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学科的性质就在于其“灵动”和“鲜活”。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深刻感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语文课堂却是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原应是活力四射,充满魅力的语文课,为何如同医生解剖尸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应试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有课堂形式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引用灵活策略,引源头活水浇灌出花样语文。
一、剪枝去叶
剪枝去叶立主干,这是种植花草的常识。语文课也要如此,不能搞得太复杂。语文课的剪枝去叶就是对教材大胆取舍,优化教学环节,集中兵力,重点突破。
曾有幸担任高效课堂大赛的评委,八位选手上的是同一课《季氏将伐颛臾》,请大家比较以下两种教学设计。
设计一:环节一,串讲文句,疏通文意;环节二,归纳层意,叙说理由;环节三,精选文句,挖掘深意;环节四,另选文段,拓展延伸;环节五,当堂背诵,积累文言。
设计二:抓住“声——气——情——理”这条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即:1.因声求气,2.因气求情,3.因情求理。整个课堂设计呈现三大板块:诵读文本,读清句读;把握语气,读出感情;体悟感情,探究文理。
比较这两种设计,不难看出:设计一,面面俱到,不放过一个词,不放过一句话,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设计二,因为老师驾驭教材得心应手,优化了教学环节,整合了文本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益。
语文本身博大精深,盘根错节,如果纠缠细节,则处处重点,教学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引入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赋予了语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1.在情感起伏处引入
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他不仅要突出自己的工具性、科学性,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思想性、情感性。语文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引导情感塑造的主阵地。
当学习《肖邦故园》一课时,打出课件:肖邦雕塑。
师:“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行渐远,而他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接着,我话锋一转“现在是和平时期,国际形势是不是一片大好?还需不需要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情感?”学生马上议论纷纷,想到了钓鱼岛问题,想到了南海诸岛被非法占领的现状。这些争端让学生明白,在现阶段,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理由让国家强大。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实现帮助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情感,从而促成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情境创设中引入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可以是学生的生活,也可以是老师创设的情境。比较而言,老师创设的情境目的性更强,操作性更好,因而效果更显著。
在学习《雷雨》这一经典课文时,我变教室为舞台,变学生为演员,以演代教。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周冲等五个人物,表演在周公馆,周朴园、鲁大海之间爆发激烈冲突一幕。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剧本分析为鉴赏体验。演出时,演者投入而又紧张,像电影演员一样去表演、去体验、去感受;看者兴奋而又羡慕,如同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由于是他们自己演、自己做观众,他们有了真实体验,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这种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自己的情感之弦,他们对戏剧的人物、语言、环境有了领悟更深刻了。
当然,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需要注意: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和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这种情境是“他们的生活”,或“可能是他们的生活”,抑或是“他们能理解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弯下身去,去了解熟悉学生生活,而不是想当然。只有情境设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或者是思想上的冲突,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3.在文本解读处引入
在《十八岁和其他》一课的教学中,当分析到“两代人的矛盾”这一部分时,我并没有立刻让学生到文中找出两代人产生矛盾的三条原因,而是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家有儿女”的视频。里面的的小主人公由于和父母缺乏沟通,产生了矛盾。看完视频后,我并没有立刻得出应该和父母多沟通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和父母发生不愉快?能把当时的情景和大家再现一下吗?说出来,让我们一同体味。
有了视频的预热,学生记忆的闸门被打开,纷纷讲述成长的烦恼:有的说父母动不动就拿我们和那些亲朋好友家的那些成绩出色的孩子作比较,伤我们的自尊心。有的说爸爸妈妈干涉我的衣着、交友等私事,剥夺我的兴趣!有的说爸爸妈妈对我说话全是命令,没有商量余地……教师适时总结:看来我们谈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和父母话不投机的现象呢?那干脆咱们有话就别和父母说得了!这样如何?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不和父母说沟通,一意孤行,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有话还是要和父母说的,这是培养我们人际沟通能力的需要,是一个家庭文明程度的一项指标;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学生之所以能通过感悟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适时引入生活内容,契合了文本,找到了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学校小课堂,生活大舞台。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
三、巧设疑问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艺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
在和学生探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为了弄清楚“始得”二字的妙处,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按序设计了三个问题:(1)柳宗元游众山的感受是什么?(2)西山之“怪特”表现在哪里?(3)西山的景物为什么深得作者喜爱?三个问题的设计仅仅围绕“始得”二字展开,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了解游众山是游西山的衬托,游众山的感受与游西山的乐趣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西山的游历中,与大自然的际会才使作者沉醉,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更让生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了高潮,课堂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问题应当明确,学生不必为琢磨问题本身而费绞尽脑汁。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挑战性。如果问题过浅,学生无需动脑;如果问题过深,学生无从动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
