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青海》,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舞台剧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下《秘境青海》的原因
  
  接下来这部戏的很大原因是因为青海省的吉狄马加副省长,这个省长很厉害,他说给我的第一句话是:这部戏要做一个艺术品,不要给我做成一个商品。在和他谈完了之后,我就有个想法:这个戏可以做!因为我们手里的事情是很多的,你做了这个就不能做那个,所以我们也得互相平衡。我之前就很想和赵麟合作,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在这部戏里实现了,另外我就是觉得在了解了吉狄马加省长这个人之后,由他来做这件事的掌舵人,我们干起活来也都觉得很踏实,事实证明也真的是这样,他的很多想法实际上是很超前的,而且他对青海整个文化的布局,也是很清晰,很明白的。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诗人,是一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治家。
  
  不是有意识接拍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和舞台剧
  
  应该算是机缘巧合吧,最早做《兰陵王》的时候,我是想要把它定位在“凤”文化这上面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龙文化”一直是作为主导地位的,当时也没有这方面的影视资料,当时在国际上放映的时候,也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拍《喜马拉雅王子》呢,那时候我回国,本来是想拍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影片,但是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之下,遇到了这部片子的剧本,当时觉得这部片子应该也是很有意思的,所以就又拍了这么一部讲述西藏文化的影片。这部片子其实是以《哈姆雷特》的故事为架构的,我们除了做一些具体人物、细节上的改变之外,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主题还是“爱”和“重生”,正好也和我们西藏的文化有很多的契合点。那么这次接拍《秘境青海》,可能也是因为我之前做的这些有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另外可能也是因为我曾经是戏剧舞台剧的导演。其实他们也是很早就找了我,但是那时候没有剧本,只是初步有了个想法,再加上那时候我非常地忙,就没有答应。后来就有了一个有关于水精灵的剧本,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发现这个故事不太好讲,这件事就算是停了下来。后来就遇到了吉狄马加副省长……当时也是做了一些调研,在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之后,我们就发现昆仑文化在整个青海文化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西王母。因为你要做一部剧,你肯定要考虑到它的文化内涵,你要是纯粹做成民俗,那就没有意思了。有杨丽萍的《云南映像》珠玉在前,我们还在后面走这条路,就非常困难了,毕竟人家已经做到了一个层面,想要超越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们就想一定要从青海的文化中挖掘出新东西来,西王母在中国的神话中,被称为“中国第一神”,昆仑神话是中国神话中唯一可以与欧洲的阿尔卑斯神话相媲美的。我就提出来以西王母作为故事的主线,再和马加副省长沟通过之后,他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就定下了以西王母与诸神的故事为主体的剧本内容。
  


  
  《秘境青海》的主线就是西王母与诸神
  
  主要就是讲西王母与诸神的故事,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很多的神灵,有月神、太阳神、山神、树神等等,同时我们这部剧里还有一个是“风”,也是取佛家“空”的意念。就像我们汉文化里面有金木水火土,但是它没有金,而是有一个“空”,也就是佛家常说的“悟空”。我们这里有一场戏就叫做“风与影的述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毕竟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有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回族等等少数民族,这个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青海在过去是没有人烟的,除了有一些古羌族的部落在这里之外,是没有其他的文明的。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是把在内地犯了罪的人作为一种刑罚发配到这里,此外还包括一些从中东等地迁徙到这里的民族,慢慢地这里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文化。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些迁徙的人走到这里之后,在一片沙漠中发现马和骆驼都不走了,他们就在这里向下打眼,很快就发现了泉眼,于是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了下来。类似这样的神话故事这里有很多,从前的人总是觉得只有劳教才会跑到这里来,但是你看现在的青海,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当年拍摄《喜马拉雅王子》的时候,我有很多景都是在青海取的,因为青海这个地方除了有和西藏一样的雪山、天池之外,它还有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景致。这里有很多的沼泽、草地,这里还是三江的源头,这都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当时我也想到,要做青海,那就不能仅仅是围绕在自然风光这一块,而必须要体现出青海的文化内涵来,不是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吗?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实主义的方式来展示青海的文化,我们必须从这么多的文化素材中提炼出我们所需要表达和反映的东西来。你要是想看真实的民俗,那你可以亲自去青海看一看,我们要在舞台上表演的都是由艺术家们精心编排、经过仔细打磨的艺术作品。因为如果你想要达到一定的品质,那一定是要作为一件艺术品来创作的,艺术永远是需要创造的。所以我也是反复地和我们的艺术家们强调,如果我们要做成《云南映像》那样的,那我们干脆就不要做了,重复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一定要另辟蹊径,走一条我们自己的路出来,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开始了最初的创作阶段。
  
