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锂电复合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金属电池安全隐患和循环性能的关键,然而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差的界面相容性限制了固态锂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Li10GeP2S12粉末和聚合物单体聚乙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PEGMEA)复合并完成原位聚合,从而制备出具有高电导率和良好界面相容性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在钴酸锂电池充放电测试中,实现了室温下经0.2C倍率充放电200次后,仍有76%的高容量保持率.对于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顺层边坡是工程中较为常见且难以治理的边坡,其临界破坏范围的确定一直是工程设计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针对某高速公路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采用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其临界破坏范围进行了研究,给出了2种临界破坏范围的确定方法,即开挖变形区分析法和底滑面塑性区分析法。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对于顺层边坡的临界破坏范围有较大影响,传统基于开挖坡高比的经验分析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建议采用有限元方法确定;顺层边坡的临界破坏范围存在一定的三维效应,不同里程处边坡破坏范围存在差异,突出山脊处破坏范围相对较大,三维同二维分析结
为了探究影响纳米流体稳定性和导热系数的因素,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分别制备了SiO2-EG/DW(50∶50)纳米流体和SiO2-EG纳米流体,探讨团聚体等效直径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瞬态热线法的原理,测量一步法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分析温度和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对其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一步法制备的纳米流体,两步法纳米流体内团聚体的沉降速度增加了103倍,团聚体等效直径对纳米流体稳定性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温度和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呈线性正相关,纳米流体质量分数为15%时,80℃的样品导热
设计了2根尺寸完全相同的全钢屈曲约束支撑(BRB)试件,1根试件未设无黏结层,另1根试件设无黏结层。对2根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分析了无黏结层对全钢BRB破坏形式、滞回性能、等效粘滞阻尼比、拉压不平衡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无黏结层全钢BRB的疲劳性能略优于未设无黏结层全钢BRB;设无黏结层全钢BRB的拉压不平衡系数远小于未设无黏结层全钢BRB。
4月2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三所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台套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在浙江省衢州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经鉴定,机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运行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能源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机组于2010年启动研制,2018年12月正式投入工业性考核运行。到2020年1月,机组累计运行时间达4000小时,圆满完成工业性考核。到目前为止,机组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8000小时。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在它的建筑设计上必然要与文化发生关系,从而才能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的先锋作用.基于博物馆建筑的文化特性,博物馆建筑不仅仅是作为
基坑工程具有复杂性,基坑自身多种多样的结构和支护类型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都有可能是风险事故发生的诱因。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思想,建立了基于实际监测信息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监测数据的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体系,以监测项目的预警值和报警值作为基础,对监测项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级,运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合成,确定了各监测项目的安全等级和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然后运用专家调查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进行了估算,基于可信性方法计算得到了各评估指标以及基坑整体的风险等级。通过对某地铁深基坑的工程风险特点
在实际的试验实施过程中,受到试验场地、试验成本以及试验载荷等条件的制约,大型重载传动装置试验实施难度极大.为了简化试验条件并降低试验成本,以大型重载传动装置的齿轮轴
合班教室作为高校教室的主要形式,其室内声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师生间交流学习的效率.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合班教室为研究对象,测量了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清晰度等客观参
围绕桩刚度计算中荷载传递函数的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桩刚度计算方法位移协调法的原理,并自编了VBA计算程序。利用VBA计算程序分析了荷载传递双曲线模
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算法集成模型的NOx排放预测方法。考虑不同算法的训练机理和观测角度,将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等多个学习能力强、差异度大的模型进行融合,得到一个具有两层结构的集成模型,通过弹性网(elastic network, EN)克服DCS采集的数据集内存在的共线性和群组效应,然后构造特征变量作为集成模型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