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创作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领域,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走人民群众路线,将更好的文艺作品呈现出来,在艺术领域探索如何展开各门类艺术具体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面临当下国际化大局势,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内容对于启发敦促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必要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文艺创作需要找准的重心问题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艺
  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1]
  1.1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之中,先贤早已对艺术理论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区别于西方的真与美的统一,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更加趋向善与美的发扬。近代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发展,不仅旨在培养具有专业艺术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更多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品德高尚,传递真善美,传达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精髓,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让灵魂受到洗礼与熏陶,发现自然美、生活美与心灵美是文艺创作重中之重。艺术作品为何能够形成巨大震撼与反响,正是由于它能刺激人们心灵,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好的方面不仅能为人们带来精神愉悦与享受,更能潜移默化引导人们向善向美。以摄影作品为例,摄影师解海龙创作的关于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照片《我要读书》被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而这张照片也被各地报刊、招贴画等广泛采用。正是由于画面中小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在混乱肮脏的环境之下,表现出对于学习的热爱与渴望。反映着人性中最质朴纯粹的美;对比当时环境的恶劣的真实情况,进而传达出号召广大社会群体向善的举动。正是由于艺术作品的直接震撼力,促进了人们的积极向善举动。当下众多艺术创作之中,有很多艺术工作者正是为了传递人性中的善与美,投身底层社会群体,进行报道反映与艺术创作,呼吁广大民众与不同阶层人群关注人类共同生存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并给予帮助。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明确了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导向问题,才能更好的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究竟是为何人而作,应该反映哪些阶层的核心问题,不仅是习近平主席在谈话中讲述的核心,也是历史与时代交给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1社会主义文艺——即人民的文艺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来讲,即是人民的文艺。我党领导人自建国以来,一直倡导展开一切问题的中心,应该从人民群众中着眼大局。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
  众多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也进一步向我们反映出,无论在哪个年代,文艺作品得以流传至今,与其反映内容的核心问题有直接相关联系。无论是《诗经》中反映民生各方面情况的诗篇,如《关雎》、《硕鼠》;唐代叙事长诗,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明清小说,如《红楼梦》等;还是近现代话剧,如《茶馆》等;当代电视情景剧,如《我爱我家》等,均反映了社会主流群体——人民的生存境遇或生活状态。无论是诗歌、戏曲、小说中的侧面反映,还是话剧、影视剧中的直面现实,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唯有反映人民的生活,或者歌颂美好品德、或者抨击残酷现实,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才能作为时代烙印的痕迹,流传于历史长河之中。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题材选取,已有建国初期对于革命的赞颂,对于英雄人物的讴歌,逐渐聚焦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大众中去,也是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和人民更关注话题的进一步探讨。如经典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不再是过去人们树立的高大伟岸形象,而是从普通乡村走出来的穷孩子,新兵入伍的第一天,会害怕、会怯懦,更贴合了现实中未见过大世面的山里娃形象。不再一味讲述主人公的英勇无畏,而是聚焦现实,贴近大众生活,看众生相中的反映。表现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赋予的中国人民的坚忍不拔形象,正是这种中国人民骨子里传承下来的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引申出剧中的经典台词“不抛弃不放弃”。通过对于不同人群的生动刻画,反映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对于美好生活、光明未来的向往,传达出文艺创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努力与贡献。
  2.2人民生活需要文艺创作满足精神需求
  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生产,旨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求,并在欣赏艺术作品中获得更好休息,以备更好的展开未来工作。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需要社会发展进步,国家富强,来满足物质生产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艺术工作者更好的创作,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与富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满足与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重要问题就在于,物质财富的急速增长,是否能满足人们伴随物质生活提升,而逐渐提升的精神财富需求。在此领域中,我国的文艺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近年来电影行業举例,不断攀升的制作成本与特效水平,并没能与大众反馈成正比。国内影片如《天机·富春山居图》为例,演员阵容堪称一流,制作团队豪华,但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真正感兴趣的故事核心,也是在口碑票房上一败涂地。电影《老炮儿》一片中,正是由于创作者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口语化的运用,街景的再现,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义观念,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与赞同。从而成为电影艺术中成功的代表作品。人民需要文艺,真正需要的作品即是对于人民自身力量化的肯定映射。
  2.3文艺需要人民
  好的文艺创作本身就需要扎根到人民中去,扎根于现实生活。唯有热爱生活,反映真实人民情况的作品,才能成为一部好的文艺创作作品。
