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学习的难题,因为现代社会进程日新月异,学生远离了那个时代,也没有了当时的语言环境,读古文往往会觉得抽象、枯燥、乏味,简直就像和外星人对话。然而,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人类的感情是永恒的。一篇好文章的诞生,总是作者动情,作品煽情,读者入情的结合体。大师的笔下,不但一草一木皆有情,即使随手记一则闲事,也必有“情趣”,阐述一个道理,也必合“情理”。如果我们以“情”为切入口,引领学生去遨游古人的世界,品鉴古人的意境,或许柳暗花明,能发现另一番天地。
一草一木皆有情
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
岁月更迭,科技迅猛发展,但自然界的进程却是缓慢的。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心境到荷塘边走走,细观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茎、风姿绰约的荷花在晨雾中、在夕阳下,在风起时、在细雨中的不同姿态;静听满池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声音,亦或与大雨之后的残荷作一次心灵的对话,那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样的诗句便鲜活地跃入我们心中了。
有了这份对荷的情感积淀,再来细品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蕖》便会有种亲缘般的认同感。虽然《爱莲说》和《芙蕖》立意不同,风格迥异,但都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对荷的赞赏。前者重在托物言志,属于寓意于物的移情;后者重在关注生活,在了解事物的过程中怡情,属恍然大悟后的悦情。
当心中装着满池荷花,脑中存着不同心境中对荷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不难解读出《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的直观描写中寄予的周敦颐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的美好情操。再观《芙蕖》中芙蕖的可人之处,便既能再现其“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的“可目”之姿,又能感同身受荷叶清香、荷花异馥、“莲实与藕并列盘餐互芬齿颊”的“可鼻”“可口”,进而走进李渔对于芙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的“酷好一生”的情感世界。从而在无限喜悦中领略到清香迷人的《爱莲说》《芙蕖》这穿越六百年时空的并蒂莲花的真谛。
假如古人的思想是一阵风,那么一草一木的颤动便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细细观察,一草一木无不动情;慢慢品味,一花之中也能现出一个世界。在情的引领下品读那些含情的“草木”之文,那一草一木的影子也如那秋天清澄的甘露般散落在漫山遍野。一草一木总关情,细微深处有真谛。
万水千山总关情
世界如此辽阔,那些崇山峻岭,那些平原戈壁……不论在哪个时代,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造化的鬼斧神工,总是感召着人的灵魂;大漠孤烟,雪峰夕照,古寨风情,椰林海韵,古刹清音,总是牵动着人的情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寥寥洒落的八个字,便勾勒出一幅生机迷人的画面,在这河洲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便如那脉脉的流水般自然流淌开去。正是从那时起,“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已与文学的舞台无法分割了。
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给了这一类作品以情感引领的抓手。徜徉山水之间,因人的身份、个性、处境等不同,常常引发的情感也不同,有的表现为借壮景以抒豪情(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高歌);有的表现为亲近自然的闲情(如陶渊明“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有的是感物伤怀的哀情(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人生思虑)……
当我们随吴均登上那条“任意东西”的小船,从流飘荡在富春江上,看那“异水”时而静得出奇,时而“猛浪若奔”;观那满目苍翠、“争高直指”的群峰;耳畔萦绕着泉水激石的泠泠声、百鸟啁啾声,该是何等的轻松惬意。此时此刻,当我们的身心与大自然契合到一起的时候,那么吴均那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表达出来的高洁的情怀,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的情愫,就水到渠成的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王国维先生有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追随欧阳修登临一下滁州“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远眺近观峰回路转之后的醉翁亭,乐陶陶于山间朝暮、四时多变而各异的迷人景色中。随后请共享山肴野蔌的太守宴、尽兴于觥筹交错的宴酣之乐。此时此刻,我们便是看得分明,景已不再是为写景而写景了,它变得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己的一段岁月沧桑。贬官滁州的欧阳修已经完全陶醉在这山水之中,陶醉在自己治理之下的滁州百姓能和平安定生活的政绩中了。
情与景的携手,正如一位情感细腻的画家深情而迷醉地凝视笔下的山川湖海一般,使人不由地动容。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一种心心相印、日月同辉的感觉。这一山一水已不再是多余的点缀。情寓景,景生情,情景交融出奇境。有了一草一树的深情刻画,又有了风雨生纱的柔情拂笼,人在其间,能不有所感怀,能不同样深品那美景奇境的创造者心间的呼声吗?
