、歌曲钢琴伴奏与思乡歌曲钢琴伴奏
  (一)歌曲钢琴伴奏
  歌曲钢琴伴奏是指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需要钢琴弹奏来进行辅助,在歌曲钢琴伴奏中又分为乐谱中的实体元素和以演唱者与演奏者为主体的现场元素,而优秀的歌曲钢琴伴奏需要这两个元素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提升。歌曲的钢琴伴奏不是单纯的钢琴伴奏更不是简单的钢琴独奏,它需要与歌曲相互融合。
  (二)近代思乡歌曲
  不管是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还是音乐作品,思乡的主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墨客、艺术大家经常抒发的思想,不管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总有在外流浪的异乡人,思乡的主题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中国近代思想歌曲中,《桥》这首作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生活特点,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溢于言表。从而抒发了作曲家对于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
  (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功用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功用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是强化补足功能,由于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曲作家的较高的对近代诗歌的掌控能力,他们能合理运用歌曲旋律与诗歌的音韵表达歌曲中心情感,钢琴伴奏就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和声、调性、织体变化通过适宜的速度、力度和节奏描绘意境、象征暗示以及结构补充,从深层次上阐释诗词意境,弥补人声的不足之处。二是深层揭示功能,通过刻画心境和营造意境侧重调式、和声等营造歌曲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抒发作者所表达的感情[1]。
  二、《桥》的作品解析
  (一)创作背景
  《桥》的创作时间是1981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它的创作者陆在易先生出于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热爱,加上“文化大革命”后民间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是样板戏和革命歌曲,所以先生用一首及其短小简练的《桥》描写了家乡的小桥流水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新的艺术享受。
  (二)伴奏解析
  《桥》的婉转动人的旋律是应用了五声骨干音,极具江南民谣的韵味,典型的江南小曲的民族性,这也是因为曲作者出生江南受地域文化所影响,婉转曲折的旋律沿着五声音阶逐级递进,下行级进的la-sol-mi-re, sol-mi-re-do, mi-re-do-la等,跳跃性的mi-do-la-so等。表现出该地区行腔温婉流畅、伴奏 “你繁我简”“你高我低”“你长我短”,各声部之间通过连绵不断的横向旋律相连接缠绵反复的效果。
  这首歌的引子部分由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的复合功能和弦组成,开头温柔婉转将听众的思绪带入回忆故乡的场景,然后慢慢加深加重思念之情,音乐的速度节拍也随之逐渐加快直到第四小节才有所舒缓,在片刻舒缓之后又在第五小节到第七小节又一次加急,同时也是为了第八小节强有力的和弦缓冲,随之逐渐平静下来结束引子部分,为即将开展的故事慢慢做好铺垫,仿佛是先将听众带去故乡然后告诉听众故事即将开始,让听众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之情。
  在歌曲主体的第一部分中,一句“水乡的小桥姿态多”将听众从刚才的引子中有些急切的追乡思绪中拉回到家乡的优美风景中,一笔一画一声一声的勾勒出水乡小桥静立流水潺潺流淌的场景,级进的旋律衬托出江南民歌特有的缠绵委婉,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散板节奏慢慢地将听众带進故事中。在这个部分中,钢琴伴奏是用了很少的柱式和弦,仅仅在歌词空白的地方做适当的伴奏旋律延长填补歌词与歌词的衔接之处,这部分的钢琴伴奏应该是安静的,来衬托江南水乡的宁静。从第十七小节开始作品速度由adagio柔板变为moderato中板,力度也从mp中弱pocoapococresc一点一点渐强发展到mf中强,这些小小的细节中的激动可以感受到作者见到家乡风情之后慢慢喜悦起来,带听众领略家乡的秀美风景时慢慢激动与自豪。在第十七小节的钢琴伴奏方面,可以用和弦直接重复歌曲旋律然后在第十八小节进行变化重复,衬托主旋律,让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经过第二十二小节,钢琴伴奏和前面保持一样重复主旋律即可。但是这时候歌曲的声乐部分和和声部分都有较大变化,在重复多次之后给听众耳目一样的感觉不使听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疲劳感。
