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并非像其他教育一样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且思想建设类的教育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只能从潜移默化中渐渐成为整体的精神风貌,所以学校及教师应把眼光放长远,尤其是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上。目前,我国不少地区仍然盛行“棍棒教育”,只要孩子的日常行为不符合家长、教师的心意,孩子就得挨体罚,可以说棍棒教育是一种无能的教育行为,棍棒下遭受摧残的孩子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往往会产生错误的思想——利用暴力解决问题,所以,德育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也应身体力行,做到言行统一,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合理的方法让德育在学生的心中开出花朵。
一、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
1.在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许多学校,他们对德育的要求就是整齐划一,即重视整体的统一而轻视了学生之间本身应存在的差距,行为上反映为:要求学生必须听从老师或家长的安排,不听就是叛逆;学生在学校必须统一校服,男生不可蓄长发,女生要剪学生头……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方便了学校,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在内,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创造力和表现力极强,试想如果在这种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也应该是缺乏创新意识,只会服从命令的工作机器吧?
2.在德育中,注重校内轻视校外
其实,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受学校的影响,还有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但学生时代的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德育工作极大程度上落在了学校的身上,但学生终究是要踏入社会,这就意味着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势单力薄,还需要重视来自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将多方面力量团结起来,这样的教育会变得更加全面。
3.在德育中,重形式缺实质
校园无小事,事事在育人。一些学校,只要学生一出现什么问题,都是班主任第一时间叫学生来办公室训话,或是安排“犯错误”的学生前往政教处,严重的则通知家长,通报批评,忽视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求批评教育后大事化小,但这样会不会导致因小失大,问题积少成多呢?
除此之外,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主要寄托在一周一次的德育课上,工作的担子很大一部分落在了班主任的肩上。其实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在教书中先教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二、初中德育教学方法初探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师都十分愿意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发扬优良风气,摆脱不良行为,且德育教学的方法在精不在多,教师要寻找合适自己的,也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
1.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在学校,虽然每一位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不同,但可以结合该学科的一些特点,让德育教学变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可以向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求学时的一些经历与经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在校园内营造德育氛围
环境也是最直面反映学校状况的因素之一,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所以,学校应该在校园环境美化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气氛,利用良好的环境感染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人。
3.校内开展教育活动
好的教育应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学校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有关于“中国梦,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一系列班会活动,还可以进行德育知识竞赛,为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奖励与证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到展览馆去体会革命英雄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之精神,感悟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培养忧国忧民、挑战自我、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意识。
4.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由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所以各自都有它的优势与不足,且三方面教育的发展应齐头并进,一项缺失就会成为学生的短板,所以如何使这三方面因素相互协调发展、配合得当,还需要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接受理想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上向社会理想更加迈进。
总之,德育工作要敢于突破寻求创新,这也意味着德育是一项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工程,仅仅凭借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不足以教育学生的,因此,学校可以主动联合家庭与社会,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共同承担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
一、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
1.在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许多学校,他们对德育的要求就是整齐划一,即重视整体的统一而轻视了学生之间本身应存在的差距,行为上反映为:要求学生必须听从老师或家长的安排,不听就是叛逆;学生在学校必须统一校服,男生不可蓄长发,女生要剪学生头……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方便了学校,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在内,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创造力和表现力极强,试想如果在这种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也应该是缺乏创新意识,只会服从命令的工作机器吧?
2.在德育中,注重校内轻视校外
其实,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受学校的影响,还有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但学生时代的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德育工作极大程度上落在了学校的身上,但学生终究是要踏入社会,这就意味着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势单力薄,还需要重视来自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将多方面力量团结起来,这样的教育会变得更加全面。
3.在德育中,重形式缺实质
校园无小事,事事在育人。一些学校,只要学生一出现什么问题,都是班主任第一时间叫学生来办公室训话,或是安排“犯错误”的学生前往政教处,严重的则通知家长,通报批评,忽视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求批评教育后大事化小,但这样会不会导致因小失大,问题积少成多呢?
除此之外,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主要寄托在一周一次的德育课上,工作的担子很大一部分落在了班主任的肩上。其实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在教书中先教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二、初中德育教学方法初探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师都十分愿意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发扬优良风气,摆脱不良行为,且德育教学的方法在精不在多,教师要寻找合适自己的,也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
1.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在学校,虽然每一位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不同,但可以结合该学科的一些特点,让德育教学变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可以向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求学时的一些经历与经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在校园内营造德育氛围
环境也是最直面反映学校状况的因素之一,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所以,学校应该在校园环境美化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气氛,利用良好的环境感染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人。
3.校内开展教育活动
好的教育应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学校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有关于“中国梦,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一系列班会活动,还可以进行德育知识竞赛,为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奖励与证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到展览馆去体会革命英雄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之精神,感悟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培养忧国忧民、挑战自我、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意识。
4.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由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所以各自都有它的优势与不足,且三方面教育的发展应齐头并进,一项缺失就会成为学生的短板,所以如何使这三方面因素相互协调发展、配合得当,还需要学生多接触社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接受理想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上向社会理想更加迈进。
总之,德育工作要敢于突破寻求创新,这也意味着德育是一项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工程,仅仅凭借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不足以教育学生的,因此,学校可以主动联合家庭与社会,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共同承担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