世间至理皆合情
情属于感性,理属于理性,在哲人看来,理性高于感性,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从审美价值来看,“理”如果不能回归到“情”,则大大逊色了。国学精粹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强调了感性认识的整体效应;而脱离具体环境孤立地去看某些道理,未必是真理。
好的说理文章,必定情真理足,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演讲词大多以议论为主,目的是让听众接受自己的主张,一场不能煽情的演说必定是失败的。我们有的报告,形式死板,枯燥乏味,可称之为“新八股”。这些“成套”文章能含多少真理且不说,不能让人动情,别人不想读下去,那价值就丧失了大半。而古文中早有成功的典范。
诸葛亮的《出师表》本为阐述请命出师北伐、劝谏刘禅亲贤远佞之理而作,却以“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一以贯之。读来可谓言辞恳切,字字有情。
作为托孤大臣,刘禅尊之为“仲父”。诸葛亮以父辈的身份,感叹先帝创业的艰难,盼望后主能发愤图强,满怀深情念先帝。随后,诸葛亮又自叙生平,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回顾前尘往事,21年来的风风雨雨勾起了诸葛亮的情感波澜。三顾茅庐使他内心充满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白帝城托孤又使他感到莫大的信任。于是处处不忘“遗德”“遗诏”,想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启发刘禅能象其父一样知人善任,这样的表白入情入理,容易打动后主。
作为臣子,诸葛亮则以满腔挚爱谏后主。提治国建议,真诚地表明自己北伐的坚定决心,勉励后主完成先帝未成的大业。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这样浓烈的情感,决非新八股的报告所能及,因而流芳百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如《孟子》、《荀子》、《韩非子》大多是很有论辩力的文章,但他们并没有板起脸来空讲道理,往往通过世俗生活现象作比喻,或通过富有情趣的故事来说明道理。《鱼我所欲也》是比喻,《郑人买履》是寓言,荀子的《劝学》通篇以喻代议,雄辩滔滔。
纵观初中教材中《刻舟求剑》、曹刿论战、《马说》《邹忌讽齐王纳谏》《黔之驴》等一系列文言,都是用幽默的小故事或生动的生活现象来阐明道理,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趣,让人一入情境就被感情所引领,在笑声中顿悟,在叹息中思索。
世事物趣皆含情
世上事,了犹未了。往事如烟,斯人已去,留下的余韵却代代相传。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蕴涵的情是亘古不变的。融情、撷趣、通理,这也是千百年以来的古诗文依然值得研读的要义所在。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和白居易《观刈麦》都是出乎情,入之理的佳作。面对汪然出涕的蒋氏“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一番血泪陈述,柳宗元悲从中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苛政猛于虎”,正是由对百姓体恤同情而引发的对苛政的愤慨之情。
同样是控诉捐税的繁重,白居易把镜头聚焦在了举家忙碌收麦和抱子的贫妇人凄凉拾穗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炙烤中,全家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这是丰收中的“虎口夺粮”;更让人揪心的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怀抱孩子的贫妇人,因为缴纳租税,没有了昔日“家田”的她,只能靠捡拾人家落下的麦穗为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如此艰辛的现实生活场景,作者对劳动人民寄寓深切的同情的同时,把自己摆放了进去,“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份情又是何等的真挚。
与此同时,生活中的情趣、物趣比比皆是,可以信手拈来。沈复的《幼时记趣》中表现出的孩童天真烂漫之情可以说与学生毫无心理距离。只要带上自己那颗童心,放飞自己的想象力,那么“群鹤舞空”般的夏蚊会与你相约,土墙凹凸处的丛草虫蚁也会成为神游的对象,而观二虫斗草间,兴致正浓时,杀出的程咬金——癞蛤蟆被“鞭数十,驱之别院”,更会让我们拍手称快。在这份天真之情的引领下,领悟“物外之趣”便不是难事了。
至于林嗣环的《口技》、魏学洢的《核舟记》、阎伯理的《黄鹤楼》、张岱的《于园》一类文章则可从了解事物、技艺等方面,增添生活情趣,寓情于物。让人不由得生出“技艺灵怪矣哉”的感慨。
人间最重是亲情
如果说草木山水、世间至理、世事物趣所含的情于我们终究隔着一层纱,终需慢慢体认,那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更易为我们理解。而亲情这一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也是历来文人墨客大书特书的不朽的题材。