一、剪枝去叶
剪枝去叶立主干,这是种植花草的常识。语文课也要如此,不能搞得太复杂。语文课的剪枝去叶就是对教材大胆取舍,优化教学环节,集中兵力,重点突破。
曾有幸担任高效课堂大赛的评委,八位选手上的是同一课《季氏将伐颛臾》,请大家比较以下两种教学设计。
设计一:环节一,串讲文句,疏通文意;环节二,归纳层意,叙说理由;环节三,精选文句,挖掘深意;环节四,另选文段,拓展延伸;环节五,当堂背诵,积累文言。
设计二:抓住“声——气——情——理”这条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即:1.因声求气,2.因气求情,3.因情求理。整个课堂设计呈现三大板块:诵读文本,读清句读;把握语气,读出感情;体悟感情,探究文理。
比较这两种设计,不难看出:设计一,面面俱到,不放过一个词,不放过一句话,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设计二,因为老师驾驭教材得心应手,优化了教学环节,整合了文本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益。
语文本身博大精深,盘根错节,如果纠缠细节,则处处重点,教学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二、引入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赋予了语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1.在情感起伏处引入
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他不仅要突出自己的工具性、科学性,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思想性、情感性。语文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引导情感塑造的主阵地。
当学习《肖邦故园》一课时,打出课件:肖邦雕塑。
师:“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行渐远,而他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接着,我话锋一转“现在是和平时期,国际形势是不是一片大好?还需不需要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情感?”学生马上议论纷纷,想到了钓鱼岛问题,想到了南海诸岛被非法占领的现状。这些争端让学生明白,在现阶段,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有理由让国家强大。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实现帮助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情感,从而促成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情境创设中引入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可以是学生的生活,也可以是老师创设的情境。比较而言,老师创设的情境目的性更强,操作性更好,因而效果更显著。
在学习《雷雨》这一经典课文时,我变教室为舞台,变学生为演员,以演代教。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周冲等五个人物,表演在周公馆,周朴园、鲁大海之间爆发激烈冲突一幕。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剧本分析为鉴赏体验。演出时,演者投入而又紧张,像电影演员一样去表演、去体验、去感受;看者兴奋而又羡慕,如同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由于是他们自己演、自己做观众,他们有了真实体验,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这种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自己的情感之弦,他们对戏剧的人物、语言、环境有了领悟更深刻了。
当然,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需要注意: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和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这种情境是“他们的生活”,或“可能是他们的生活”,抑或是“他们能理解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弯下身去,去了解熟悉学生生活,而不是想当然。只有情境设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或者是思想上的冲突,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3.在文本解读处引入
在《十八岁和其他》一课的教学中,当分析到“两代人的矛盾”这一部分时,我并没有立刻让学生到文中找出两代人产生矛盾的三条原因,而是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家有儿女”的视频。里面的的小主人公由于和父母缺乏沟通,产生了矛盾。看完视频后,我并没有立刻得出应该和父母多沟通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和父母发生不愉快?能把当时的情景和大家再现一下吗?说出来,让我们一同体味。
有了视频的预热,学生记忆的闸门被打开,纷纷讲述成长的烦恼:有的说父母动不动就拿我们和那些亲朋好友家的那些成绩出色的孩子作比较,伤我们的自尊心。有的说爸爸妈妈干涉我的衣着、交友等私事,剥夺我的兴趣!有的说爸爸妈妈对我说话全是命令,没有商量余地……教师适时总结:看来我们谈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和父母话不投机的现象呢?那干脆咱们有话就别和父母说得了!这样如何?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不和父母说沟通,一意孤行,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有话还是要和父母说的,这是培养我们人际沟通能力的需要,是一个家庭文明程度的一项指标;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学生之所以能通过感悟得出结论,主要是因为适时引入生活内容,契合了文本,找到了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学校小课堂,生活大舞台。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
三、巧设疑问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艺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
在和学生探讨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为了弄清楚“始得”二字的妙处,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按序设计了三个问题:(1)柳宗元游众山的感受是什么?(2)西山之“怪特”表现在哪里?(3)西山的景物为什么深得作者喜爱?三个问题的设计仅仅围绕“始得”二字展开,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了解游众山是游西山的衬托,游众山的感受与游西山的乐趣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西山的游历中,与大自然的际会才使作者沉醉,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更让生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了高潮,课堂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问题应当明确,学生不必为琢磨问题本身而费绞尽脑汁。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挑战性。如果问题过浅,学生无需动脑;如果问题过深,学生无从动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