  只要能打动人,就是好的
  
  这部戏在一开始的时候,吉狄马加副省长就和我们说过,你们不要担心这部戏的市场问题,也不管挣不挣钱,但是你们一定要给我做出一个非常具有艺术美感的东西。这就是给我们松绑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情地发挥,而不用去考虑一些票房之类的东西,一门心思就是要把我们想要做的东西做出来,同时这个东西要有品质,这个品质不应该只是视觉上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的。现在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都是炫技的,都是烧钱的,一副暴发户的样子,但是这个是和艺术有着本质区别的。所以我们自己在做的时候一定不能炫技,我反复和我们的主创人员说,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做,但是这个一定是有意义的,是能够表现出主题内容的,是能够传导思想的,否则就不要用。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流派、花了多少银子、请了怎样的大明星,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打动你,让你感动,如果有,那么它就是个好东西。如果说看完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它只是一支塑料花,那就是失败的,毕竟塑料和鲜花还是有区别的,远远看可能差不多,但是你走近了仔细看,它肯定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活生生的生命,一个是模仿生命。现在有太多的伪艺术,伪艺术和真正的艺术之间的差别就是塑料花和鲜花的区别。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有很多民族是有自己的信仰的,在这部戏里面一定会有表现这些信仰的地方。比如说在最后,你看完整部戏之后,你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人生是很美好的,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很快乐的,原来世界的本质是这样的,没有那些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就是一种很单纯的生命的延伸。这部戏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我觉得,就算是成功了。
  
  2009年,这出戏绝对不容错过
  
  我是从2008年7月底进到这部戏中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拍一部电影的周期了,就算是我在美国做舞台剧,也从来没有拍过这么长的时间。
  现在已经开始排练了,目前第一幕、第二幕已经基本上拍完了,赵麟的音乐做得也是相当地出色。他的音乐是可以带出画面的,仅仅是听,就能够在脑子里幻想出在舞台上面的效果,是很值得期待的。另外我们的舞美做得很大气,陶蕾(服装设计师)的服装做得也是越来越完善。可以这么说,2009年的上半年,这出戏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这台戏,我也是充分地贯彻了我自己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不说什么世界第一、中国第一,而是要做到让自己满意,达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我不会和其他人比较做得好不好,如果大家都做得好,那自然是水涨船高,整个华语电影也好、戏剧也好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做不好也没有什么,因为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无论怎样,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想法做出来。从我们个人来讲,这个团队是非常团结的,是共同想要做出一件事儿来,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大家一直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种状态,在目前很多的创作团队中是不多见的。像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全新的集体,在之前从没有合作过,甚至都未曾谋面过,但是一聚到一起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投缘,至少我们在艺术创作这个情绪上,都是很合拍的。有一个好的合作团队,对于创作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果这个人和你不合拍,你要硬扳过来,那是很别扭的,当你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互相沟通的时候,自然工作效率就会很低,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能遇到现在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和他们一起工作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们也都坚信,一定能把这台剧拍好。这个团队以后我们肯定还是会继续合作的,这是很有缘分的事情。
  
