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媒体技术运用有效性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新视角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新视角来看,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真实的语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通过优化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性
  新视角之一:巧妙创造真实的语境,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外语教学要充分体现语言技能(实践)与语言知识(理论)的关系,即要求通过语言活动的实践来掌握知识,并以这些知识来巩固、提高进一步的实践。【1】“具体的说,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用语言做事”为核心,以真实生活为主线,有序呈现并巩固语言知识;以“用英语做事情”来带动语言知识内化和能力的转化;以“Can Do”即语言的综合运用为标准来检验知识的运用水平和等级【2】”。但是,由于我们是非英语母语国家,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无障碍的理解理静态的文本内容,就需要教师费时费力的创设具体的英语语言使用环境,创造更多的英语国家的语境,才能降低新知对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英语情景,愉快而又主动的进入学习英语知识的海洋。然后,才能做到“用语言做事”,才能把习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优化课堂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减少教师过多的引导“废话”,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学生与文本之间迅速产生信息快速交流的通道,实现教师、文本、编者与学生等多方面的对话。达到在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语境中快乐的建构知识,取得教与学最大效果。如: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对于其内容来说,内地的学生很少去过迪斯尼乐园,更不要说晚上在新加坡观察夜间动物园中的动物了。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Flash,快速的展现妙趣横生的迪斯尼乐园,充满神秘气氛的夜间动物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文本所展示的美妙的英语世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再顺利导入课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激起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了解内容欲望,并给以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顺利解决课后的一些阅读问题,如:Singapore is a big country in Europe. It is best to visit Singapore in autumn. 让学生自然、自主和自愿的参与听、说、读和讨论,缩小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
  新视角之二:合理利用真实语境,活跃学生思维产生头脑风暴
  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如果依靠教师的讲解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新课导入,造成师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无效浪费,如果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语言的实践机会,学生往往有话可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与学习,不重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灵活运用。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只能从例子和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即使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也是肤浅的,遇到不同场合的现实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或敷衍了事,无法向深度拓展下去。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用结合,让课堂生活化,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有景可用,有话可说。如: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个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坦然面对,灵活使用。又如: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wear jeans to the party? If you are going to stay at home you’ be sorry.虽然多媒體技术能给我们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依然要时刻记住多媒体只是我们的教学辅助工具,课堂是一个是教师、学生和编者等多方对话地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思维随时都有变化,多媒体的预设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积极,更主动,更有创造力地接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体现“主题确定,学法多元”的思想,实现“以学定教”,“学展点练”有机结合。
  新视角之三:恰当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营造清晰的知识框架
  正如中国教育专家于春祥所说:“再完美的课件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板书。”【3】其原因有三:首先,课堂是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动态生成过程,任何预设的课件内容与教学课堂的实际都不会也不应该完全一致。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的课件意识太强,那就容易让课件牵着老师走,老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老师被课件所累,学生却成了课件的观众。一旦课件扮演了替代学生思维的角色,师生的互动就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学就入了歧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完全拘泥于课件,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这样看来,板书必不可少。其次,板书的示范作用课件无法替代。尤其是字母教学,教师书法运笔的特点,书写结构,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进行模仿,教师的这种示范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另外,在新授课过程中板书既能缓冲学生的感悟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最后,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时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要求,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及创造性。这就会随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不同的教学成果,有些甚至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如PEP(五下)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B Read and write 和Story Time(Read and write是学习重点,要求精学,Story Time 作为一篇拓展阅读来处理),本来因为其内容相似,Story Time只是作为其补充内容, 对Read and write进行巩固与拓展。但是在实际教学时Read and write中的“Winter comes. Zoom and Zip don’t skate. They sleep.”和Story Time中的“Zoom: I am going to Canada. It’s winter there now. I can skate”相互矛盾。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如果使用多媒体全部动态展现修改内容,即使是电子白板也要来回切换屏幕,这会让整个教学环节纷杂繁芜,教学内容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而板书是动静结合的、及时地并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结构,即时展示课堂教学的进程,既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持续的知识脉络体系,从而有效地的帮助学生思考与整理所习得的新知,也可以帮助老师把握与调控教学的快慢节奏。因此,多媒体课件要与传统的板书多元共生,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服务。   新视角之四:合理组织和精简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展示的舞台
  多媒体课件本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引领、拓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课堂进行结构性的改造,从而提高课堂的动力源----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师的权力交出去,还“权力”于学生。多媒体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包办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在每帧幻灯片之间要刻意地设置较大信息差,特别是复习课。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样就会让整个课堂“百家争鸣”,精彩纷呈。也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机会,教师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留白,让学生对问题考虑的更全面。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我们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尽可能的提供发展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如: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幻灯片可以展示一个晚会现场,然后展现课题: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让学生自己述说这句话的意思,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说什么?在英语中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做?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come用了原形,哪些词后还可以接原形,哪些词还可以表示邀请,他们区别是什么?在静态的教材中和动态的课件中设置矛盾,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水到渠成的引出 could、would、let’s 等均可以接原形,進而延伸出他们各自的回答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实现知识的真正迁移。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是如此。多媒体的直观性不能代替学生的逻辑思维,多媒体对知识的形象展示,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语言的陈述。因此,只要多媒体课件的设置能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参与课堂、认识课堂、喜爱课堂和体会课堂。能让学生克服新知对他们产生的的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习的欲望。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就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最好应用,就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 陈琳 解读《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N]中国教育报.2012-05-18(7)
  [3] 于春祥.《春祥课典》专栏[N]中国教师报.2011-1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以直观认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加深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  争取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
期刊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此时正是学生作文打基础的时候。但学生刚刚步入写作文的门槛,都有万事开头难之感。很多学生由于经验和知识的匮乏,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容易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这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写作文,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提高认识水平。  学生开
期刊
【摘 要】如何让教其行,学者乐其生,提高幸福感,是每个教育者追求的,少教多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一种理解。当前的教育具有“压缩式”的特征,高三尤其如此。(1)从教学层面关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在何种教学内容环境下,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现有课堂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有何障碍。(2)从学生受教育层面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会产生何种冲击和影响。目的在于了解高三学生受教育现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树立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活动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树立新课程理
期刊
【摘 要】班级的整体授课已经成了亘古不变的习惯,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演变成了课堂差异,会给课堂的教学,尤其是听与说的教学带来许多阻力。本论文只要是阐述如何缩小课堂差异及提高英语的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差异;听力  一、传统听力教学以及课堂差异带来的局限性  班级的整体授课是教师们通用的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整体授课有着许多优点,但是,随着时代的
期刊
【摘 要】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渗透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 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 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关键词】阅读;习惯;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愉快地用心体验,在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文字,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让
期刊
【摘 要】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学知识。这种题型以图表为载体,具有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也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探讨如何提高图表类材料分析题得分率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图表题解题方法;题型特点;解题技巧;“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有效完成的好方法。  【关键词】现状;下水文;体察写作的甘苦;现身说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