“兄弟情深深几许,泪眼问琴琴不语。”让我们走进刘义庆《人琴俱亡》中王子猷的情感世界。作为魏晋时期的一代名士,王子猷一生率性旷达,追求超脱的风度。但当他坐在兄弟兼知音的子敬灵床上抚琴时,感情终于喷涌而出,掷琴恸绝道出了感人肺腑的“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于是我们理解了此前的“语时了不悲”“都不哭”的情感内涵:不是不悲,是大悲;不是不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是无情,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再如一贯被视作英雄赞歌的《木兰诗》,其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卫国杀敌的忠心,今天讲来很崇高,而源自木兰身上的,却是一种质朴的情——替父从军首先是孝心。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心中怀念的却是爷娘的亲切呼唤,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十年征战,凯旋回朝,她最大的愿望是和亲人团聚。至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人们评价总是赞扬她不慕功名富贵的高尚品质,其实性格质朴的木兰根本就没有做官的概念,替父从军是发自亲情,战事结束首先想到的自然还是亲情。她急于要做的还有“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自己的女儿之身。这也是质朴的人之常情。
至于得悉木兰归来,“出郭相扶将”爷娘,“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共同构筑了家中的欢乐气氛,洋溢着浓郁的亲情。读《木兰诗》,我们读到的是一个情感丰满的农家女子的形象,孝顺,天真,而又勇敢刚毅,她立战功成为英雄,那种意义倒在其次。
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引领学生阅读,文言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之乎者也”“诗云子曰”,而是穿越时空,根植于现实土壤的心灵之约;是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精神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一草一木皆有情
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
岁月更迭,科技迅猛发展,但自然界的进程却是缓慢的。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心境到荷塘边走走,细观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茎、风姿绰约的荷花在晨雾中、在夕阳下,在风起时、在细雨中的不同姿态;静听满池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声音,亦或与大雨之后的残荷作一次心灵的对话,那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这样的诗句便鲜活地跃入我们心中了。
有了这份对荷的情感积淀,再来细品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蕖》便会有种亲缘般的认同感。虽然《爱莲说》和《芙蕖》立意不同,风格迥异,但都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对荷的赞赏。前者重在托物言志,属于寓意于物的移情;后者重在关注生活,在了解事物的过程中怡情,属恍然大悟后的悦情。
当心中装着满池荷花,脑中存着不同心境中对荷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不难解读出《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的直观描写中寄予的周敦颐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的美好情操。再观《芙蕖》中芙蕖的可人之处,便既能再现其“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的“可目”之姿,又能感同身受荷叶清香、荷花异馥、“莲实与藕并列盘餐互芬齿颊”的“可鼻”“可口”,进而走进李渔对于芙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的“酷好一生”的情感世界。从而在无限喜悦中领略到清香迷人的《爱莲说》《芙蕖》这穿越六百年时空的并蒂莲花的真谛。
假如古人的思想是一阵风,那么一草一木的颤动便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细细观察,一草一木无不动情;慢慢品味,一花之中也能现出一个世界。在情的引领下品读那些含情的“草木”之文,那一草一木的影子也如那秋天清澄的甘露般散落在漫山遍野。一草一木总关情,细微深处有真谛。
万水千山总关情
