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村职教发展的“源头之水”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教育厅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重心下移,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服务,努力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形式。
  在农村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上进行改革,在办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河北省教育厅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带工程”也成了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代名词。可以说,“双带工程”激活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源头之水”,而这“源头之水”又解了新农村建设的“求贤之渴”。
  河北给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打开了一种新思路。在“双带工程”成功实施的背后,实施的初衷是什么?在推进过程中,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尤其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河北省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河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胜利。
  《教育与职业》: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因此加快农村职业教育自身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如今,我们省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在这一方面已有所突破。请问当初实施这一工程主要是基于哪些考虑?
  李胜利:可以说,这项工程是符合河北农村实际、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既需要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强烈进取心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另外,还需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人才和能够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素质、学习技能、脱贫致富。
  二是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价值回归以走出发展困局。尽管近几年我们给予了农村职业教育很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但总体看,涉农专业招生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仅有的少量农科类学生也主要是为了对口升学,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了职业学校的农科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又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要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就必须让农村职业教育重新回到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定位上,让广大农民分享农村职教的发展成果。这是关系农村职教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三是建立面向农村的终身教育体系要求突破现有办学模式的局限。农村职业教育与乡镇成人教育的沟通衔接,是建立面向农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如果不能打破学校围墙、不突破学龄人口的招生局限,就不可能实现使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理想。
  《教育与职业》:如何培养包括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在内的新型农民,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要培养新型农民就需要对现行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以及招生制度进行改革。针对“双带工程”的特点,你们是如何做到不让这项工程流于形式,确保教学质量的?
  李胜利:这个问题十分重要。鉴于“双带工程”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工学矛盾、实训基地短缺和教学质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灵活安排教学,妥善解决农民生产与学习的矛盾。针对农民学员不可能完全脱离生产参加学习的实际,我们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将“双带工程”的实施范围首先控制在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等6个涉农专业上,并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制订了相关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比照三年制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设定3~5年的修业年限,实行脱产学习与生产实践“3+2”模式或半天学习、半天生产。指导性教学计划将公共课调整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农村实用英语、实用数学、农业信息技术等8门课程,使之与农民的生活结合起来。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生产需要为导向,让广大农民边学习边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教学组织按农村产业化经营布局开班设点,主要以乡镇成人学校为基础,农民就近学习,由承担培训任务的学校选派教师将相关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实用技术送到乡镇教学点和生产实践基地。
  二是充分利用农业企业、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和专业生产大户,把实践教学基地建到生产一线,有效解决了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选择规模较大、生产条件较好的农业企业、产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生产经营场所为生产实践基地,使实践教学与生产过程统一起来,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农民生产实习日制度,将生产条件、作物状况和当日生产内容的依据、方法和步骤客观地记录下来,作为生产实习项目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作为教师发现生产问题、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要点的依据,从而为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三是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首先,认真遴选承办学校。由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和具备条件的国家及省级重点骨干学校牵头承担“双带工程”培养任务,明确承办学校必须选派优秀教师任教,并聘请当地知名的农牧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同时,配备了专门的送教下乡车辆、投影仪、车载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其次,严把入学资格,实行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再次,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估意见”等16个教学管理文件,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和教学管理办法,成立了专家督导检查组,定期深入教学点检查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监督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教育与职业》: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双带工程”的实施。一年来,这项工程初步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胜利: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绩:一是扩大了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渠道,使农村职教从单纯为农村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了兼具培养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新轨道。二是更新了教学内容。教材更加符合实际,注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三是整合、盘活了农村教育资源。由农业职业学校或县级职教中心牵头,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农广校和电大分校,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闲置的学校,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场地设备利用率。四是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换代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学校都是以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开班设点,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新农合组织发展。五是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双带工程”既培养了新型农民,又使其中优秀者成长为农村发展改革带头人,很多学员强烈要求入党,强化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教育与职业》:以《教育规划纲要》和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能力等方面,我们有何打算?
