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语文教学中的羁绊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教学中困惑颇多,羁绊颇多,现就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谈一谈。
  语文教学的羁绊之一: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罩在中国教育的头顶上,即便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他所散发出的无尽威慑力仍使得莘莘学子和广大教师不得不唯其马首是瞻。
  从学生上高一开始,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任课教师在头脑中都潜意识地预测三年后高考的结果。学生和家长既然决定上高中,那么就早已打算走高考这条路了,可以说是破釜沉舟。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地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地让学生写、记,这样就使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
  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学生关注自己的前途,家长关注孩子的分数,学校关注今年达本科的人数。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能使学生、教师、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这确是一件棘手的事。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局部着手。首先,要完善教师自身素养。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只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工具,教师自身的完善与否甚至会超过知识的完整对学生的影响力。所以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较高的专业素养,艺术素养,完善而合理的专业结构。
  其次,作为教师还要有好的态度和个性。好的态度既包括在工作中也包括在生活中。好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到你和其他人的相处,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形成,高中生是处于个性转型期,他们模仿的对象除了家长,更多的就是老师了。
  另外,还要注意恰当的传授方式。比如现代诗歌的诵读法,古典诗歌的赏析法等都是能凸显差异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让学生吸收知识,也让学生学会分析课文和题目的方法,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的羁绊之二:课件该不该用在语文课堂上?怎么用?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我们不去研究不去整理修改,根本不适合用,所以我们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整合处理。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每天都做课件。但是课件我们还是要用的。它既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有可取之处的。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合理制作,合理使用它,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优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为此,我有以下几点关于语文课件制作和使用方面的不成熟的对策。
  第一,要明确课件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该明确课件在教学中是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助作用的。认清这一点,教师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学思路的整体设计上,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课件设计和制作,否则就可能造成本末倒置。
  第二,要明确课件使用的目的。教学中是否要使用课件,这取决于教师对整个课程的思路设计情况。有需要、有必要的时候则可以用之,反之大可不用。用与不用应以是否真正有助于教学为判断标准。制作课件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较熟练地操作电脑和应用软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师教学整体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所以,明确课件使用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三,最好是自己学会制作课件。课件毕竟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本身不可能脱离教师而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再精彩再好的课件也只能从属于教师,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其个性特征,即使是对同一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只要运用得当,就都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件制作这个环节上,当然也不能一概否定由别人帮助制作的做法。但是制作者的思路是不可能和上课者的思路完全一致的,即使双方事先已进行过多么细致地交流,也只能达到相近而已,所以,即使这样的课件在操作中不出现一点差错,整个课上下来也必定有委曲求全之感。所以说,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使用课件,首先还得学会制作课件。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必须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而进行。同时还需要组织相应的讲授语言,吸收传统教学中的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教学效果好的一些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真正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的羁绊之三:课外阅读教学的困惑及认识。
  我认为无论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要归功于一点,就是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只要学生读书多了,他的阅读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欣赏能力提高,也就会更加观察生活,自然而然,写作也就有东西可写。而我们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主要的就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资源,二是阅读时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了追求高分,很多老师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
其他文献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全、健美的;俊美、学习好的;人见人爱、事事受夸的儿子或女儿。我们也常常听到或自己对别人说:“我也想健美,也想每天晨跑、晚练、节制食欲等。可我就是坚持不下来,我管不住自己的嘴。”“现在条件多好啊!我那个时候想上学就是家里没有钱,现在老子有的是钱,你上到哪儿,我就能把你供到哪儿。你却不好好上学?”  是的,我们在梦想这些,也在反复地说这些话,可我们的梦想怎么就
期刊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营造健康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探索任务活动、合作交流完成作业,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课程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中
期刊
课前五分钟,若能合理利用、巧妙创设、精心安排,就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增添趣味性、生动性,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课前五分钟的效益,这里略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理解。  一、课前的准备  1.物品的准备:养成桌上三齐(课本、练习本和笔)。平时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期刊
物理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认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多,定量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无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少教师教学方法单纯,教学中照本宣科,方法含量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
期刊
从心理和年龄特点来看,小学生往往是最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群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投入课程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具体特点,使得许多学生对我们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或者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关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称个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将会越来越注意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广大的地理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教师该如何面对新的课程标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本及其以外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在目前以及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试从教与学两方面
期刊
“中国梦”是新时代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梦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育最前线的工作者,我认为“中国梦”思想教育要从小抓起,并要深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促使小学生主动加强体育锻炼,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梦”的概念。  一、“中国梦”在当代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初步形成规模,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含
期刊
作为一种常见的课型,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作为一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主动探求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精心备课,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认真听讲,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这种观念形成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诚然,教师的讲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且重要的形式;但是,教学就其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高中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高考,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语文有更深的理解更好的投入语文学习,教师及学生在意识上必须有很大的转变。本文尝试从教师的定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新课改下教师的准确定位:创新+引导  当前高中语文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语文课教育工作者以后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