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病人伴白细胞减少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体外双层软琼脂培养技术,检查SLE伴白细胞减少病人的血清与淋巴细胞对正常CFU-GM的作用.发现二者均可抑制CFU-GM生长.提示在SLE病人中免疫机制可能损伤骨髓中各种造血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液学改变.

其他文献
皮肌炎(DM)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本病一般预后较差,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上升.
期刊

皮肤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 of the skin)又称孤立型血管平猾肌瘤(Solitary angioleiomymas),多为单发,罕有多发,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告如下.

8例患者中男2例,女6例,年龄18~52岁。原发疾病7例因关节痛,1例因皮肤麻木而应用。将龙舌兰新鲜叶片折断,将断面直接涂搽皮肤数次。
期刊

乙亚胺、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诱发急性白血病已有多篇报道[1~9].我们自1983年起先后发现6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例1.男,55岁.因剃须下领皮肤刮破后局部发生红斑、脓疱、结节,痒、灼痛.曾外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制剂,并不规则服地塞米松1个月.
期刊
本文用酮康唑每日一次和隔日一次口服200mg对85例花斑癣进行治疗和观察,并测定KCZ对P.orb/ov的MICs和血药峰浓度以及观察隔日服药者皮屑中病原体的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两种用法的疗效同样显著且隔日者副作用更小,血药峰浓度(4.20-6.15μg/ml)远高于MICs(0.09-0.22μ/ml).即使隔日疗法亦可见明显的病原体损伤现象,示隔日疗法经济实用.
患者男,28岁,主诉头皮及四肢红斑鳞屑样皮损3年,面部红斑1年.头皮及四肢皮损冬重夏轻,微痒.
1985年2月~1986年10月我们应用中药治银液配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与口服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33例作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我科于1978年来采用醋酸去炎松A加奴夫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不包括静脉曲张性溃疡)72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采用血清凝集反应和外抗原试验的方法,对3种病原性黑酵母进行了初步试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皮炎万氏霉与外瓶霉属交叉效价在1:320以下,可彼此区分;甄氏外瓶霉与棘状外瓶霉之间尚无法区分;外抗原试验发现棘状外瓶霉与皮炎万氏霉有两种抗原成份且两菌之间存在一定交又反应,尚不能区别;甄氏外瓶霉仅有一种抗原成份且与前两菌不存在交叉反应,可供鉴别;3种黑酵母与裴氏着色霉和优状瓶霉之间未见交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