  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中,旋律的速度仍然是中板,不快不慢的,这里描绘的场景是“姑娘挑藕桥头歇,老汉送粮桥下过”,相比较前一部分的静谧场景,这个场景有了动态与生机,把水乡描绘的更有立体感而不是单纯的画面感,这里的钢琴伴奏慢慢的只要表现出画面的流动感即可。随后,跟着“离家千年也恋水乡啊,愿作人间桥一座”的反复抒情中加深情感表达,在第三十八小节钢琴与声乐旋律合成二重唱,这里是一首钢琴独奏的乐谱,与演唱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提升。钢琴伴奏的织体也从分解式变化为柱式和弦,稳定加强情感抒发。
  最后一句结尾是全曲高潮,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在最后完全迸发,钢琴部分右手七个三连音不断重复,使听众的思绪随着水乡的水波荡漾开去,慢慢流向远方[2]。
  三、钢琴伴奏中的呼吸问题
  (一)呼吸问题在钢琴伴奏中的意义   在钢琴伴奏中的呼吸问题说到底就是对气息的合理运用。在钢琴伴奏中的呼吸主要指的是乐句、乐段的划分。伴奏者对作品的乐句的合理划分是作品演奏顺利的基础,同时也给演唱者对作品再创作对作品情感再抒发做了帮助。不仅是对作品需要伴奏者进行乐句乐段的划分,对演唱者的演唱伴奏者也应掌握其“呼吸”节奏,并将自己的“呼吸”节奏与演唱者的“呼吸”节奏保持一致,最好做到边唱边伴奏的境界,与此同时注意对突发状况即兴伴奏的时候也要处理好呼吸问题,从而与演唱者较为完整并完美的将音乐作品向欣赏者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演唱者的歌词内容也对乐句、乐段划分做着制约和限制,对其科学合理的划分与科学合理的“呼吸”不仅能将作品自身风格诠释出来,还能使演唱者和伴奏者避免一些基本的句法错误[3]。
  (二)钢琴伴奏中对呼吸的要求
  在实际伴奏过程中,要求伴奏者对谱曲有非常高的熟悉程度,每一个细节像休止符的留白、长音的延展与停顿以及每个延长记号的使用都要做到熟记于心。每一个休止符具体修几拍延长记号延长几拍需要伴奏者作出的呼吸调整都不一样。这是在曲谱上对伴奏者呼吸问题的要求。
  在歌词方面,一句较长的乐句和一句短乐句对伴奏者的呼吸要求也不相同,一句短歌词演唱者可以一口气唱完的可能就不需要伴奏者做什么处理,但是一个较长的歌词如果演唱者一口气唱不完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换气,这就要求伴奏者要将因演唱者换气而产生的间隙通过钢琴演奏来衔接完整,如果是更长的一些脱音和乐句时,要求伴奏者灵活运用伴奏技巧如琶音波音之类的或者模仿其他乐器来完善作品的完整度。
  在与演唱者的配合方面,大部分是和在歌词方面对伴奏者的要求差不多,但是有一点是歌词方面没有的,就是即兴伴奏中的呼吸处理问题。因为对音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有各种各样,每一个演唱者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对伴奏者是极大的考验。这要求伴奏者具有较高的即兴伴奏能力,同时在即興伴奏中处理好自己伴奏与演唱者的呼吸问题,将突发状况造成的影响转化到最小,并将演唱者快速从突发状况的紧张情绪中拉回原本的音乐情感中从而保障整个演唱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调整钢琴伴奏中的呼吸
  在对伴奏者进行钢琴伴奏时的呼吸问题的要求中,笔者分为三个方面,那么如何调整在钢琴伴奏中的呼吸中,也分为三个方面介绍。首先是从谱曲原理方面,如果伴奏者掌握较多的曲式结构的呼吸节奏,那么在应对一个新的音乐作品时伴奏者就能有较大的信心来进行伴奏,因为虽然不同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不尽相同,但是如果各种曲式结构的呼吸节奏都能完美掌握并熟练应用时,那么不同声乐作品对伴奏者来说只是不同的曲式结构。再加上对特定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的深刻了解从而伴奏者能在基本曲式结构的呼吸应用中再做细微的调整使呼吸节奏适合整个音乐作品,这样能较为全面的在伴奏中表达作品。
  在歌词方面,伴奏者可以通过歌词来调整呼吸,说到底是通过歌曲思想来调节呼吸。一首歌的歌曲思想大部分通过歌词表达,通过对歌词的深刻了解、每句歌词的断句划分、歌词空隙和长音延展过程的分析,伴奏者可以更好地调整呼吸节奏使伴奏更适合歌词也使歌词更适合整个演奏,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与演唱者的配合过程中,前文也提到过伴奏者可以通过与演唱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演唱者的演唱习惯,而这其中就包括演唱者的用气习惯,演唱者大概一口气最长能唱多久,喜欢在什么地方换气,以及换气大概需要多久,对不同的演唱者伴奏者要做不同的呼吸节奏调整使自己的伴奏与演唱者融合在一起。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将声乐作品更好地演唱出来。
  四、结语
  任何一个歌曲作品的演奏都是通过伴奏者、演唱者与乐谱三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完美演绎作品的生命力与艺术性,一个作品的成功演绎是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优秀表达都不可缺少。而在钢琴伴奏的呼吸问题研究中,我们也通过对三者的充分分析,得到了最终的结果,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歌曲钢琴伴奏能够完美的演奏出来,不断壮大我国音乐歌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乐敏. 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功用[J]. 艺术科技,2007,01:46-48.
