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观念更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市展开。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并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环境意识。这表明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性是大大加强人文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顺应新形势下的课改,教师就应摆正位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完成由“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一、转变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
  
  新一轮的课改首次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到了首位。中科院心理研究室的王极盛教授在对北京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后得出结论:1/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用一名话概括,即是缺乏健全的人格。历史课虽不能代替心理健康课,但在塑造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给人以道德的教训,贤才良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心灵,以灌输善良的品质。”故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由过去单纯的政治理想教育转变为由社会环境去定格人格教育的价值,可利用历史上各类人物的范例教育学生如何去争取、去竞争、去追求各种成就,教育他们如何处逆境,如何合作、谦爱,从而让学生了解世界,懂得追求,也懂得世界上还有挫败、失望之苦,教会学生友善和自己、他人、自然相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充分利用历史中的典型人物及其事例,挖掘其内涵,从而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讲司马迁,着重强调他不畏挫折,积极进取,受辱后留下千古名作《史记》;讲成吉思汗,着重强调他幼年家庭剧变后,不屈不挠,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永不退缩的精神,教育学生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失败,只要勇于面对,就会成为人生的成功者、胜利者。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能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验艰难、奋斗不息。又如利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岳飞“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教育学生要树立一种信仰,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教师在挖掘历史人物人格内涵时,要把握好尺寸,既不能无限制地发挥,又不能蜻蜓点水,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其在思考中慢慢体会到人格的魅力,这样才能利用历史人物教育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二、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的横向知识,实现“专博“结合。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应努力做到:首先,要对专业知识精益求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个深刻的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如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只有严谨治学,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热心教学,精心施教的教师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攀登科学高峰。”这就说明历史教师必须切实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技能,并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其次,由于历史向多学科、多领域辐射,因此历史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这一思想早已得到中外学者的一致认可,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教师要“博习”。马卡连柯则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不能扩展知识面,那么,孔子“仁”的学说,孟子“仁政”的学说,指南针的运用,赵州桥建筑特色等就不可能向学生介绍清楚。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博学。最后,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的现象,教师还必须有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过去教师用“一桶水”去满足学生“一杯水”的做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充实,故加里宁说:“既然你在今天、明天、后天就得把你们的所有一切都贡献出去,但同时你们如果不日新月异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精力,那么你们就什么也不留下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鲜养料,要有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以适应新的形势下教育教学的不断变化,使自己在教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教学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平等地位中的首席,故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以强调知识能力为中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和发展;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由传统的备知识点、备重点、难点转为备教法、备学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参照教学大纲把本课知识点理顺,在课堂上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即可,重点在教师讲。但现在,根据课改要求,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本课的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而且要备怎样上课,怎样把学生调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如第一课《祖国境内的古居民》,这是学生上初一的第一节历史课,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按传统的教学备课是非常简单的,但不适合新教改的要求。故在备课时,我设计的方案是:学生看书5分钟,然后由学生演示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生活,要求展示他们在食、衣、住、工具(用火)等方面的情况;表演后由学生归纳出两种远古人类的不同之处。学生积极地参与,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从一开始就紧紧地调动并抓住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既为以后教学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参与兴趣和动手的能力。
  
  2.课堂教学要根据课堂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讲隋唐文化,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要求学生自己看书,归纳知识点,虽然学生都能完成,但我觉得没有达到让学生动脑的真正目的。在第二个班上这节课时,我改为在学生看书后,由学生提问,学生自己回答,结果效果非常好。如有学生提出书中插图有座桥的实用性差,安全系数低(苏州宝带桥),桥梁设计要美观实用;有学生问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李贺称什么(诗鬼)等问题,学生提问和回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根据教材的内容可在课堂上采用讲小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人物的魅力(如屈原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也可用小辩论的方法来使学生懂得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还可用绘画等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在讲“关于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我要求学生设计两幅宋代服饰并简要说明,学生都能从两幅作品中体现宋代服饰由节俭到奢侈的变化特点。我还因势利导,利用设计优秀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的教育。同时,也采用导游的方式介绍古代社会风貌。如,用旅游的方式介绍路线图;寻找丝绸之路——学生设计旅游路线:设计东南亚旅游路线,等等。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避免活动过多而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性地探索教学新途径;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通过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本文作者对教改有了
1.问题提出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试方法、手段与途径一直按照传统的传授式体系的方法、手段沿用至今。在中职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职学生考试评价方法、手段与途径已不能适应社情、教情、学情的变化,本应严肃的学校考试制度在喜欢彰显个性、挑战学校规章制度的“90后”学生面前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得诚信教育变得十分随意而令人担忧。本文就“90后”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
针对棉纺厂对车间空气环境的要求,介绍了按机器露点控制车间温度,实现空调运行工况自动转换及空调参数的自动外给定的控制系统,以及变风量调节车间相对温度的分程控制系统。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通过课堂参与者的言说来进行的,没有参与者的话语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基于这个意义,试想一下,我们的传统教学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呢?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叫“注射”,它类似于人不吃蔬菜,而把蔬菜榨成汁做成针剂进行注射,吃蔬菜的乐趣、器官获得的锻炼和蔬菜不可提取的更为重要的营养,都被抛弃和散失了
摘要: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没有更好更完善的新教材推出之前,高职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从难易程度、模块顺序和内容补充等多方面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经验    目前,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很多学校从中职校升格为高职校,因此需要对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作出相
摘要: 本文对食品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针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内容及考核办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
介绍了空调冷水站自动控制的特点及流程,举例说明了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的硬件输入输出和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