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事’”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交流“记录身边的小事(或现象)”活动中发现的事件,学习观察生活、记录发现。
  2.选择不文明或温暖“小事”发表看法,学习对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办法,培养整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整个单元的学习以实践活动“记录身边小事(或现象)”为起点,学生坚持记录一周的时间。与此同时进行了《大自然的声音》和《带刺的朋友》的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回顾记录,引入 “小事”
  导入:同学们,从上周开始,我们进行了实践活动“记录身边的小事(或现象)”大闯关。今天大家交流一下吧。
  1.出示一位学生的第8次记录,请他说一说记录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感受。(观看女排比赛,通过和爸爸交流,感受到姑娘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学习。)
  2.导入新课:除了这类事件外,我们还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小事。课本中也有一些小事,我们先来看一看。
  二、说清“小事”,判断对错
  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图)请你观察插图,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受到温暖,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用“什么时间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把事件说清楚。
  2.学生交流事件,并作出对或错的初步判断。
  三、围绕“小事”,发表看法
  1.交流正确的行为,发表看法。书上出现的这些小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一位同学也记录了,请他说一说这件事。
  (1)他說清楚事件了吗?是真实的记录吗?(下雨主动撑伞)
  (2)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3)出示学生的看法:一个小举动,认识一位新朋友。你认为他的看法怎么样呢?
  2.交流不文明的行为。
  导入:我们刚刚一起交流了发生在学校里的事。还有一些同学关注的是社会上发生的事。
  (1)出示两位学生的发现:有人一边走路一边打游戏,有人骑自行车还看手机。说说你的看法。
  (2)集中讨论:这样的行为很明显是不对的,但为什么不对并没有写出来,都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吧。(不仅自己会面临危险,也很容易危及到别人。)
  四、交流“小事”,汇总意见
  导入:刚刚我们一起交流了几件小事,并对事件发表了看法。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些同学观察生活、勤于思考,记录的事件多又好。今天,我们请这些同学担任小组的首席发言人。
  1.请每位首席发言人选择自己记录中最满意的一件事说一说,可以是温暖的行为、不文明的行为或是自己的感悟,说完之后,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这件事发表看法,同时发言人要收集汇总每个同学的看法,简要记录。
  2.学习后请小组展示交流。
  五、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导入:对记录的事件进行正误判断,并说出了理由。还有些同学发现了生活中的问题。
  1.一个学生记录:同学们练字用的毛笔太少了,我觉得应该再多放一些。
  (1)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他的看法很正确,如果再说说具体的理由就更好了。)
  (2)请看这位同学第二天又记录了,你认为对说明理由有哪些帮助?(放更多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喜爱练字同学的需求)
  过渡:你身边也有需要改进或解决的问题吗?
  2.一个同学发现有人在学校亭子上乱画的事件。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对这件事小作者有看法,并邀请同学发表看法。
  六、小组交流,汇总意见
  小组学习,每个组除了首席发言人外,另外3位同学每人说一件事,大家发表看法,发言同学自己记录并汇总大家的意见。
  七、布置作业
  我们的闯关活动没有结束,可以继续观察并记录下来,一周后我们再交流,看哪位同学能坚持记录21次,养成留心生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注:此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依托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落实语文课程实践性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中长期的改革发展给予指导,也为该地区掀起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热潮吹响了冲锋号。  综观《纲要》,全面深刻地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地区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未来中长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非常宏观切实的指导意见,可谓
语文课标强调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培养其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有效的应对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流习惯,培养人际交流素养。在统编本教材中,低年级教材编排了特定的口语交际内容,说明口语交际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呢?  一、创设口语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1.创
一直以来,精批细改习作是语文老师的传统,他们把大量时间花在批改学生的习作上。于是,学生的习作本内有了形形色色的批改符号,有了密密麻麻的补充内容……于是,语文老师俨然愚公,一有时间就搬移眼前由六七十本作文本堆积的小山。可是,教师的精批细改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只是一厢情愿,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没有真正领会,当然习作水平的提高就很有限。对照比较学生一学期的习作,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虽然篇篇都精批细改了,然
摘要:《VFP程序设计》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法,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VFP程序设计;教学法;研究与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操作和初步程序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广。然而,这门学科具有内容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缺乏趣味性和感性空间,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
学生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统编本教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编了不少他们乐读的小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故事在学生心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充满故事味的阅读课堂,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更好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充满故事味的必要性  低年级学生大都非常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在阅读教学中,当故事的味道充盈课堂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1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整个课堂起着统领、导向、定位的作用。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强烈的“目标意识”,教师悉心研读教材,关注教学目标,注重目标的落实,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从三年级的学情出发,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定:(1)学习本课生字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熨帖”“凌乱”等词语的
去年,我接手了一年级。一进教室,一群小毛头瞪着大眼睛打量着我,我就站在教室门口不动,让他们打量个够。经过一番“X射线”透视后,几个率真的小家伙对我评头论足了起来:“这个老师不算太老,但是个胖子。”“我不喜欢胖子,我喜欢以前幼儿园王老师那样瘦瘦的老师。”我哭笑不得。  静静地思考了几秒钟,我不紧不慢地走上讲台,目光向台下扫视了一圈,一句话也不说。我的沉默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等到满场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时
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上开设了很多新的栏目,但所选内容依然以单篇文本的形式存在,以“文学性”为主体,意在凸显学科的语言性质、文本特点、文化内涵。教材对选编的文学作品有一条主线,也体现了梯度性。其中神话传说是这条文学线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独立存在于教材的一种文体。统编本教材把“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流带进了教材的文学作品中,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传说,是古代劳动人民给人类留下的
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为此,笔者采取了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并能在课堂上有效地交流这些资料。  一、兼顾差异,有机分组  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上课之前我就有意识地将学生分成六个组,每个阅读小组都由不同层次的
课标指出:中年级学生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在教学基础知识的时候,教师都很重视让学生积累字词,如何把这些已经记住的词语正确地运用到习作中去,简单而又有实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扩写。  扩写就是结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合理分析以及丰富的想象把一句话写具体,把一件事写完整,把一篇文章写得生动且合乎情理。在小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指导学生通过扩写来拓展习作技巧,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