  无论是造型绘画艺术,综合影视艺术等,都需要创作者投入到真实生活中,取材现实情况,进而进行立意创作,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与称赞。如果将创作束之高阁,即便穷尽一生,也难成佳作。无论是国外著作《巴黎圣母院》反映不同人物的善恶,凸显人性光辉;还是国内影视作品《黄土地》对于农民的根本——土地的执着与赞颂,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土地的不解之缘。好的作品唯有跟紧时代步伐,顺应人民需求,表现人民心声,才能成为人民真正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
  纵观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殷勤敦促与感召。我们需要时刻谨记教诲,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神,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将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更广阔的创作之中去。指导教师:夏洪波
  注释: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摘要】:吴冠中是中国近现代最具有创新力的画家,依据历史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在东西方两种绘画艺术特色的根基上,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阐释了“中国画现代化”这一特色理念。吴冠中国画创作的形式美:点、线、面的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他强调了国画的形式美感,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诠释国画自然美,使东方的意境之美与西方的形式之美相融合。在继承传统艺术风格与进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形象设计注重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门生活艺术。在社会这个大集体当中,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整体形象就体现着对这个角色的热爱程度。本文围绕服饰在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思考,希望能对人们有所裨益。  【关键词】:服饰;形象设计;重要性;细节  人们在不断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随之就把“形象”一词的应用度提升了。这也折射着人們对自身形象、
期刊
【摘要】:摄影作为一门视觉性艺术,其超越时间、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特性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智慧结晶。摄影瞬间中理智与感情互相交织,不仅不会损失感情,相反可以使感情的体验不断稳固和升华。  【关键词】:情感表达、摄影创作、手机摄影  在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之外,艺术家自身对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起到了更为深刻的作用。虽然艺术家个人所使用的技法、手段以及工具都是
期刊
【摘要】:我国民族服饰发展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瑰宝。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希望找到其与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契合点。但是由于对我国民族服饰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导致服装设计缺乏新意,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并没能对其设计带来更多亮点。因此本文探讨现代服装和民族服饰元素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在了解民族服饰元素
期刊
【摘要】:人既要有舒适的室内空间,满足生活和工作的功能性需求;又要有良好的室外环境,拓展活动空间,与自然结合。园林小品作为居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环境景观的质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查法、文献查阅法提出了居住区园林小品的设计原则,通过分析园林小品的功能、要点,最终结合怡水˙靠山居小区景观设计方案对园林小品在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用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小品;设
期刊
【摘要】: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表现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生活的审美属性。艺术创作的思维,将艺术成为一种有意识形态存在的依据。如果没有艺术创作的思维,很显然艺术的本质便没有了,没有了实际存在的意义。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专业浅谈一下纤维艺术。谈起纤维艺术,它是属于装饰艺术中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把装饰艺术比喻成一列火车,那么纤维艺术
期刊
【摘要】:人物整体形象设计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通过发型、服装服饰等多方面的设计对各色人物进行塑造,是对一个人由内到外的塑造,將素质与形象进行完美结合。本文通过论述服饰符号对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的作用,主要侧重于阐述对服装色彩、服装款式、服装材料以及服装造型等要素对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的作用,旨在能为需要完善自我形象的个人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及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服
期刊
【摘要】:为改变传统教学中简单、重复、机械,过于追求构成地科学性和逻辑性而不注重和创新思维地培养,缺乏應用表现地现状,根据多年色彩教学实践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色彩构成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法等系列地教学改革,并在教学改革的尝试中初见成效。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改革;应用  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
期刊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源泉。本篇文章结合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思想以及全球经济化的大条件下,浅谈传统漆艺文化如何在现今的社会意识条件下更好的继承与创新,激励着漆艺工作者全身心投身于文藝创作中,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的宏伟事业。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民族;漆艺;继承;创新;漆艺;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主席对于文艺工作
期刊
【摘要】:现代设计中的巴洛克风格是崭新的时代精神和古典精神的密切交融,是人类视觉思维和审美思维的不断升华。我们在把握时尚的脉搏同时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传统服装中寻找借鉴,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意义具有高附加值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巴洛克;设计风格;服装设计  巴洛克风格是欧洲历史上最鲜明的风格之一,在历经四个世纪后的今天,仍能历久弥新并在当今服装流行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地位。其在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