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层建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消防安全问题,特别是人员安全疏散问题。高层建筑已越来越普及,建筑高度越来越高。由于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灾隐患多,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式火灾,疏散困难,扑救困难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将会有更大危险性和危害性,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我们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安排疏散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灾难性问题,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财产的损失和生命的消亡。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以及有效的扑灭火灾,迅速疏散人员,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层数多,发生火灾时,垂直疏散距离、时间长;竖井管道多,火灾蔓延途径多且快,烟气多,且流动量大,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员密集,高度集中,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
二、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现状
发生火灾时,人们已经失去冷静的判断力,不能辨别疏散方向,习惯于冲向经常使用的出口和楼梯;习惯于冲向明亮的方向和开阔的空间;并对烟火怀有恐惧的心理;在紧急情况下还会发挥出预想不到的力量。給救援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大。主要表现在火灾蔓延快,蔓延途径多,在竖井管道中易形成“烟囱效应”。可燃物多,火灾持续时间长。在高层室内建筑中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的装修,使其火灾荷载增大。增大了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困难。高层建筑楼层多,垂直距离大,被困人员疏散距离长,所用疏散时间长。蔓延途径多,所用的扑救时间也就长,且难度大。综上,发生火灾时,做好火灾中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下面就对疏散设施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三、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对策
3.1 合理设计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保证人们通向安全地带的重要区域,疏散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应该满足的要求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平开门,严禁使用旋转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和上下悬吊门;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疏散人员的紧急疏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紧靠门口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如果不能合理设置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时,内部出口人员滞留,将会发生群死群伤的后果。
3.2 控制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的距离直接影响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距离过长对于疏散十分不利。首先是从房间内的最远点到房门或住宅户门的距离,不宜超过15m。最后是从房门或住宅户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超过30m。发生火灾,人们的心理充满了恐惧,疏散距离过长不利于人们在火灾中逃跑、疏散。
3.3 合理设置安全疏散时间、疏散路线
高层民用建筑的允许疏散时间为5min~7min。疏散路线可分为四段分别是: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门的疏散;从房间门外侧至楼梯间入口处的疏散;从楼梯间入口至楼梯间出口的疏散;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疏散路线一定是疏散距离、疏散时间最短的路线。
3.4 避难层的合理划分
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单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公共建筑应该设避难层。避难层可分为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避难层。从建筑物的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不宜超过十五层,两避难层之间的楼层数也不宜超过十五层。合理划分避难层对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及自救提供良好的救援条件。
3.5 疏散的楼梯和楼梯间
在高层中,我们疏散的楼梯和楼梯间都是使用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和凹廊,目的是能缓冲疏散人流,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为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前室应设防排烟设施,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封闭楼梯间的楼梯间应靠外墙布置,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楼梯间除通向避难层须错位外,在建筑其他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如果不能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和楼梯间,发生火灾时,会给救援和疏散带来极大困难。
3.6 合理设置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在高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救援和灭火都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消防电梯轿厢的内部都采用了不燃内装修材料,严禁采用易燃、可燃内装修材料,消防的电梯井、机房与相邻普通电梯井、机房之间都应该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非燃烧体隔墙隔开;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消防电梯间设置前室,其居住建筑面不小于4.5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居住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为便于自然排烟,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宜靠外墙设置;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其行驶速度,应按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用防水措施,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有专用电话,并在首层设置专供消防队员使用的操作按钮。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的出口,还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当在1500m2~4500m2时,应设两台消防电梯;当大于4500m2时,应设三台消防电梯;当消防电梯与客梯和工作电梯兼用时,应该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2.7 合理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合理设置安全指示标志对着火时人员的疏散起着指导和引路的作用。他就像是我们在烟雾中走向光明和希望的向导,所以合理设置疏散、照明指示标志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是至关重要的。高层建筑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和避难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都应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及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玻璃或其他不燃材料加以保护;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避难层应设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总之,当今社会,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灾难性问题,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财产的损失和生命的消亡。因此,不断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疏散措施,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火灾的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 方陈.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28):25-26
