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在英语精读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精读课中引入Presentation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 Presentation 英语教学 精读课
  
  一、引言
  
  精读课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传授基础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各项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精读课的地位和作用,历来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所公认。(杨立民,2005)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也倍受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Presentation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逐渐被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这种手段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重点,鼓励学生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既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又可以合理继承已有教学模式中的精髓。
  
  二、理论依据
  
  Presentation(课堂展示/报告)这一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种教学理论: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意义的建构”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充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需的知识。它强调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师的角色已不再限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教师是组织者、发现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最终达成意义的建构。Presentation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体,学习者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对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并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presentation的讨论或者点评环节创设出一种交互学习的环境,反馈意见可以进一步加强学习者意义的建构。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是由Holec(1981)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就是能够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展,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学生在做presentation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学习的进度做出探索和调整,充分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反思,以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输出理论
  Swain(1985)通过对加拿大浸入式教学计划(immersion program)的研究,提出“可理解的输入”并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要达到流利准确的二语水平,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首先,Presentation作为一种很好的语言输出机会,使学生在目的语表达过程中注意或者说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其次,presentation使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所提出假设的方式,并根据反馈做出调整;第三,语言输出可以培养学习者的目标语思考的习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操练、加工,把语言能力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行为,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实施过程
  
  Presentation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绝不能因此忽视了教师的作用。Presentation这一教学手段优势的发挥,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和把握这一活动的进行。
  Presentation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选定课题,确定一名发言人或者多名发言人轮流展示课题成果,班上其他小组对该组的presentation进行讨论,提出问题与发言人或展示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这种方式注重分工合作,对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学术性较强,在研究生阶段这一方式运用较为广泛。另一种方式是采取不分小组,班上同学轮流上台展示,具体流程跟第一种方式基本一样。这种模式注重个性、创造力的发挥,每个同学都获得参与机会,覆盖面较广,而且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为大一的学生,人数皆在30个左右,考虑到学期有十八周的课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笔者的设想是,在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熟悉搜索素材、安排材料以及电脑课件制作的相关技术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展示技巧,教师提供帮助,课堂展示的时间为5—10分钟,提问点评的时间为5—10分钟;第二阶段,教师给学生分配课题,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团队之间共同协作完成课题,教师主要是给予指导,课堂展示时间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当或者视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而定。
  笔者之所以选择在第二学期精读课开始展示教学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学生刚进大学,习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突然改变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学习接受上的困难;第二,学生之间不了解,教师对学生不熟悉,在presentation的讨论提问阶段,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创设友好宽松的教学环境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第三,Presentation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保障,根据笔者的调查,学生第二学期技术条件比第一学期要成熟很多,大部分学生有了电脑并且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笔者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展示教学,笔者发现,通过课堂展示活动,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众转变成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扮演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班上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选定的话题有强烈的责任心,选择的话题涵盖面十分广泛,有音乐、电影、体育之类的通俗话题,也有爱情观、文学艺术之类的严肃话题,而且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展示话题,无疑会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了自己对材料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基本掌握了目的语素材的搜索方法;在对素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的PPT制作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从最初的单调生硬到后来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部分学生甚至还使用了Flash的制作技巧,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此外,学生还学会了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材料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素材,能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锻炼了展示成果的能力,从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课堂展示一方面为课堂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的输入环境;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使学生,教师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应注意的问题
  
  Presentation是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一种延伸,它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和思考空间,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必要时给予电脑制作、资料搜索整理、PPT制作等方面的指导;第二,学生在反馈提问阶段容易陷入沉默,教师应做好启发引导,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加语言实践,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第三,注意时间分配,在学期后半段,学生由于准备时间充分,做presentation的时间可能会大大延长,教师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精简内容,做到不耽误课程计划,不破坏教学效果;第四,学生在做完presentation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引导其反思、评价学习过程,使其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评价,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五、结语
  
  英语学习是一个贯穿个人终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意义深远。笔者所作的研究是将Presentation引入到精读课的一项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然而,笔者深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下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休养,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研究成果,摸索、总结教学经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Gass S,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rowley,M:Newbury House,1985.
  [3]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德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道德知识,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其结果培养出许多“道德专家”,而不是有道德的人。德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在于关注人本身,造就有德性的公民。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德育回归生活价值,在当前德育的研究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旨在审视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其人性理念,实现德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德育 生活 人性    一、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与可能    传统道德教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述了色彩的基础知识,指出PowerPoint教学软件设计中界面色彩运用要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色彩的运用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并试图提出配色的一些方法,指出了现有PowerPoint教学课件界面色彩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提高PowerPoint教学课件设计的能力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PowerPoint 课件 色彩    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我国的各级各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通过对比柳宗元的《江雪》与其若干英译文所实现的语言功能,探讨了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译文在传达原文文本三大纯理功能方面的缺失,证明了三大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及评价中的作用,以期为诗歌翻译及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 纯理功能 诗歌翻译 翻译评价    1.引言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首先,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因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诗歌语
期刊
摘要: 本文讲述了美国宪法诞生的艰难过程,并对妥协原则的含义加以反思。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妥协原则    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将启蒙运动的民主精神撒遍欧洲大地,那么美国独立战争以及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则是将“自由的法制”真正变为现实。“二百多年过去了,所有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代表都早已作古,但《联邦宪法》作为他们的集体政治遗嘱,却获得越来越大的力量和越来越深的影响。它甚至已
期刊
摘要: 理论上讲,自1776年《独立宣言》发布时起,前北美殖民地人民就断绝了跟英国法律上的从属关系,但英美之间文化联系并不是一纸宣言能立刻切断的。身处这一时期的美国人民是如何面对从英国臣民到美国公民的身份转换呢?战后普通公民被赋予了政治权利,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被唤醒,这些拥有了选举权的美国公民又是如何看待他们享有的政治权利呢?华盛顿·欧文的名篇《瑞普·凡·温克尔》展示了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期美国民
期刊
摘要: 本文以近日热映的《功夫熊猫》为个案研究,从“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两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解释力。从而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尤其是影视字幕翻译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影视字幕翻译《功夫熊猫》    1. 引言    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北美以首周末6000万美元跻身票房冠军,同时也获得了今年动画电影的最高首映票房。近日,该片在全国同时上
期刊
摘要: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2008年高考题中新课程的理念有所体现。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本文从关注《考试说明》、合理规划高三复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四种能力到位、注意学科知识前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对2009年高考的化学备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化学复习 备考 策略    200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的重视基础、强调能力,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大量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因素的运用方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激发的策略,对师生情感互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浅析。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激励 情感互动 情感调控    教育家夏丏尊曾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的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听力部分的试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实用高效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 高职学生 A级听力 分析 解题技巧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是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的英语等级考试,分为A、B两个等级。其中A级考试类似于过去的大学英语三级(CET-3)。听力考试是第一大
期刊
摘要: 本文研究一类具时滞的Logistic方程的一致持久性问题, 应用微分不等式和一些分析技巧, 得出了该方程一致持久的新结果, 推广并改进了一些相关结果。  关键词: Logistic方程 时滞 一致持久性    1.引言    本文研究如下一类具连续和分布时滞的Logistic系统:    文利用一些分析技巧,巧妙的得出系统(1.1)一致持久性的新结果。我们的结果推广并改进了已有文献相关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