世界如此辽阔,那些崇山峻岭,那些平原戈壁……不论在哪个时代,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造化的鬼斧神工,总是感召着人的灵魂;大漠孤烟,雪峰夕照,古寨风情,椰林海韵,古刹清音,总是牵动着人的情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寥寥洒落的八个字,便勾勒出一幅生机迷人的画面,在这河洲中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便如那脉脉的流水般自然流淌开去。正是从那时起,“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已与文学的舞台无法分割了。
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给了这一类作品以情感引领的抓手。徜徉山水之间,因人的身份、个性、处境等不同,常常引发的情感也不同,有的表现为借壮景以抒豪情(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高歌);有的表现为亲近自然的闲情(如陶渊明“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有的是感物伤怀的哀情(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人生思虑)……
当我们随吴均登上那条“任意东西”的小船,从流飘荡在富春江上,看那“异水”时而静得出奇,时而“猛浪若奔”;观那满目苍翠、“争高直指”的群峰;耳畔萦绕着泉水激石的泠泠声、百鸟啁啾声,该是何等的轻松惬意。此时此刻,当我们的身心与大自然契合到一起的时候,那么吴均那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所表达出来的高洁的情怀,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的情愫,就水到渠成的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王国维先生有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追随欧阳修登临一下滁州“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远眺近观峰回路转之后的醉翁亭,乐陶陶于山间朝暮、四时多变而各异的迷人景色中。随后请共享山肴野蔌的太守宴、尽兴于觥筹交错的宴酣之乐。此时此刻,我们便是看得分明,景已不再是为写景而写景了,它变得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己的一段岁月沧桑。贬官滁州的欧阳修已经完全陶醉在这山水之中,陶醉在自己治理之下的滁州百姓能和平安定生活的政绩中了。
情与景的携手,正如一位情感细腻的画家深情而迷醉地凝视笔下的山川湖海一般,使人不由地动容。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一种心心相印、日月同辉的感觉。这一山一水已不再是多余的点缀。情寓景,景生情,情景交融出奇境。有了一草一树的深情刻画,又有了风雨生纱的柔情拂笼,人在其间,能不有所感怀,能不同样深品那美景奇境的创造者心间的呼声吗?
世间至理皆合情
情属于感性,理属于理性,在哲人看来,理性高于感性,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从审美价值来看,“理”如果不能回归到“情”,则大大逊色了。国学精粹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强调了感性认识的整体效应;而脱离具体环境孤立地去看某些道理,未必是真理。
好的说理文章,必定情真理足,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以情。演讲词大多以议论为主,目的是让听众接受自己的主张,一场不能煽情的演说必定是失败的。我们有的报告,形式死板,枯燥乏味,可称之为“新八股”。这些“成套”文章能含多少真理且不说,不能让人动情,别人不想读下去,那价值就丧失了大半。而古文中早有成功的典范。
诸葛亮的《出师表》本为阐述请命出师北伐、劝谏刘禅亲贤远佞之理而作,却以“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一以贯之。读来可谓言辞恳切,字字有情。
作为托孤大臣,刘禅尊之为“仲父”。诸葛亮以父辈的身份,感叹先帝创业的艰难,盼望后主能发愤图强,满怀深情念先帝。随后,诸葛亮又自叙生平,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回顾前尘往事,21年来的风风雨雨勾起了诸葛亮的情感波澜。三顾茅庐使他内心充满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白帝城托孤又使他感到莫大的信任。于是处处不忘“遗德”“遗诏”,想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启发刘禅能象其父一样知人善任,这样的表白入情入理,容易打动后主。
作为臣子,诸葛亮则以满腔挚爱谏后主。提治国建议,真诚地表明自己北伐的坚定决心,勉励后主完成先帝未成的大业。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这样浓烈的情感,决非新八股的报告所能及,因而流芳百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如《孟子》、《荀子》、《韩非子》大多是很有论辩力的文章,但他们并没有板起脸来空讲道理,往往通过世俗生活现象作比喻,或通过富有情趣的故事来说明道理。《鱼我所欲也》是比喻,《郑人买履》是寓言,荀子的《劝学》通篇以喻代议,雄辩滔滔。
