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引发的对司法权威的思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操”字案案情相近的“狗日的”案,因疑似侮辱司法权威的主体是司法官员并未受到任何惩罚,这与“操”字案中疑似侮辱司法权威的陈某被拘留十五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是司法的不公。通过对两个个案的对比分析认为,司法权威的核心和基础是司法公正,而不是文章书写的规范程度,司法人员自身的受尊重程度并不能代表司法的被信仰程度。司法要通过正当程序来保障司法的公正。
  关键词:“操”字案;“狗日的”案;司法权威
  一、“操”字案引发的争议
  2009年,深圳陈某因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在上诉书“事实和理由”一栏中仅写了一个“操”字。法院认为,鉴于陈某在诉讼文书中使用粗俗、下流的语言,侮辱司法工作人员,且无悔改之意,其行为已对民事诉讼构成严重妨碍,遂对陈某实施拘留十五天的处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操”字案。
  “操”字案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对此案,网络舆论几乎呈现支持陈某反对法院的一边倒态势,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在最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操”字的八种解释中,根本没有侮辱的意思;二是陈某的行为至多是上诉状书写陈述不规范,法官完全可以驳回上诉,但没有权力对其进行拘留,凭一个“操”字,就“被认定侮辱司法人员”,既有牵强附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界定模糊之嫌,又有适用法律明显不当之误。对于此案,当然还是有一些人认为法律尊严不可亵渎,司法权威不容侵犯,陈某此举不但妨害了正常司法程序和司法工作的继续进行,还是对司法权威、法律工作者以及法律本身的蔑视和挑衅。
  二、“操”字案的学理分析
  对于此案,笔者認为陈某的行为构成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侮辱是毋庸置疑的。语言表达的含义依赖于发出信息与接受信息的具体环境,本案中,司法工作人员作为接触上述材料的法律的执行者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人,而“操”字在现实语境中尤其是在有争议和不满情况下的使用都是具有强烈侮辱色彩的,由此可以自然得出陈某在不满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情况下书写的“操”字状确实有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侮辱的主观意向,事实上根据陈某后来对媒体的表态也可以得出这一点。该案中,即使陈某对一审判决不满,也完全可以在法律框架内通过正当程序行使自己的诉权,而不应该是自恃聪明的玩弄手中的诉权。
  在笔者看来,陈某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法律或司法的侮辱,但其却间接损害了司法的庄重和权威性。原因在于:首先,陈某的行为可以被定性为法律文书书写不规范,其内容缺乏主语、宾语,表意不清,从中无法准确推断出陈某有上诉的意向,根本就不是合格的法律文书,法院可以完全基于这一点,对陈某的上诉状不予理睬。法院不理性的处罚决定使得陈某从一个本来无理取闹的角色转变为一个被公权力任意欺压的“弱者”,社会大众基于对“弱势者”的同情,才会产生舆论偏护陈某的一边倒情势。其次,陈某的行为确实构成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侮辱,至少引起其内心的被羞辱感和愤怒,这是任何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正常人面对“操”字的本能反应,而司法工作人员虽然是法律的执行者,但其并不能代表法律本身,从作为个体的司法工作人员被侮辱并不能直接得出法律被侮辱的结论,而且本案中陈某并不是对法律本身不满,而是认为司法人员执法不公,案件被操纵。
  三、一个相似个案的引入-“操”字案
  在对“操”字案进行了解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另一起“疑似”也对司法权威构成损害的案件,即“狗日的”案。与“操”字案不同的是,“狗日的”案中损害司法权威的人是一名副院长法官,而法院将该副院长法官行为的解释为“随意写的,没有任何意思”。同样类似的行为,平民被判拘留十五天,而执法者却能轻描淡写,不了了之。如此巨大的结果差异,使得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觉得不公和愤慨。于是乎,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仅仅凭一份不规范的法律文书就能侮辱到法律或司法了吗?到底什么才是司法权威的核心和基础?
