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展开研究:一是构建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完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构建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四是强化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完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从而为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学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战略联盟的达成、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实践教学考核等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平台作为支撑,高校应根据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确保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有序、有效实施。
  1.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平台建设水平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硬件作为支撑,包括实践教学场所、设备等,这就需要高校基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实践平台建设水平。具体来说,第一,要通过优化管理,确保实践教学场所等资源得到有效运用;第二,要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发挥环境的影响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三,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设备。目前不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设备较为落后,难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需要及时维护与更新。
  2. 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实践教学目标
  时代在发展,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要基于高标准、高起点的平台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消化理论、发展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
  高校经管类专业要根据时代发展、人才市场和学生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为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与专业方法。
  3. 完善管理制度,拓展平台服务效能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的服务效能。管理制度建设要具有全面覆盖性,涉及实验室各类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学生等,不断完善操作制度建设与安全制度建设,使实验室各个环节都置于制度规范下,做到有章可循。此外,要形成高度统一的协调机制,根据不同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统一调配,以提升实践教学平台的使用效率。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验、实训、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与连续性。
  1. 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路径,在实验环节中教师要突破传统实验单一化的问题,除了进行常态化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外,还要积极开展体验型实验、探索性实验、创新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等。通过体验型实验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实验体验,使学生在亲历实验中获得提升与发展;通过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帮助学生形成实证意识;通过创新型实验、综合性实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等。
  2. 实训环节
  实训环节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机拓展与延伸,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通过实训学习,突破单一化技能训练,着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在实训教学环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交互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学会合作;在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业务应对能力、信息化素养等;综合素质方面,则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更好地胜任以后的工作。
  3. 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具有更大的创造空间。高校可以利用仿真实验室、创业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为学生创造更为真实的专业实践环境。仿真实验室实习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践环境,从而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環境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此外,高校通过创业基地、校企合作等,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4.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经管类学生专业成长的必经环节,能够使学生参与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再到理论研究的有机循环过程。学生经过理论学习掌握了经管类专业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实践促进理论的消化与吸收。毕业论文环节是学生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不仅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内化,并形成自己的理论成果,还实现了对既有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构建
  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就需要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狭隘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善于借力,有效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
  1. 基于参与主体的战略联盟构建
  从参与主体来说,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主要包括两种:校企战略联盟、高校战略联盟。
  首先,高校要基于共赢原则构建校企战略联盟。校企合作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正逐渐弱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强。高校要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应基于双赢原则构建战略联盟。高校要发挥理论与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同时,高校要借助企业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其次,高校要基于共享的结盟原则构建校企战略联盟。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这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比较封闭,过度保护自己的实践教学资源和经验。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不利于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要基于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推动校际战略联盟的构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将其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的专业发展特色。
  2. 基于区域的校际战略联盟构建
  区域校际战略联盟主要包括两种:区域内校际战略联盟、全国性战略联盟。目前不少地区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区域内高校进行有效整合,组建大学城、高校園区等,这样就为区域内高校校际联盟构建创造了条件。区域内高校要基于区域战略结盟并进行有效互动,共享实践教学资源、人才资源和场地资源,从而提升区域内高校经管类专业发展水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交互方式,“互联网+”模式为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高校之间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一条交互通道,组建全国性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中心,各高校作为资源中心战略联盟的成员参与其中,根据资源贡献与资源价值确定各高校的权限与享受的资源回报值,从而构建高效、畅通的实践教学资源共享通道。
  四、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经管类专业要根据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要胜任专业教学工作,必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根据经管类专业发展动向,及时把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等,提升实践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不断转变实践教学理念,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情实际,如兴趣爱好、能力基础、认知特点等,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 优化实践教师的知能结构
  目前,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突出的问题是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相对滞后。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一步拓宽教学视野,基于学科融合的视角,将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迁移能力发展。同时,教师要将自己培养成一师多能型教师,不仅能胜任经管类实践教学,还精通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经管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状。
  3. 构建立体化教师培养机制
  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队伍素质提升需要构建立体化培养机制,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援培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教师素质。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要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并将之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路径。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在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过程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将教学、科研以及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教师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提升。因此,高校要出台教师常态化学习与培训机制,深入开展校内教研、校际教研活动,通过培训、竞赛等路径,促进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