  [2]成雯. 中国近现代思乡歌曲的钢琴伴奏探究——以《教我如何不想他》和《桥》为例[J]. 四川戏剧,2016,07:113-115.
  [3]杨楠. 中国民族声乐钢琴伴奏中的“气韵”问题[J]. 大舞台,2012.
  [4]杨楠. 论正谱钢琴伴奏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
  [5]许君君. 论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李勇. 浅谈如何弹好民族声乐钢琴伴奏[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
  [7]杨雅茗. 论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意义[J]. 戏剧之家,2016.
  [8]杨楠. 中国民族声乐钢琴正谱伴奏的实现途径[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
  作者简介:吴红燕(1968—),女,贵州贵阳人,1980-1989年就读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主修钢琴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92-199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钢琴专业;1995年至今,任职于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任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钢琴教研室主任,声乐歌剧系伴奏老师、声乐艺术指导。
  从业多年来演奏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弹奏过各类型音乐会。多次在国际、国内声乐比赛中担任艺术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礼乐制存在的意义在于宣扬封建道德,巩固周王朝的地位,用以礼为中心的模式利用音乐来划分人们之间的等级,礼乐制的存在一方面服务于当时的社会,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音乐的发展,礼乐的结合为今后的社会制度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封建道德;巩固地位;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叫“礼仪之邦
期刊
【摘要】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探讨了戏曲创作中以观众本位为核心的戏曲结构设置、人物与内容的选取问题。《结构第一》一章中,“戒讽刺”、“脱窠臼”、“戒荒唐”、“审虚实”四部分,从创作方法角度论述剧本人物与内容选取问题,其戏曲理论观点的形成与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关键词】李渔;戏曲创作方法;人物与内容设置;观众本位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学家、戏曲理论家、美
期刊
【摘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湘西苗歌作为湘西苗族人民语言艺术的珍宝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逐渐受到现代多元化的音乐冲击,苗族文化艺术的生命内涵在年轻一代的认知中悄悄蒸发和消退,苗歌的传承和发展遭遇危机。  【关键词】湘西苗族;民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湘西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是一个高速前进,科技不断创新,艺术追求千变万化的时代,此时的音乐在技法、风格、音乐观甚至美学观念、审美上也都有了突破性的变化,形成了创作上千姿百态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其中,十二音体系是二十世纪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也是西方作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至今,十二音技法还影响着许多作曲家。十二音体系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给人类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本文以勋伯格十二音体系起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而繁荣的历史,在世界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在培养艺术新人上下功夫,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在培养民族声乐艺术新人有独特的做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培养民族声乐艺术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继承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有着悠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层出不穷,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文章主要分别介绍了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和形体表演的效应,以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为例进行分析以形体表演辅助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效果,更完美的呈现和诠释民族声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形体表演;效应;木兰诗篇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声乐作品及演唱要点简述  民族声乐作品是反映人们的思想感
期刊
【摘要】打击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的节奏乐器,滚奏作为打击乐的一种演奏方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滚奏是打击乐演奏技巧中表现力最为丰富,技巧难度最大的一种。本文将主要挑选几个打击乐器,对他们在使用滚奏这一高级演奏技巧时进行分析,对注意事项进行阐述等。  【关键词】打击乐;高级演奏技巧;滚奏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打击乐器历史极其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最早
期刊
【摘要】琵琶演奏中,紧张与松弛两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张”与“驰”贯穿演奏的整体过程。“张”与“驰”没有绝对的界限,都是相对而言。张弛有度是对琵琶演奏提出的更高标准。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准确把握 “张”与”驰”的关系,对提高琵琶演奏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彝族舞曲》为例,就影响“张”与“驰”的因素,如何处理好“张”与“驰”的关系以及在琵琶演奏中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便演奏者能准确
期刊
【摘要】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省区的交汇处,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曲子戏也称作“小调戏”或者“小曲戏”,本土音乐文化浓厚。本文将以敦煌曲子戏为例简析如何发扬敦煌艺术中的本土音乐文化,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发扬;敦煌艺术;本土音乐文化;敦煌曲子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甘肃省辖市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代丝绸之
期刊
【摘要】李斯特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有很多,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这篇文章主要从李斯特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以第十五首狂想曲为例,对李斯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来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了匈牙利和吉普赛音乐文化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李斯特创作音乐时是如何将民族性融入到其中,在他创作的音乐中又是如何体现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李斯特;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