  李胜利:我们要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计划。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合作以及农村教育内部的统筹,在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统 筹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特别是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二是强化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农业类专业人才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满足农民群众的职业教育需求,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教育与职业》:此外,我们知道理论研究对职业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请问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方面,我们将会怎样做?
  李胜利:我们将组织专家学者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者,对当前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状况开展调查分析,全面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深入探讨农村、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本质属性、地位、价值、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农村、农业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和持续稳定招生规模的原则、路径与方法;探索并实践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口帮扶县级职教中心及农业职业学校的机制;构建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制度框架;建立农业产业部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产业协会、农村职业学校等共同参与的机制。
  《教育与职业》:招生难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我们如何完善相关政策,以引导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选择职业学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李胜利:我们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引导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保护和扩大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通过在全社会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通道,扩大毕业生终身发展的空间;通过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的覆盖范围,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通过不断改革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把招收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作为招生的新的增长点。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
其他文献
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6号令”)。从当年4月开始,独立学院进入“5年过渡期”。此后,独立学院的命运一直备受业内及媒体关注,本刊也曾就此报道过《独立学院的转型之痛》。如今,两年多过去了,独立学院的过户、“转设”情况到底如何呢?今年7月,来自300多所独立学院的700多名管理者齐聚无锡,参加“全国独立学院表彰大会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此次峰会无论是参
期刊
2010年4月,北京民办高校首个文化创意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正式成立,被誉为国内民办高校文化创意类专业的一面旗帜。  该院院长平桂祥认为,要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文化创意教育的重大意义,以深化改革、打造品牌、创建特色来全面推动学院文化创意专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深化学院内涵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院生存发展的竞争力。    坚持创新,打造高端育人平台
期刊
首届免费师范生将于明年暑期毕业。为了提前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准备工作,去年以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共同研究起草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同时,为了支持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教育部专门研究起草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最近,这两份文件已经正式印发。本期诚邀相关教育官员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时也说,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要让教育家办学。“大学去行政化”“教育家办学”一时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对此,大学校长们有什么看法?高校如何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后又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借《纲要》公布时机,本刊特邀几位国内知
期刊
改革大学农科专业招生分配制度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读书和学生自主择业以来,农科高等院校的招生和学生就业就面临许多问题,这既影响7农科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影响了“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  农科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困难,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成为这些学生及家庭的一大负担,许多学生因此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由于农科学生与其他理工科学生一样需要缴纳高昂学费,毕业后一
期刊
建立政府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近年来,相对于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十分缓慢,不能满足他们就业的需要。笔者在四川省成都市调研发现,全市吸纳就业的能力不仅放缓,而且还从2008年第二季度起呈下降趋势。同时,企业也存在招人难的问题。部分企业反映:当前,大学毕业生中不仅中高端技术人才特别稀缺,而且相当一部分所学专业与当前的企业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
期刊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各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次“两会”也将其作为重点问题被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怀和重视。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家众说纷纭,有说是扩招所致,有说是金融危机影响,有说是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还有说是学生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岗位对其能力的需要,等等。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一两个原因所致,是多方原因的综合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深层次分析,就会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因素
期刊
10月14日,以“扩大交流、拓展合作、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10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中德两国教育界、科研界和企业界近300名代表,为加强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献策,就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等内容作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并就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与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与创新等四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以中国基本国情为“底色”,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以民众的呼声为“亮点”勾画出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它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们看到希望,增强了对中国教育的信心。  那么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它将提供什么机遇,起到怎样的作用?在《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各
期刊
随着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大学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被更多有识之士所认识,呼唤大学品牌、打造大学品牌、扩张大学品牌的实践活动正在广泛展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人们对于大学品牌的认识与研究还不够,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品牌建设的理性认识。  本期就大学品牌建设的话题,本刊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大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柳振万、邯郸学院院长杨金廷结合本院校的办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