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即是最后的决战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梦想的舞台PGA,地狱的Q学校
  
  通过打高尔夫球来实现梦想,将打高尔夫球作为自己人生的职业,这样的人在全世界有多少呢?仅仅在韩国,就有不少人梦想成为明天的泰格·伍兹或朴世莉,他们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也许有人认为,打高尔夫球不仅能赚钱,还能赢得掌声,在这个世界上,哪还有比这更好的职业呢?但是对当事人来说,这是一种条件艰苦的职业。
  全世界职业高尔夫球选手的梦想,就是能参加由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举办的巡回大赛。此项赛事只有前一年奖金排名进入前125名的职业选手才有资格参加,如果未能进入这一排名,便只有通过Q学校资格赛复活或者下降到乙等级别里,或到不同的国家参加“跑单帮”式的业余巡回比赛。
  作为新手,必须获得Q学校的“已证明合格”(Qualifying)的资格认证。但是,职业选手都将这Q学校形容为地狱。首先,通过一两次的预选赛,Q学校将在全世界数千名职业选手与巡回大赛的落榜生中挑选约200名选手,然后进行最终选拔赛。在整个选拔过程中,选手们要进行6个回合108个洞的残酷角逐,最后胜出的35人才能取得PGA舞台的入场券。
  活跃在PGA巡回赛里的崔京周就是在1999年通过O学校的角逐,于2000年成功地登上了PGA的舞台,但是因为奖金只有30万美元,排名被推到了134位,之后他在Q学校历经磨难,终于又一次脱颖而出。据说,以后只要一想起Q学校,崔京周就会出一身冷汗。为了能一直站在PGA的舞台上。崔京周总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每一次巡回赛中。如果对手不被淘汰,自己就会落人乙等级别的巡回赛。此时,每一杆都要经过浴血奋战,这已经不是输与赢的争夺了,而是生与死的竞争。职业选手们再也不想回到Q学校,再也不想听到Q学校的名字,但是要想出现在梦想的PGA舞台上,就要通过Q学校的磨炼。
  
  比洞赛培养了泰格·伍兹
  
  韩国诗人徐廷柱(1915-2000)在《我的自画像》中说过:“造就我的80%是风,是大自然。”
  如果说在东方有《孙子兵法》,那么在西方就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在《战争论》中说过:“天才是在战场上造就的。”造就高尔夫球皇帝泰格-伍兹的,也可以说80%是比洞赛。
  少年的泰格·伍兹,在以比洞赛为竞技项目的全美青少年业余高尔夫球大会上,连续3年夺冠:在最高级别的业余大赛“全美业余高尔夫球大赛”上,从1994年到1996年,也是连续3年夺冠。在业余高尔夫球比洞赛历史上创造了36战36胜惊人纪录的泰格·伍兹在转成职业选手以后,仅在埃森哲比洞赛里就取得了20胜3负的成绩,他进入职业赛后的总成绩为36战30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比洞赛杀手。
  职业高尔夫球比赛,一般分为比杆赛(Stroke Play,高尔夫球运动专业术语)与比洞赛,我们经常看到的比杆赛通常会进行4天,最终将4天里的总杆数之和进行比较来决出胜负。可以说比赛胜负的关键在于选手能拿到几个小鸟球或几个低于标准杆,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纪录竞技。但是在比洞赛里,一定要战胜对手才行。比赛中,赢就是上,输就是下,打平就是一半,每一个洞都是没有退路的、一对一的生死角逐。比洞赛也可以在18个洞打完之前决出胜负,从而提前结束比赛,在推杆时可以给予对方让步的机会。
  泰格·伍兹取得比洞赛的胜利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他的父亲厄尔·伍兹把他培养成了一名斗士。厄尔·伍兹是混血儿,是一个有着越南战场参战经验的绿色贝雷帽战士。他平时与种族歧视作斗争,在战场上则与敌人浴血奋战。对于厄尔·伍兹来说,世界就是一个红海、是一个战场,为了胜利、为了生存就必须去斗争。他一直用在战场中获得的经验和智慧来教育最心爱的儿子——泰格·伍兹。
  