  相关链接
  胡雪桦
  中国著名戏剧家胡伟民之长子,出生上海。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美国纽约YI剧院董事,上海文化基金会特约专家,上海戏剧学院特约教授。
  1985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成功执导过轰动一时的话剧《W.M》(上海版)和《中国梦》(获第一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奖)。1987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夏威夷大学导演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因执导话剧《兰陵传奇》而获美国肯尼迪中心个人荣誉奖;主演百老汇舞台剧《蝴蝶君》,获美国Pokela戏剧奖最佳演员提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回国拍摄电影《兰陵王》(由杨丽萍、宁静和王学圻主演),并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执导英文电影《夏威夷传奇》(Lani-Loa),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好莱坞华人导演。在美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CineHyte,并在2005年回国成立“胡氏文化传媒”。拍摄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电影《喜玛拉雅王子》,被国外影评人誉为“改编得最为成功的莎士比亚作品之一”,入选金球奖和洛杉矶国际电影节(AFI)“世界电影”,并获得意大利Calabria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大奖,美中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天使奖”和摩纳哥电影节最佳导演等奖项。胡雪桦说,“电影是我的宗教,舞台是我的生命”。他执导的现代芭蕾舞剧《莎士比亚和他的女人》(侯宏澜主演)和舞台版《喜玛拉雅王子》分别入选第八届和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任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人奖”评委。
其他文献
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每一个人,甚或每一个民族,都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无论是外在的物化的东西,还是内在的精神层面或者文化层面。我们的祖先也许从前发出过很强的声音,创造出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但今天,过度的商业和物化,会不会让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逐渐消耗殆尽?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为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
期刊
水和生命的发现  吉狄马加    原谅我,大自然的水  我生命之中的水  或许是因为我们为世俗的生活而忙碌  或许是因为我们关于河流的记忆早已干枯  水!原谅我,我已经有很长时间  在梦想和现实的交错中将你遗忘  我空洞的思想犹如一口无底的井  在那黑暗的深处,我等待了很久  水!水!我要感谢你,在此时此刻  我的生命又在你的召唤下奇迹般地惊醒  是因为水,人类才抒写出了  那超越时空的历史和文明
期刊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被很多同行亲切地称之为一场江湖盛会,背着“大炮”的摄影师好似远赴昆仑祁连修炼神功的剑客侠士般飘逸自在。在2008年的第三届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上,我终于亲身体验了一回江湖之远,感受了一回高原的美丽和摄影的魅力,终于明白青海为什么被誉为“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青海,让我由衷觉得——最是高原好风光,风景深处是天堂。      在当今世界,影像艺术已成为沟通人们心灵的使者。
期刊
记者:我一直非常喜欢您笔下这样的诗句:“一切开始。不是鸡叫那一声,是我睁眼/那一刹”。我觉得这是对“解放思想”这四个字的一种很美妙的诗意阐释。在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国再次掀起“解放思想”的热潮。近段时间,中国多个省市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请问您对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解放思想”这样一个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关键词,是怎样理解的?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大背景下,思想解
期刊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从2002年开始,每年7至8月在青海省举行。每年比赛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支左右运动队1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总距离1300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赛程9天,奖金总额25万美元。  对于举办环湖赛的初衷,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说道:“这是当时的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在2002年提出的。就是按照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来举办一项赛事,当时就以
期刊
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是世界杯攀岩系列赛的分站赛,由国际竞技攀登委员会主办,中国登山协会和青海省体育局等单位共同承办。这次比赛单项最高奖金5000美元,奖金总计6万美元。    世界杯攀岩赛是目前世界上高水平的攀岩赛事,代表了当今竞技攀登项目的世界最高水平,在国际和国内都有极为广泛的影响。亚洲只有新加坡、中国上海、中国青海等少数城市举办过该项赛事的分站赛。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采用由国际攀岩联
期刊
第一乐章 水的诗篇  这是青海高原上一个美好的夜晚。  夕阳和晚霞,已经降临贵德的丛山绿树之间。  流经贵德的黄河,碧波荡漾,清澈平静,这是黄河咆哮奔突之后的沉淀与深思呢?还是人类以音乐之声倾听黄河并与之交流的时刻?诗人吉狄马加正是在黄河边上发出了人类语言中庄严而沉重的咏叹:原谅我,大自然的水,我生命之中的水……    第二乐章 大地的乳汁  上去高山望平川啊!  青海是登高望远之地。你听见了吗?
期刊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青海省政府联合中国诗歌学会向国际展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神奇的自然造化、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充满魅力的人类生活传承,这是诗歌的基础。可以说,青海就是一部宏大的诗篇。所以,举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青海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诗歌节的形式赋予青海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实质,通过打造青海特色文化品牌,提升青海新形象,为青海省政治、经济、
期刊
见到风尘仆仆的吕刚是在青海西宁的一个冬日的下午,他这一年为了海西州旅游品牌宣传的事总是辗转于北京与青海之间。按他的话说,“我们不能坐等机会,青海不能捧着金饭碗挨饿”。  青海海西真正走入人们的视线是源于2008年8月举行的“激情穿越柴达木——2008中国·青海海西汽车摩托车集结赛”。对于摩托车爱好者来说,这是继银川摩旅节之后又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节日。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集结赛在青海只是初创
期刊
万山之祖,众水之源。神奇秘境,大美青海。世代居住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瑰宝。大型音画歌舞史诗《秘境青海》,为我们搭起了一条青海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为丰富多彩的高原文化凝炼出一段壮美的画卷。    吉狄马加在《一种声音》中说道:“我写诗是因为我的父亲是彝族,我的母亲也是彝族。他们都是神人支呷阿鲁的子孙。”种族的自我认同使吉狄马加站到了一个坚实的文化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