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部应力分布与板块的动力作用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水压致裂法,对中国大陆的华北、华南、东北和西北等沉积岩地区,进行了四百米至四千米深度范围的绝对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应力分布特点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而在中国北部则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地壳上部的水平主应力是上覆岩层自重、地壳温度场和板块挤压三种作用的结果。温度场和地壳自重对地应力的影响是深度的线性函数、是均匀的、各向等值的。一般情况下,地应力值高的地方,地温梯度值高,地壳厚度较薄。但应力场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大陆周围板块的驱动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不同板块边界的不同作用方式及其对应力分布的影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识别国标两级(6763个)印刷体汉字的新方法。根据汉字的结构,定义了一组结构特征(边框特征、局部特征和笔划端结点),作为预分类和匹配、识别的依据。 建立了一个识别6763个汉字的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正确识别率优于98%。
期刊
本文利用作者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地区布设的三条重力剖面,以及有关的重力资料,分析了该地带的重力异常特征;计算了地壳厚度。结果表明:沿断裂带中段未形成一条完整的重力梯级带;在其两侧,重力异常与地壳构造差异较明显;在该断裂带存在着轴部重力高与地壳减薄。结合地质研究成果,讨论了造成该断裂带重力异常与地壳构造特征的可能原因。
期刊
本文根据近年来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总结了右江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特征。指出新生代以来,桂西地区受到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南东东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使北西走向的右江断裂带作左旋走滑为主的运动,形成了走滑断层所具有的典型的构造地貌形态。此外,对右江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进行了讨论。
期刊
1987年3月13日上午,西德汉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杜达(S.J.Duda),在云南省地震局作了题为“谱震级与震源参数”的学术报告。杜达教授介绍了中国新疆南部1985年8月23日地震、墨西哥1985年9月19日地震和阿留申群岛1986年5月7日地震谱震级的研究工作,给出了这几次地震的震级谱,即用4个不同的时间窗(12.8秒、25.6秒、51.2秒、102.4秒)取出在10个倍频程上与周期相关的震级
期刊
本文介绍在日立牌微机上用 BASIC 语言编制的一套地磁台数据的微机管理系统。该软件是按“菜单”这种可在屏幕上进行人机对话的方式设计的。可存储、查找和打印地磁台各种数据与报表。
期刊
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及5.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了5.3级地震前该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指出5.3级地震前一、二年内主震周围形成地震“空区”,5.3级地震前两月在其附近发生4.0级“信号震”。对余震序列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该地区近一、二年内地震趋势估计的初步意见。
期刊
滇1井是一口位于小江断裂上的水井,井深103米,系岩石裂隙承压含水层。该井自1981年底投入观测以米,对小江断裂附近发生的七次五级以上地震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尤其对震中距仅80公里的1985年4月18日禄劝6.3级地震反映最为明显,因此对异常形态相似的禄劝最大强余震(1985年8月31日,M_s=5.1),事先作了三要素均为成功的预报。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与细致的数据处理对滇1井微动态特征、异常
期刊
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离减衰的规律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已为许多人的工作所证实。为了探讨这种区域性的差别,并赋予各区烈度衰减特征以定量的描述,本文采用线源模型,对已知震级 M 的地震,计算烈度分布,并与实际烈度图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震源深度因子 C 主要影响近场烈度分布,破裂长度2 L 控制等震线的椭率,烈度衰减因子k 对烈度图样的总体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此外,近、远场等震线随距离的衰减常有差异,远场 k
期刊
本文研究了物理性不同的三种岩石在不同应变速率影响下声发射 b 值随应力增加而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在(10~(-4)~10~(-8))范围内三种岩石的声发射 b 值都随应力增加而减小。它们的高 b 值区随应变速率下降向应力增加方向偏移。同时,三种岩石的 b 值随应力的变化对不同应变速率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说明无论是应力状态或是岩石的物理性质都能影响岩石 b 值的变化,但,也都不是决定岩石
期刊
二十多年来,太阳——大气——地震的研究,作为天地相互关系的一支,不仅在理论机制,而且在地震预报实践上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太阳活动,通过大气扰动,亦即地震天气异常,触发或孕育地震的效应,使我们可能将大气同地壳这两个似乎不相干的因子,构成地震——气候系统。从气候变异同地震的关系入手引出地震——气候系统,再从系统的结构、发震的判据出发,讨论地震气候营力区划及其在预报实践中的可能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