  事实上,司法的过程是将静态的抽象的法律变为动态的现实的法律,是将法条落实具体个案之中解决实体矛盾纠纷,平息社会纷争获取社会公众信任和服从的过程。因此司法权威的维护不只是理论,不只是形式,也不是简单的规范,是司法机构在司法过程中依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依法办理每一个案给公众留下信任的积累。而与文本式的法律条款相比,司法公正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司法公正为司法权威铺设了合法性轨道,提供了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与前提,是司法权威的生长基和培养皿,必然成为司法权威的基本价值取向。笔者看来,司法公正应当是司法的首要价值,缺乏公正的司法,其权威必定荡然无存。司法权威的核心和基础是司法公正,司法要通过正当程序来保障司法的公正,并且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案件指导或监督机制,防止同案不同判的发生。
  因此,笔者认为“操”字案与“狗日的”案对比的意义不止于该个案中的孰是孰非,而在于案件背后所反映出的司法人员司法理念的错误。司法权威的核心和基础是司法公正,而不是文本书写的规范程度,司法人员自身的受尊重程度并不能代表司法的被信仰程度。司法要通过正当程序来保障司法的公正而不是通过滥用职权、严刑峻法对司法不满的社会个体加以惩罚,司法机关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案件指导或监督机制,防止同案不同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武术霞.论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J].求实,2006(S1).
  [2]谭世贵.论司法权威及其确立[J].刑事司法论坛,2009.
  (作者简介:李 敏(1989.10-),女,四川阆中人,四川大学法学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其他文献
摘要:素描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和掌握形象。形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语言, 也可说是造型的素坯和间架。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说:“点、线、面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基本语言和单位,它具有符号和图形特征,能表达不同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它抽象的形态,赋予艺术内在的本质及超凡的精神。”形体在造型艺术中决定着视觉要素的空间规定性,也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  关键词:素描教学;造型能力;点线面体  一、点、线、面、体是造型艺术的
期刊
摘要:《知音》篇集中论述了刘勰理想中的作者与批评者的关系,文章把刘勰的知音理论置于伊泽尔的隐含读者的理论框架对应之下进行重新解读,在二者的同与异中寻找“知音”论的新价值。知音作为一种文本结构,已经被创作时的作者所预设,具体表现为一个引入了语言系统、文学发展史的“六观”系统;不受现实历史因素影响而摈弃倾向性、博观的知音作为审美极依靠“心敏”这一主观审美能力完成对文本的实现。  关键词:隐含读者;知音
期刊
摘要: 战争题材电影在国内和国际上始终大放异彩。他们用崭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战争的本质,塑造了人民战士的英雄形象、信仰、理想和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国产战争题材电影因缺乏了对于人性的表达而成为我国电影的一大软肋。相比之下,海外战争电影,是因为它们更多的是在 “人” 的基础上去挖掘战争的本质,去表现历史的风云,无情之中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文章结合海外电影《第四十一》,浅谈了其中的人性,以期为我国战争电
期刊
摘要:负面报道它常常聚焦社会反常现象,客观上反映了现实真实矛盾,是对新闻报道意识形态化倾向的反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受众传播权利的满足;但负面报道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绝对化倾向、否定性我国新闻媒体一贯坚持的报道方针是 “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负面新闻报道多受限制。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正面就有其负面,相互补充才能完美。倾向、感官化和消解性倾向。 加上负面报道的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效果的分析。旨在说明故事化不仅仅丰富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启示在于增强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可视性,提高收视率。引导中国电视纪录片突破困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故事化  从2012年5月14日起,一部共七集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始播出。平均收视份额达到了3.861,超过同一
期刊
摘要:新世纪中国大陆喜剧电影攀附潮流,追逐时尚,刻意迎合观众低级无聊的趣味,使它从开始之初就不是一个创作者,顶多算是一个受塑者,它们力求尽人而悦之,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复苏一种精神,同时也丧失了它的主体创造性。今日中国大陆喜剧电影,需要的不是模仿、抄袭和恶搞,而是高尚的喜剧精神,如果说旧有的喜剧已经显示出的它的落伍之处,那替代它们的也不应该是低俗恶搞的滑稽闹剧,因为后者本身就背离了喜剧的内涵,它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整体感悟”,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是教学思路的根本转变。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在朗读中生情,在关键处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在品读中感悟,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悟,悟中读,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拨;感悟  一、在朗读中生情  新课程理念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抛弃繁琐的分析,
期刊
摘要:日语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學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日语的掌握。文章选取描述触觉体验过程的「感じル」句为例,着眼于其句义结构和句法框架,对参与人类触觉体验活动的要素及其语言表达进行考察。「感じル」句可以描述人类用触觉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而参与这一触觉体验活动的要素通常有体验者、触觉内容、体验手段、触觉内容的所在、触觉内容的出处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要素都会成为描述该触觉体验活动的「感じル」句的成分。 
期刊
摘要: 发展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对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自我意识、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良好班风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论证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风的基础,融洽的同学关系是其关键。  关键词:和谐;人际关系;班风  人际关系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要:加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是新时期思政治教育教师和学校长期研究、不断探讨的共同课题,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文章从新时期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入手,重点探讨了新时期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宏观上讲,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微观上讲是培养的学生应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