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小学学科之一,美术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正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小學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现实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在各方面都比较欠缺,亟待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升其综合素质。在美术学科方面,由于小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难免会在美术学习中遇到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不但会对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造成阻碍。生活化教学方法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得美术知识融入学生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开展美术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是采取教师传授相关美术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关的绘画。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解完全是从教材出发,从教学大纲出发,没有注重学生的自身情况。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也就很难达成,尤其是在目前强调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更是难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动物。于是,有些学生说出了家里养的小狗、小猫、小兔等各种小动物,有些学生说出了自己家里栽的各种盆景。而有些学生则说了一些自己在和家人旅游时看到的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以及椰树、杜鹃花、枫树等植物。在孩子们踊跃说出自己见到的各种动植物以后,老师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回答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接着,老师又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将自己认为最美的动物或者植物写在纸条上,由老师随机抽取让相应的同学在班级上进行公布,并且讲述自己认为这些动植物美在什么地方?最后,根据学生对动植物之美的讲述,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们对动植物之美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正如那句“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都是存在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无非就是对世界万物物象和形象的艺术化加工。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忽视对生活的关注,实际上我们就是忽略了美术艺术的本源,美术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各种美,那么,我们的美术对于初识美术这一学科的小学生来说不但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美术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在教育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知识的理解自然受到局限,对于抽象性较强的美术学科来说,这种局限性更加明显,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真实的元素带入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的抽象性降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开展情感体验。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道路,其中有宽阔的柏油路、普通的水泥公路、狭窄的乡村公路、以及泥泞的乡村小路等,这样让学生们根据多媒体的展示进入生活中的道路这一情景中。然后,教师又提问孩子们:“同学们回家的路是哪一种呢?”于是孩子们纷纷回答自己家回家的路是哪一种,有的孩子还将自己回乡下老家要走的几种路都指出来,通过这一环境,我们成功地将教学内容带入到孩子们生活的情境之中。最后,老师又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父母还有爷爷奶奶有没有告诉你们他们小时候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问题只有少数孩子能够回答,在孩子们回答以后,老师点评:回家的路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路,我们要紧紧记住自己回家的路,不能走错;不同时代回家的路不同,我们现在的路越来越好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才得以成为今天这样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将自己回家的路建设得更加美丽。
上述案例中,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同时还通过对不同时代路的对比让学生初步认识时代变迁的背景,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建设回家的路更是从情感上对教学目标的升华。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为儿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生活的缩影,让学生在生活场景的勾勒中养成审视生活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美术情感。
三、培养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美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还体现在能够通过美术区表现生活。小学美术教学一个主要的目标即是培养学生利用美术表现生活初步能力。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美术创作材料的生活化。如,我们开展的线条、颜色运用等知识教学可以以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以及花鸟虫鱼等作为创作的天然素材,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好奇心。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创作中引入生活化的主体,如,我们可以开展以服饰、房屋、航天模型等作为创作主体,让小学生在根据生活中的实物开展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养成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其利用所学美术知识表现生活的能力。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展现。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美术元素的感知,培养学生利用美术知识来表现生活的基本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着重通过日常的美术基本功训练、美术艺术创作增强学生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让小学生在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巧描绘生活的过程逐步提升其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和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是采取教师传授相关美术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关的绘画。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解完全是从教材出发,从教学大纲出发,没有注重学生的自身情况。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也就很难达成,尤其是在目前强调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更是难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美丽的植物和动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动物。于是,有些学生说出了家里养的小狗、小猫、小兔等各种小动物,有些学生说出了自己家里栽的各种盆景。而有些学生则说了一些自己在和家人旅游时看到的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以及椰树、杜鹃花、枫树等植物。在孩子们踊跃说出自己见到的各种动植物以后,老师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回答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接着,老师又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将自己认为最美的动物或者植物写在纸条上,由老师随机抽取让相应的同学在班级上进行公布,并且讲述自己认为这些动植物美在什么地方?最后,根据学生对动植物之美的讲述,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们对动植物之美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正如那句“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都是存在的,美术教育的内容无非就是对世界万物物象和形象的艺术化加工。如果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忽视对生活的关注,实际上我们就是忽略了美术艺术的本源,美术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各种美,那么,我们的美术对于初识美术这一学科的小学生来说不但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美术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在教育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知识的理解自然受到局限,对于抽象性较强的美术学科来说,这种局限性更加明显,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真实的元素带入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的抽象性降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开展情感体验。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美术《回家的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道路,其中有宽阔的柏油路、普通的水泥公路、狭窄的乡村公路、以及泥泞的乡村小路等,这样让学生们根据多媒体的展示进入生活中的道路这一情景中。然后,教师又提问孩子们:“同学们回家的路是哪一种呢?”于是孩子们纷纷回答自己家回家的路是哪一种,有的孩子还将自己回乡下老家要走的几种路都指出来,通过这一环境,我们成功地将教学内容带入到孩子们生活的情境之中。最后,老师又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父母还有爷爷奶奶有没有告诉你们他们小时候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问题只有少数孩子能够回答,在孩子们回答以后,老师点评:回家的路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路,我们要紧紧记住自己回家的路,不能走错;不同时代回家的路不同,我们现在的路越来越好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才得以成为今天这样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将自己回家的路建设得更加美丽。
上述案例中,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同时还通过对不同时代路的对比让学生初步认识时代变迁的背景,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建设回家的路更是从情感上对教学目标的升华。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为儿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生活的缩影,让学生在生活场景的勾勒中养成审视生活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美术情感。
三、培养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美术来源于生活,同时还体现在能够通过美术区表现生活。小学美术教学一个主要的目标即是培养学生利用美术表现生活初步能力。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美术创作材料的生活化。如,我们开展的线条、颜色运用等知识教学可以以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以及花鸟虫鱼等作为创作的天然素材,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好奇心。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创作中引入生活化的主体,如,我们可以开展以服饰、房屋、航天模型等作为创作主体,让小学生在根据生活中的实物开展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养成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其利用所学美术知识表现生活的能力。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展现。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美术元素的感知,培养学生利用美术知识来表现生活的基本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着重通过日常的美术基本功训练、美术艺术创作增强学生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让小学生在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巧描绘生活的过程逐步提升其表现生活的美术能力和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