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科举制,必然联想到隋文帝,似乎这个通行一千三百多年的顶级制度一诞生就光芒万丈,天生自带适应性,瞬间给隋文帝提供了海量人才。
事实上,这是后人美丽的误会。
隋朝科举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常科指常年定期举行的考试科目,特科是临时指定的考试科目。特科是常科的补充,类似于特长生选拔,只要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简单一考就赶紧授官。推出这么多特长生,为啥呢?不外乎当时隋朝各大工程齐头并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
此种制度下,隋朝人才选拔成效如何呢?一言以蔽之,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乏力。先天不足,指的是社会文化基础不行,应考者很少;后天乏力,指的是推动力度虎头蛇尾。既然应考者数量不足,就该大兴教育,多办学校培养人才。隋文帝起初也确实下诏办学,一方面健全国子学,设立国子、太学、四门、书、算五学,召入大量学生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大规模聘请各地的通儒,到朝廷充当学术顾问。起初确实营造出文治灿然的氛围,有大批优秀学子在国子学深造,中央也常举行讲授经典的大型活动,但没过多久就现了原形。
由于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儒学的学术水平也受到不小的影响,真正的儒学大师少之又少。但隋文帝为了追求轰动效果,一口气请了一堆水平一般但名头吓人的“专家”。后来,隋文帝灰头土脸地辞退了除马光外的五人,复兴儒学的美梦化为泡影。
学校也没办多久。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开始对国子学培养人才的进度不耐烦了,在他的预想中,一开学校,人才马上就会井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要学校还有什么用?于是他一纸令下,除国子学留下72名太学生外,其余中央、地方各级学校统统裁撤,学生全部就地解散。刚起步的科举基础工程,被这一脚急刹车彻底拦死。
好好的科举制,且是自己一手发明的,隋文帝为何不用心推广呢?其实他的本心或许根本不在发扬制度本身,而在用制度實现其他目的——夺回官员任命权!
南北朝及以前的朝代,中央政府的选官权只到州郡长官这级,州郡以下的属吏都由州郡长官自行选拔。州郡长官是当地真正的父母官,举之使之升天,按之使之入地,谁也不敢不听,朝廷的权威却极度弱化。
现在中央要收回任命权,科举制相当于隋文帝想出来的折中办法。通过科举考试者由吏部统一授予官职,其中六品以上的由吏部尚书亲自分配,六品以下的由吏部侍郎负责分配,选官权一下子从地方上交到中央。
那么科举所选的人为何这么少?因为人少不会引起地方官的警觉。而明明实行了科举制,士子们还得先由地方官推荐,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老路数,其实也是消减地方官的警惕心,造成他们仍有选官权的假象。而等到科举制大面积推开,木已成舟,他们想反对也晚了。
(选自2019年第14期《百家讲坛》,本刊有删改)
事实上,这是后人美丽的误会。
隋朝科举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常科指常年定期举行的考试科目,特科是临时指定的考试科目。特科是常科的补充,类似于特长生选拔,只要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简单一考就赶紧授官。推出这么多特长生,为啥呢?不外乎当时隋朝各大工程齐头并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
此种制度下,隋朝人才选拔成效如何呢?一言以蔽之,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乏力。先天不足,指的是社会文化基础不行,应考者很少;后天乏力,指的是推动力度虎头蛇尾。既然应考者数量不足,就该大兴教育,多办学校培养人才。隋文帝起初也确实下诏办学,一方面健全国子学,设立国子、太学、四门、书、算五学,召入大量学生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大规模聘请各地的通儒,到朝廷充当学术顾问。起初确实营造出文治灿然的氛围,有大批优秀学子在国子学深造,中央也常举行讲授经典的大型活动,但没过多久就现了原形。
由于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儒学的学术水平也受到不小的影响,真正的儒学大师少之又少。但隋文帝为了追求轰动效果,一口气请了一堆水平一般但名头吓人的“专家”。后来,隋文帝灰头土脸地辞退了除马光外的五人,复兴儒学的美梦化为泡影。
学校也没办多久。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开始对国子学培养人才的进度不耐烦了,在他的预想中,一开学校,人才马上就会井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要学校还有什么用?于是他一纸令下,除国子学留下72名太学生外,其余中央、地方各级学校统统裁撤,学生全部就地解散。刚起步的科举基础工程,被这一脚急刹车彻底拦死。
好好的科举制,且是自己一手发明的,隋文帝为何不用心推广呢?其实他的本心或许根本不在发扬制度本身,而在用制度實现其他目的——夺回官员任命权!
南北朝及以前的朝代,中央政府的选官权只到州郡长官这级,州郡以下的属吏都由州郡长官自行选拔。州郡长官是当地真正的父母官,举之使之升天,按之使之入地,谁也不敢不听,朝廷的权威却极度弱化。
现在中央要收回任命权,科举制相当于隋文帝想出来的折中办法。通过科举考试者由吏部统一授予官职,其中六品以上的由吏部尚书亲自分配,六品以下的由吏部侍郎负责分配,选官权一下子从地方上交到中央。
那么科举所选的人为何这么少?因为人少不会引起地方官的警觉。而明明实行了科举制,士子们还得先由地方官推荐,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老路数,其实也是消减地方官的警惕心,造成他们仍有选官权的假象。而等到科举制大面积推开,木已成舟,他们想反对也晚了。
(选自2019年第14期《百家讲坛》,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