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友善是公民不可或缺的美德,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心与心协调沟通的润滑剂,是社会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文化的多彩,却扰乱了人们内心对友善的追求与遵循,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公民友善的问题,友善关乎公民的成长成熟,社会的发展进步,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
关键词 公民 友善 美德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也再一次强调了“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的道德或者说美德。
一、公民友善问题的提出
善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是人们彼此尊重、友善、理解宽容、言行适度、严守约定的原则。真诚和友善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素质。我们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在社会中交往的对象是善良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我们生活的环境、交往的人群变得愈加复杂,不和谐因素、不友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友善举动已经严重伤害到我们的社会,它波及的人越多,社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最终会成为一团污浊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
二、友善与公民成长成熟
(一)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培养友善品质,就是教人为善,寻找合适的教育环境与手段,培养每一位公民思损人之害,怀爱人之心、存为善之念。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可以友好相处、善意相待,那么我们得到的势必是别人的尊重与帮助,推及整个社会,也必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同样,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友善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得到的也必将是便利与快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友善已经是公民一项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公民也只有具备了这项基本素质,才有可能成长为合格,在社会上有所建树的好公民。
(二)友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社会之所以能够前进发展,是由于有良好的道德秩序和道德氛围。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而团结协作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强调个人的友善品质,只有社会中的人具有友善品质,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友善的社会。才会有进步的追求并获得追求进步的动力。
(三)友善促进公民的成长成熟,实现全面发展
一个公民是否合格,判断标准是多重的,对他的要求也是多样的。但是一个公民要想获得成长,走向成熟,首先要具备友善品质。友善有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性格,有助于他们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真诚友好、宽厚大度、善解人意等良好性格;友善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耐挫力, 它能针对受挫以后的种种消极情绪,分别施以不同的调节、控制,并使其向积极、健康的情绪转化,从而提高个人对挫折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公民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加强公民道德修养,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
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友善品质是一个公民成长成熟的基础与基点,其重要性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愈加明显。我们的国家、社会、甚至公民个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友善品质培育的重要性,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具有非常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一)树立友善美德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公民树立友善美德指明了方向,是当代公民应恪守和弘扬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公民树立友善美德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当代公民只有把树立友善美德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树立起来的荣辱观才是有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和价值评判标准作支撑的荣辱观。
(二)把树立友善美德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
每一个公民都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期望,树立的荣辱观只有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 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正常的人无不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谊、友爱的氛围中,无不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善意、善举。友善会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不仅让我们身心愉快,还能大大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
(三)把树立友善美德同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八大报告中,我们提到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把把树立友善美德同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和社会正气的示范者和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四)把树立友善美德同加强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使友善美德的培育成为公民成长的一项基本准则,内化为个人的需要与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友善成为公民时时刻刻的基本行为规范,最终成为公民修养的一部分。
公民道德修养关乎自身的成长与成熟,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一直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处于根本的地位。而公民友善品质更是根本中的根本,对于公民道德修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已经意识到公民友善品质所暴露出的问题,更应该明确培养公民友善品质所应努力的方向,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黎东.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J ].南都学坛,2007,( 7) :115- 11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马汝伟.友善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美德[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关键词 公民 友善 美德
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也再一次强调了“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的道德或者说美德。
一、公民友善问题的提出
善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是人们彼此尊重、友善、理解宽容、言行适度、严守约定的原则。真诚和友善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素质。我们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在社会中交往的对象是善良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我们生活的环境、交往的人群变得愈加复杂,不和谐因素、不友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友善举动已经严重伤害到我们的社会,它波及的人越多,社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最终会成为一团污浊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
二、友善与公民成长成熟
(一)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培养友善品质,就是教人为善,寻找合适的教育环境与手段,培养每一位公民思损人之害,怀爱人之心、存为善之念。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可以友好相处、善意相待,那么我们得到的势必是别人的尊重与帮助,推及整个社会,也必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同样,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友善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得到的也必将是便利与快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友善已经是公民一项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的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公民也只有具备了这项基本素质,才有可能成长为合格,在社会上有所建树的好公民。
(二)友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社会之所以能够前进发展,是由于有良好的道德秩序和道德氛围。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而团结协作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强调个人的友善品质,只有社会中的人具有友善品质,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友善的社会。才会有进步的追求并获得追求进步的动力。
(三)友善促进公民的成长成熟,实现全面发展
一个公民是否合格,判断标准是多重的,对他的要求也是多样的。但是一个公民要想获得成长,走向成熟,首先要具备友善品质。友善有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性格,有助于他们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真诚友好、宽厚大度、善解人意等良好性格;友善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耐挫力, 它能针对受挫以后的种种消极情绪,分别施以不同的调节、控制,并使其向积极、健康的情绪转化,从而提高个人对挫折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公民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加强公民道德修养,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
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友善品质是一个公民成长成熟的基础与基点,其重要性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愈加明显。我们的国家、社会、甚至公民个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友善品质培育的重要性,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具有非常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一)树立友善美德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公民树立友善美德指明了方向,是当代公民应恪守和弘扬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公民树立友善美德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当代公民只有把树立友善美德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树立起来的荣辱观才是有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和价值评判标准作支撑的荣辱观。
(二)把树立友善美德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
每一个公民都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期望,树立的荣辱观只有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 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正常的人无不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谊、友爱的氛围中,无不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善意、善举。友善会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团结友爱的人际环境,不仅让我们身心愉快,还能大大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
(三)把树立友善美德同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八大报告中,我们提到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把把树立友善美德同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和社会正气的示范者和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四)把树立友善美德同加强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使友善美德的培育成为公民成长的一项基本准则,内化为个人的需要与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友善成为公民时时刻刻的基本行为规范,最终成为公民修养的一部分。
公民道德修养关乎自身的成长与成熟,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一直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处于根本的地位。而公民友善品质更是根本中的根本,对于公民道德修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已经意识到公民友善品质所暴露出的问题,更应该明确培养公民友善品质所应努力的方向,把友善品质的培养融入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陈黎东.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J ].南都学坛,2007,( 7) :115- 11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马汝伟.友善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美德[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