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陶行知先生有这么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下,我以陶先生这句话为指南,为了让这些话开得同样娇艳,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个人的工作方法。
学生 效果 教育 学困生
一、一碗水端平
林肯曾说:“力量来自公正。”治理一个国家如是,治理一个班级亦是如此。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会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影响而变化。作为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当学生做错了事,在批判或处理时要客观分析,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后进生。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安慰和鼓励他们。
当他们失败时,要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教师要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观念,要给学困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生、生活环境,相信他们都能成功,都能成才。
二、注重情感交流
初中生是天真纯洁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起他们的爱和憎。爱的感受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的意见办事,憎的感应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与学困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并不一定与花费的时间和次数成正比。如果能够寻求到有利的教育时机,只要几分钟,只用几句话,便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抓不住情感交流的有利时机,就是花费几个小时,进行多次谈话,也许毫无成就。
什么是有利的情感交流时机呢?这就是学生跃跃欲试,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够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有这些机会,班主任如果能够抓住,就建立起了和学困生交融的地基。这一地基一旦形成,师生之间也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三、以行导之
在感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动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了某些要求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样的要求便不会产什么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作为班主任,应十分重视以行导之,以自己的高度组织纪律观念去感染学困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在这种影响取得成效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使学困生最终能够形成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四、放正敏感点
在感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点”放在“问题”上对学困生这样或那样的去点错误,而对学困生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眼睛盯在消极的方面,经常采用批评处分等高压办法作为教育手段,那就会把朝气蓬勃的初中生管得死气沉沉,呆头呆脑,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对立情绪。这种消极制裁的办法,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必然是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点放在成绩上,善于捕捉学困生被掩盖得很不明显的闪光点,积极地进行正面激励,调动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就能促人奋起,催人上进,使学困生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通过诚恳地交谈,公正地处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错误行为的反复,并能诚恳耐心地等待他们觉醒。感情贴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效地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点,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五、激励兴奋点
据专家考证,不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只能发挥30%~40%,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80%~90%。这个数据有利地说明了激励的作用不容忽视。
激励点落在被激励对象的兴奋点上,同落在抑制点上的效果大不一样。激励点落在兴奋点上,如同干柴烈火,一点火便起,而且可以熊熊燃起;激励点落在抑制点上,就如湿柴遇到火种,虽然也有可能燃烧,但要有一段“烘干”过程。这就告诉我们,感化学困生,应尽量首先在兴奋点上给予激励,容易获得预期的成功。这个成功,同时有“烘干”非兴奋点的作用。这次激励成功之后,在去激励抑制点,往往就比较容易了。
班主任应从日常的观察中,了解“学困生”的兴奋点。抓住兴奋点,想方设法,进行及时激励,就会使学困生产生宝贵的进取动力,并使其积极向多方面扩散,从而促进其终生成才。
六、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得班上有一个女生小龙,成绩退步很快,上课心不在焉,而且经常迟到。经过了解,我得知她的父亲在广东出事被判刑多年,母亲带着小弟另嫁他乡,只剩下她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此后,我便在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处处照顾她,情感上给予沟通,给予温暖,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她,她的成绩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实践证明,爱是桥,沟通了我与小龙之间的感情;爱是火,融化了她的一颗冰冷的心;爱是清泉,滋润了她那孤寂的心田。
所以,爱是基于一份尊重,教育成功的秘密也在于尊重学生。信任、尊重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我们应本着理解、信任、尊重的原则,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尊重后进生的个性,尊重后进生的需要。他们或许在成绩上、习惯上迟开了一些,但他们也是班级的一份子,是他们父母的希望,更是祖国未来的寄托,到了一定时期,他们也会争奇斗艳。
参考文献:
\[1\]王书林.重视学困生转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12,(14):67.
\[2\]魏霞.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232.
学生 效果 教育 学困生
一、一碗水端平
林肯曾说:“力量来自公正。”治理一个国家如是,治理一个班级亦是如此。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会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影响而变化。作为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当学生做错了事,在批判或处理时要客观分析,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极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后进生。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安慰和鼓励他们。
当他们失败时,要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教师要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观念,要给学困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生、生活环境,相信他们都能成功,都能成才。
二、注重情感交流
初中生是天真纯洁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起他们的爱和憎。爱的感受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的意见办事,憎的感应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与学困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并不一定与花费的时间和次数成正比。如果能够寻求到有利的教育时机,只要几分钟,只用几句话,便能产生巨大的心灵感应,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抓不住情感交流的有利时机,就是花费几个小时,进行多次谈话,也许毫无成就。
什么是有利的情感交流时机呢?这就是学生跃跃欲试,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够及时地给以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有这些机会,班主任如果能够抓住,就建立起了和学困生交融的地基。这一地基一旦形成,师生之间也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三、以行导之
在感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动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了某些要求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样的要求便不会产什么好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作为班主任,应十分重视以行导之,以自己的高度组织纪律观念去感染学困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在这种影响取得成效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使学困生最终能够形成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四、放正敏感点
在感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点”放在“问题”上对学困生这样或那样的去点错误,而对学困生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眼睛盯在消极的方面,经常采用批评处分等高压办法作为教育手段,那就会把朝气蓬勃的初中生管得死气沉沉,呆头呆脑,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对立情绪。这种消极制裁的办法,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必然是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点放在成绩上,善于捕捉学困生被掩盖得很不明显的闪光点,积极地进行正面激励,调动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就能促人奋起,催人上进,使学困生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通过诚恳地交谈,公正地处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错误行为的反复,并能诚恳耐心地等待他们觉醒。感情贴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效地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点,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五、激励兴奋点
据专家考证,不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只能发挥30%~40%,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80%~90%。这个数据有利地说明了激励的作用不容忽视。
激励点落在被激励对象的兴奋点上,同落在抑制点上的效果大不一样。激励点落在兴奋点上,如同干柴烈火,一点火便起,而且可以熊熊燃起;激励点落在抑制点上,就如湿柴遇到火种,虽然也有可能燃烧,但要有一段“烘干”过程。这就告诉我们,感化学困生,应尽量首先在兴奋点上给予激励,容易获得预期的成功。这个成功,同时有“烘干”非兴奋点的作用。这次激励成功之后,在去激励抑制点,往往就比较容易了。
班主任应从日常的观察中,了解“学困生”的兴奋点。抓住兴奋点,想方设法,进行及时激励,就会使学困生产生宝贵的进取动力,并使其积极向多方面扩散,从而促进其终生成才。
六、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记得班上有一个女生小龙,成绩退步很快,上课心不在焉,而且经常迟到。经过了解,我得知她的父亲在广东出事被判刑多年,母亲带着小弟另嫁他乡,只剩下她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此后,我便在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处处照顾她,情感上给予沟通,给予温暖,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她,她的成绩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实践证明,爱是桥,沟通了我与小龙之间的感情;爱是火,融化了她的一颗冰冷的心;爱是清泉,滋润了她那孤寂的心田。
所以,爱是基于一份尊重,教育成功的秘密也在于尊重学生。信任、尊重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我们应本着理解、信任、尊重的原则,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尊重后进生的个性,尊重后进生的需要。他们或许在成绩上、习惯上迟开了一些,但他们也是班级的一份子,是他们父母的希望,更是祖国未来的寄托,到了一定时期,他们也会争奇斗艳。
参考文献:
\[1\]王书林.重视学困生转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12,(14):67.
\[2\]魏霞.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