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fas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问题。从问题提出——解决及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 问题解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这一基本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从问题提出——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
  “好学多问”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其思维的萌发,中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中学生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课堂表现为“怕提问”。
  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曾有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位学生对“四万万同胞”的“四万万”提出了疑问,许多学生发出哄笑。这位教师不但没有责怪学生愚昧无知,反而鼓励了他,同时在解决“四万万”就是“四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为什么用四万万而不用四亿“的研究,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提问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决心。
  可见,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教师才知道学生“疑”在哪里,“惑”于何处。才能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调整。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一些发自内心却又异想天开的问题,看作是旁门左道,是“有意捣乱”采取压制的方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被扼杀,成为真正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发扬民主意识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开启思维之门器官的钥匙。
  (三)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
  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 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
  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提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 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
其他文献
0引言现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上的信息数据愈加海量,但同时网络信息数据安全问题也更加的突出。计算机给了大众一个很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
0前言将服务器的物理资源,通过虚拟技术变成多台可以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共享资源。从而提高资
0引言随着社会向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其安全
摘 要:2015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于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对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团队的五个作品凭借出色的创意理念,扎实的技术实力斩获特等奖。另有全自动穿串机、变胞机器人、智能双向仿生手语翻译系统等34个作品获得一等。而本次决赛中的特等奖团队将于明年7月赶赴巴黎参与iCAN国际总决赛的角逐。  关键词:国际;iCAN;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1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关键词】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 有效途径 体会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
<正>0引言在网络技术频繁升级的背景下,非法入侵、恶意攻击等安全问题的凸显逐渐影响到了政府部门对网络平台的应用,且诱发了信息缺失问题。同时,由于局域网的不成熟、人员技
目的 观察将在体记录扩散性抑制的电生理学方法 应用于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缺血区(海马)的电生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局部给予3 mol/L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光化学血栓形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和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诱导扩散性抑制;抑制组预先30 min腹腔注射MK-801(0.2 mg/100 g);将记录电极加以改良置入海马记录细胞外直流电位变化.结果 诱导组记录到幅度约10~30 mV,时程大于
反思性教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于9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域里盛行,它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反思来促进专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一思潮也影响到了我国,例如上海、浙江、河南等地率先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性教学,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反思性教学产生了兴趣,并自觉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我国教育教学
描述在主变冲击过程中出现“110kV保护测控装置遥信混乱”的异常现象和处理过程,通过对主变有载调压相关控制回路的深入解读,分析了异常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该类异常重复
细胞表观遗传学改变同人体肿瘤发生有着密切联系,例如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沉默常为调控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所致.同DNA碱基突变导致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变化的不可逆相比,细胞表观遗传学异常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常常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