纵观初中教材中《刻舟求剑》、曹刿论战、《马说》《邹忌讽齐王纳谏》《黔之驴》等一系列文言,都是用幽默的小故事或生动的生活现象来阐明道理,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趣,让人一入情境就被感情所引领,在笑声中顿悟,在叹息中思索。
世事物趣皆含情
世上事,了犹未了。往事如烟,斯人已去,留下的余韵却代代相传。因为这些人,这些事,蕴涵的情是亘古不变的。融情、撷趣、通理,这也是千百年以来的古诗文依然值得研读的要义所在。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和白居易《观刈麦》都是出乎情,入之理的佳作。面对汪然出涕的蒋氏“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一番血泪陈述,柳宗元悲从中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苛政猛于虎”,正是由对百姓体恤同情而引发的对苛政的愤慨之情。
同样是控诉捐税的繁重,白居易把镜头聚焦在了举家忙碌收麦和抱子的贫妇人凄凉拾穗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炙烤中,全家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这是丰收中的“虎口夺粮”;更让人揪心的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怀抱孩子的贫妇人,因为缴纳租税,没有了昔日“家田”的她,只能靠捡拾人家落下的麦穗为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如此艰辛的现实生活场景,作者对劳动人民寄寓深切的同情的同时,把自己摆放了进去,“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份情又是何等的真挚。
与此同时,生活中的情趣、物趣比比皆是,可以信手拈来。沈复的《幼时记趣》中表现出的孩童天真烂漫之情可以说与学生毫无心理距离。只要带上自己那颗童心,放飞自己的想象力,那么“群鹤舞空”般的夏蚊会与你相约,土墙凹凸处的丛草虫蚁也会成为神游的对象,而观二虫斗草间,兴致正浓时,杀出的程咬金——癞蛤蟆被“鞭数十,驱之别院”,更会让我们拍手称快。在这份天真之情的引领下,领悟“物外之趣”便不是难事了。
至于林嗣环的《口技》、魏学洢的《核舟记》、阎伯理的《黄鹤楼》、张岱的《于园》一类文章则可从了解事物、技艺等方面,增添生活情趣,寓情于物。让人不由得生出“技艺灵怪矣哉”的感慨。
人间最重是亲情
如果说草木山水、世间至理、世事物趣所含的情于我们终究隔着一层纱,终需慢慢体认,那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更易为我们理解。而亲情这一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也是历来文人墨客大书特书的不朽的题材。
“兄弟情深深几许,泪眼问琴琴不语。”让我们走进刘义庆《人琴俱亡》中王子猷的情感世界。作为魏晋时期的一代名士,王子猷一生率性旷达,追求超脱的风度。但当他坐在兄弟兼知音的子敬灵床上抚琴时,感情终于喷涌而出,掷琴恸绝道出了感人肺腑的“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于是我们理解了此前的“语时了不悲”“都不哭”的情感内涵:不是不悲,是大悲;不是不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是无情,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再如一贯被视作英雄赞歌的《木兰诗》,其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卫国杀敌的忠心,今天讲来很崇高,而源自木兰身上的,却是一种质朴的情——替父从军首先是孝心。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心中怀念的却是爷娘的亲切呼唤,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十年征战,凯旋回朝,她最大的愿望是和亲人团聚。至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人们评价总是赞扬她不慕功名富贵的高尚品质,其实性格质朴的木兰根本就没有做官的概念,替父从军是发自亲情,战事结束首先想到的自然还是亲情。她急于要做的还有“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自己的女儿之身。这也是质朴的人之常情。
至于得悉木兰归来,“出郭相扶将”爷娘,“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共同构筑了家中的欢乐气氛,洋溢着浓郁的亲情。读《木兰诗》,我们读到的是一个情感丰满的农家女子的形象,孝顺,天真,而又勇敢刚毅,她立战功成为英雄,那种意义倒在其次。
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引领学生阅读,文言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之乎者也”“诗云子曰”,而是穿越时空,根植于现实土壤的心灵之约;是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精神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