  最后,合理引进高素质教师。高校经管类专业要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与既有教师结构,引进高素质教师,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形成结对帮扶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的形式,为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
  五、完善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需要发挥考核机制的导向性作用,从而使教学不断趋于完善。
  1. 积极推动高校实践教学考核改革
  时代在发展,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并从多个层面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首先,拓展改革途径。目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以教师为主,考核主体单一,不利于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实践教学拓展考核主体,构建多位一体化考核体系,形成院、系、班级相结合的考核主体机制。在班级层面,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积极引入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其次,拓展考核范围。目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考核学生为主,对教师的考核力度不够,这需要拓展考核范围,将教师纳入实践教学考核范围。教师群体不仅包括指导教师,还包括辅导教师等,使教师形成合力。同时要加大教师考核效应,与教师绩效、薪酬结合起来;学生考核要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现状,对实践教学前、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后三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2. 建立完善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实践教学考核改革的视角,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要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将评价教学与评价学习结合起来,将宏观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评价,还要形成完善的评教方案,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重视宏观上的评价,还要将评价进行细化,使考核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依据各项指标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评价,提升实践学习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不仅要关注学生实践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实践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 硬性考核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要将硬性考核与激励性评价结合起来,从考核制度的刚性需要出发,利用激励机制激发师生潜能。教师激励性评价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物质激励与事业激励。高校要根据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成果,对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物质激励,不断提升优秀教师的经济待遇;在晋升职称、绩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激发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根据高校教育管理需要,积极吸纳优秀教师进入高校管理层,给予教师事业激励,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在学生层面,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实践教学竞赛、课外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自我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在比赛与实践中收获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4. 強化实践教学考核管理
  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考核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并将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环节。
  首先,强化前置性管理。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师生进行实践前的准备。教师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举措;学生要做好实践学习准备,包括收集资料、预习、质疑等。
  其次,注重实践中的管理。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中的管理是关键。教师的实践教学要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起到有效的调控与引导作用。
  最后,做好实践后的管理。高校经管类实践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结束,教师要做好后续管理,包括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填写实践手册、做好实践小结等。
  六、结语
  总之,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专业的发展,还直接关系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全面提升经管类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经管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厉敏萍,戴春芳.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8(11):36-37.
  [2]江海潮,向国成.高校经管类专业现代实践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8):56-59.
  [3]党文娟.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58-160.
  [4]梁东,杨宇鹏,顾桥.国外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1):74-75.
  [5]肖黎,皮修平,周镕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23):78-80.
  [6]杨明娜,杨明广,程皖川.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1):76-78.
其他文献
在中医发展史上张仲景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高峰』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却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成年以后因举孝廉而官拜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成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堪称里程碑式的著作  《伤寒杂病论》被晋人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分前者主要论述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后者
期刊
在巴黎的贝尔·拉雪兹神父公墓,我瞻仰了巴黎公社战士墙。这是巴黎公社社员最后的激战处,余下的147名战士就是在这堵墙前被屠杀的。将离开时,导游说《国际歌》的词作者也葬在这儿,但不知具体位置。我想,《国际歌》就是在巴黎公社起义被镇压的当口诞生的,欧仁·鲍狄埃这位重要的巴黎公社人,一定会被葬在距他死难战友不远处!尽管行程很紧,又无线索引导,我们还是决定寻找祭拜。  拉雪兹公墓有717亩之大、安葬着30多
期刊
石门县城西二里有一山,高百米有余,山顶方坪,土层深厚。山脚便是石门县委大院,人称“最美县委大院”。这里原是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部队的军火库。上个世纪50年代,石门县委在此盖起第一栋二层砖木办公楼,至今仍是县委领导的办公室所在。  一种精神:艰苦奋斗  早在去年5月,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成立不久,县委书记董岚就带领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带头转变作风。  2013年4月3日,董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并对其典型应用加以探讨,肯定了这类实验的优势,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室  一、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虚拟仿真实验室是高科技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产物,在计算机系统中把实验环境展现出来,采用的是各种不同的虚拟仿真技术,真实度较高。在很多世界知名大学里,各种形式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被开发出来,其应用范围不仅仅
期刊
摘 要:为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道路专业课程结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路专业;课程结构  教学实践表明,现阶段高职院校道路专业课程中诸多问题的出现,均与高职院校道路专业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推动高职院校道路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道路专业课程结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动漫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提出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订、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艺术设计;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潮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均增长很快。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河北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本校创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力图从创业学生的创业本能需求出发探讨政府、高校和市场三方在毕业生创业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河北;民办影视类高校;创业  高校构建科学有效的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有两万余名在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校计算机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具体探究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面对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高等教育只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摘 要:教学督导是强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高质量的教学督导队伍、完善督导规章制度以及拓展督导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职院校;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在近年来也得到
期刊
摘 要: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高校可以运用生态学理论,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生态因子着手,建立起多元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下发以来,全国高校在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