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一代杂交种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对微粒子病流行的影响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baodo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母蛾检测是控制微粒子病流行的基础性工作.根据2010-2014年某蚕区7个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单位对母蛾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的批次数量、毛种数量和微孢子虫检出结果的变化及其与各检测批规模类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数据采集期间该蚕区毛种数量较多的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的批次数量和毛种数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的检测批次数量已较2010年显著增加(P=0.049);未检出家蚕微孢子虫的合格蚕种(即无毒蚕种)比率,随检测批规模类型的毛种数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检出合格蚕种(即带毒合格蚕种)比率,随检测批规模类型的毛种数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检出不合格蚕种(即带毒淘汰蚕种)比率,未出现明显倾向性变化趋势;不同生产单位的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结构与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程度间可见明显差异.蚕种生产单位可通过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结构与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反馈调控母蛾检测批规模类型,提高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效率.
其他文献
研究柞蚕热休克蛋白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解析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克隆了2个热休克蛋白70基因ApHSP70-1(G
为了研究狂犬病毒G基因在基因组不同位置所具有的功能差异,本研究应用基因操作技术,将狂犬病毒HEP-Flury株全基因组3N-P-M-G-L 5’中的G基因进行重排,构建G基因从基因组第四位重
会议
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的独特免疫防御系统,以避免或减轻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物理损伤及逆境胁迫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在此过程中,昆虫通过自
书目前的几句话许多人的学习经验证明:俄语或其他外国语是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会的。自学俄语,一般地说,经过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都可以做到能用俄语写短文或进行简短的谈话,
目的:建立一种狂犬病的快速检测法。 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RT-PCR。构建了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
会议
本实验先对国内各省市地区报导的狂犬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确定N基因上相对保守的区域,以兽用疫苗株HEP-Flury为阳性毒株,在其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引物,建立诊断狂犬病毒的RT-PC
会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由于现有疫苗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猪免疫后仍能感染PRRSV。持续性感染可能是控制该病的一个
会议
将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全长6.9Kb的ORF克隆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VL-ORF。pVL-ORF与线性化的亲本病毒Bm-BaePAK6 DNA共转染家
会议
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s)在昆虫的免疫反应、生长发育及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耐高温家蚕品种为材料,研究高温饲养环境下,作为家蚕物理屏障及感觉器官
家蚕脂肪酶-1(Bmlipase-1)在蚕体中肠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具有抵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侵染的活性.用PCR方法扩增了Bmlipase-1启动子的8个不同区域片段,以绿色荧光蛋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