[2] 付晓宁,李子凡.高层建筑工程安全设计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433
[3] 王兵.高层酒店式公寓消防设计难点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0)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灾难性问题,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财产的损失和生命的消亡。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以及有效的扑灭火灾,迅速疏散人员,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层数多,发生火灾时,垂直疏散距离、时间长;竖井管道多,火灾蔓延途径多且快,烟气多,且流动量大,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员密集,高度集中,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
二、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现状
发生火灾时,人们已经失去冷静的判断力,不能辨别疏散方向,习惯于冲向经常使用的出口和楼梯;习惯于冲向明亮的方向和开阔的空间;并对烟火怀有恐惧的心理;在紧急情况下还会发挥出预想不到的力量。給救援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大。主要表现在火灾蔓延快,蔓延途径多,在竖井管道中易形成“烟囱效应”。可燃物多,火灾持续时间长。在高层室内建筑中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的装修,使其火灾荷载增大。增大了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困难。高层建筑楼层多,垂直距离大,被困人员疏散距离长,所用疏散时间长。蔓延途径多,所用的扑救时间也就长,且难度大。综上,发生火灾时,做好火灾中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下面就对疏散设施以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三、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对策
3.1 合理设计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保证人们通向安全地带的重要区域,疏散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应该满足的要求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平开门,严禁使用旋转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和上下悬吊门;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疏散人员的紧急疏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紧靠门口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如果不能合理设置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时,内部出口人员滞留,将会发生群死群伤的后果。
3.2 控制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的距离直接影响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距离过长对于疏散十分不利。首先是从房间内的最远点到房门或住宅户门的距离,不宜超过15m。最后是从房门或住宅户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超过30m。发生火灾,人们的心理充满了恐惧,疏散距离过长不利于人们在火灾中逃跑、疏散。
3.3 合理设置安全疏散时间、疏散路线
高层民用建筑的允许疏散时间为5min~7min。疏散路线可分为四段分别是:从室内最不利点向房门的疏散;从房间门外侧至楼梯间入口处的疏散;从楼梯间入口至楼梯间出口的疏散;从楼梯间出口至室外安全区域的疏散。疏散路线一定是疏散距离、疏散时间最短的路线。
3.4 避难层的合理划分
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单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公共建筑应该设避难层。避难层可分为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避难层。从建筑物的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不宜超过十五层,两避难层之间的楼层数也不宜超过十五层。合理划分避难层对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及自救提供良好的救援条件。
3.5 疏散的楼梯和楼梯间
在高层中,我们疏散的楼梯和楼梯间都是使用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和凹廊,目的是能缓冲疏散人流,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为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前室应设防排烟设施,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封闭楼梯间的楼梯间应靠外墙布置,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楼梯间除通向避难层须错位外,在建筑其他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开,但人员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如果不能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和楼梯间,发生火灾时,会给救援和疏散带来极大困难。
3.6 合理设置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在高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救援和灭火都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消防电梯轿厢的内部都采用了不燃内装修材料,严禁采用易燃、可燃内装修材料,消防的电梯井、机房与相邻普通电梯井、机房之间都应该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非燃烧体隔墙隔开;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消防电梯间设置前室,其居住建筑面不小于4.5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居住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为便于自然排烟,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宜靠外墙设置;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其行驶速度,应按首层到顶层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用防水措施,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有专用电话,并在首层设置专供消防队员使用的操作按钮。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的出口,还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当在1500m2~4500m2时,应设两台消防电梯;当大于4500m2时,应设三台消防电梯;当消防电梯与客梯和工作电梯兼用时,应该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2.7 合理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合理设置安全指示标志对着火时人员的疏散起着指导和引路的作用。他就像是我们在烟雾中走向光明和希望的向导,所以合理设置疏散、照明指示标志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是至关重要的。高层建筑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和避难层;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都应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及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玻璃或其他不燃材料加以保护;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避难层应设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总之,当今社会,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灾难性问题,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财产的损失和生命的消亡。因此,不断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疏散措施,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火灾的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 方陈.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28):25-26
[2] 付晓宁,李子凡.高层建筑工程安全设计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433
[3] 王兵.高层酒店式公寓消防设计难点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