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等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懈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曾鲜明地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然而,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平等的内涵、外延及其实现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平等从“应然”到“实然”,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仍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平等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
  平等的中华之经与古今之纬
  2014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因此,理解“平等”价值观,我们要有中华之经、古今之纬。
  在古汉语中,“平”和“等”是两个词。按照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解释,“平,语平舒也”,本义为语气平和舒顺;“等,齐简也”,本义指整齐的简册。据此,基于语义分析视角,“平”代表一种主观的待人态度,讲求平易忠恕,而非傲睨自若;“等”则代表一种客观的处世标准,讲求一视同仁,而非厚此薄彼。不过,在古代奴隶主阶级专政或地主阶级专政条件下,若想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间的“平”与“等”,何其难也!所以我们看到的乃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观,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身份论。
  尽管如此,我国古人关于平等的一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自身阶级局限与时代局限,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一如《论语》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在这里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担忧贫穷而担忧财富不均,不担忧人口过少而担忧世道不安;如果财富均衡就不会有人贫困了,人民团结就不会感到势单力薄了,社会安定也就不会发生被颠覆的危险了。而且,孔子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在推崇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精神。《孟子》中也有“圣人与我同”“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等类似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郑慧研究员在其《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一文中,就将此解读为孟子乃在于“说明人原初状态的平等”。不仅儒家,道家也认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不难看出,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也是在追求一种平等、均衡而自然的状态,人道当效法天道、效法自然。墨家更是明确地主张“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法家也坚定地要求“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于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有赦”。不仅如此,历史上农民阶级更饱含着强烈的平等诉愿,如陈胜吴广起义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破天荒号召,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土地革命纲领等等。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曾表示:“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的追求,中华文化中始终蕴含着丰富的平等思想。
  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着对平等的追求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上,只有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平等的可靠路径,而这条道路上的领路人正是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的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而浴血奋战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后,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文化上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对外关系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系列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五千年来最广泛、最真实的平等。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同时还特别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指出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不平等现象也要抓住其背后的经济根源。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物质生产领域,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产品分配环节上的不平等;经济上的不平等又导致了政治上以及一切社会领域内的不平等。那么,实现平等,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不平等,即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因此,1927年7月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即明确宣示:“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可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是一个追求阶级正义和社会平等的政党,实现平等成为人民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1958年后“左”倾错误日益严重,特别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人们逐渐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而急切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绝对”“完全”的平等,因此造成了严重损失。历史再一次表明,平等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追求平等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人们的平等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1986年3月28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不久后他又在一个场合补充道:“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在他看来,过去那种“同步富裕”所标榜的“绝对平等”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手段,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而共同富裕才是最大的平等。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着对平等的追求。   践行平等价值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在经济建设方面,报告中有三处提及“平等”:一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二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三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政治建设方面,报告提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文化建设方面,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将之归纳提炼为包括“平等”在内的12个词。在社会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以及重申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对台工作方面,报告提出要“促进平等协商”。在外交工作方面,报告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总之,“平等”可以被认为是一条贯彻十八大报告通篇的重要线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含着对平等价值的高度认同,而这里的平等是更加真实、具体、全面、可行的平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指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决定》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而且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中,《决定》认为,现代市场体系应当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体系,这就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决定》还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本要求,重申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以及“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主张。此外,《决定》还提出了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具体要求,即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见,平等已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判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平等是“四个全面”重要指向,“四个全面”在制度层面上贯彻平等的要求。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而全面从严治党则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党纪没有特权、执行党纪没有例外。总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平等的价值理念提供了实现路径。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杜梅萍
其他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联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话语权与领导权——‘颜色革命’与文化霸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6日至17日在京举行。中组部、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联部等单位以及多个国家重点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看待话语权与领导权、发展中国家怎样防范“颜色革命”、西方文化霸权的危害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
期刊
为应对“城市病”及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2002年,北京市成立“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和行使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13个领域371项管理职能。为了破解城管执法的难题与困境,缓解城管执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提升城管执法服务的品质和公众认知度,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配合并支持城管执法工作,2014年5月16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城管志愿服务从此展
期刊
近几年,雾霾似乎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防治雾霾,我们做了什么,如何去做,未来又会怎样?苍穹下的每个人,只能望霾兴叹,还是应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通州区环保局有关工作人员。  “千里眼”把脉大气质量  “现在便捷多了,有了这个‘千里眼’,在局里系统中心就能得到油烟排放的即时数据。”通州区环保局监察服务中心的魏华特意带记者到京通罗斯福广场——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参观介绍。他
期刊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适应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坚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  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进入“十二五”以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要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务必学深学透,切实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把对党的赤诚和忠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融入到新时期首都各项工作中去。
期刊
我们要增强政党自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毫不动摇地坚定理想信念和对党的真诚信仰;要坚持不忘初心,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时刻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历史使命;要增强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深悟透讲话精神,扎实工作,努力
期刊
责任编辑:滕媛媛
期刊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共产党员到乡村开展游击战争的号召,北平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广大爱国青年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当时北平西郊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平西抗日游击队,也被称为国民抗日军。  国民抗日军是1937年在中共北方局所属中共东北工作特别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原东北义勇军小部队为基础,以中共地下党员及大批抗日救亡运动中的
期刊
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格调高雅而深得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推崇,松、竹、梅则以其风骨卓然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赏梅咏梅画梅者多矣!周之洋先生的这幅《清香》作品即以老梅为题,生机繁茂,春意盎然,很能表达人们的欢欣鼓舞之情。  作品采用传统中国画经典的“半边”与“一角”构图法,从左下角向右出枝,勾皴结合,梅枝主干苍劲有力,如锥画沙,笔断意连,把红梅迎雪的气质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小枝的穿插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历史、当代和未来,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我们党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讲话深刻阐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为全党指明了目标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不断将学习引向深入,组织机关干部、政协委员系统学习讲话中的新理论、新观点,结合政协实际深入思考,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新时期人民政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