  泰格·伍兹在战斗中取胜的方法
  
  天下第一的泰格·伍兹在比洞赛上,也会受到对手耍花枪的困扰,而他自己也有一套“欺骗”对手的技巧。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他自己在《我是怎样打高尔夫球的》一书中是怎么说的:
  许多高尔夫球选手向我耍花枪,企图扰乱我。比如,在推杆成功后,用冷酷的眼光瞪着我;在标准杆为3杆的洞里,开球后告诉球童用的是几号杆。而其实用的不是这号杆等。我很喜欢这种耍花枪的斗智技巧,因为这也是打高尔夫球的一种乐趣。我也有些耍花枪的方法,在这里介绍其中的5种与大家共享,你也不妨一试。
  (1)在用木杆打出很好的球以后,故意作出像是打出了失误球那样的表情。
  (2)经过对方的球,稍做停顿,仔细地看看,就像那是你的球那样,犹豫一下,再向着你自己的球走去。
  (3)在推杆的时候,给对方短距离的推杆几个让步后,在接近洞的位置反而让对手推杆。
  (4)让对手在离洞近的地方推杆,推几次后,在约两码远的地方推杆,反而给对手让步。
  (5)在风大的时候,远离你的对手后,要近距离切球时,用完全不想用的球杆,在旁边作几次挥杆练习,这时如果对手看到你用的球杆并跟着一起用的话,那么他一定是用错了球杆。
  我们再来看看泰格·伍兹在战斗中取得胜利的法则:
  第一是永不言弃。就好像有句话说的,高尔夫球的胜负要在脱掉手套后才知道。在没有正式决出胜负之前,比赛就没有结束。泰格·伍兹10岁时,有一次在奥兰吉保尔大赛上,开始时他一直保持领先,但在某一个洞的短距离挥杆失误后,就变得自暴自弃,结果被父亲厄尔·伍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他强调,放弃比赛在高尔夫球运动中是被鄙视的、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一旦出现失误。即使落后于对手,只要比赛还没有结束,也绝对不能放弃。
  第二是掌握一切。在球场上,就要有一种我就是胜利者的气概,稳住步调与节奏,这是关键。这就像一个拳击手控制拳击台那样,高尔夫球手就是要控制住球场,才能取得胜利。泰格·伍兹的父亲厄尔·伍兹,教导他练习如何掌控球场的技巧。只有控制住整个球场,压倒你的对手,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是不断改进。泰格·伍兹随时随地都会检查挥杆以及球杆把手等。在洞与洞的前进中,或在休息中也不例外,时刻注意提醒自己的姿势有没有散乱,球杆柄部有没有松动,以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部分等,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第四是压迫对手。泰格·伍兹的木杆开球比对手打得远,这时他就到球场中,站在自己球的前方,在对手开球的时候,通过优越感给对方造成压力。他那红色的T恤与黑色的裤子也成为压迫对手的手段之一。在打进小鸟球之后,他所做的上钩拳动作,既是为了回馈高尔夫球迷,也是让对手的心情焦躁不安而做的具有挑战性的动作。
  在以杆数定输赢的比杆赛里如果落后了,还是有机会挽回胜利的;但在一对一决定胜负的比洞赛里,如果失败了就意味着要卷铺盖走人。所以,比洞赛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是最后的决战。
其他文献
紫禁城里的眼镜风波    如今,眼镜已成为人们的日用品。但1921年在清朝早已灭亡的时候,溥仪佩戴眼镜一事仍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最早的眼镜是在明代经海上和陆路由西方传人的。最初传人的是单片镜,随后双片眼镜也传人,这在当时极为珍贵。眼镜最早名为“优逮”。是眼镜的阿拉伯文的译音。其读音与《楚辞》中的“瑷叇”相似,于是明朝人使用“瑷叇”来称呼眼镜。“眼镜”一词直到清初才出现。因为中国缺少高质量的玻璃
期刊
“我大概活不了多久了!”老蔡常这样对邻居说,希望得到几句安慰。  邻居们看着他越来越苍老瘦弱,矮小的个子弯曲起来,面部缩成核桃形状,皮肤焦黄,眼圈发黑,说话孱弱无力,真担心他突然躺倒不起。他们劝他回国,与老妻团聚,安度晚年。老蔡却说:“我女儿在美国留学,留学需要学费呀!”  一切都是为了留学的女儿。老蔡今年67岁,来美国已经6年了。他每天在一家中餐馆拖地、洗碗、切菜,时薪4.25美金。除去支付房租
期刊
我不知道  我想说的是否已经说完  或许什么也没有说出  在这条路上  我走得够长久了  日子悄悄离去  像青草掩盖在走过的路上  手习惯了触摸  而变得如此坚硬  如此陌生  每天太阳升起  看见老者走在前面  蹒跚而行  我发现有一些事情  值得一辈子去努力  想起你的时候  我笼罩在你的阴影之中  无力看清自己    选自《诗刊》
期刊
勒鲁瓦走进厨房,妈妈正在里面忙着做晚饭。他的生日快要到了。他想,这是他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告诉妈妈的最佳时机。  “妈妈,这次过生日,我想要一辆自行车。”  勒鲁瓦是一个经常惹事的小家伙。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已经惹下了不少麻烦。  “你过生日就该得到一辆自行车吗?”勒鲁瓦的妈妈问。  “那是当然。”勒鲁瓦答道。  勒鲁瓦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想要勒鲁瓦好好回顾一下最近一年来他的所作所为。“
期刊
范、滕之间的渊源    范仲淹这个人,大家都比较了解了。他少年苦读,中进士授官后在地方上颇有政绩,得到晏殊的推荐,入朝当了京官。仁宗初年,他得罪专权的太后而被贬。  后来几经沉浮,范仲淹临危受命,又到西北对西夏作战的前线督军主事。宋仁宗中期,外有西夏强盛,内有乱民暴动,中央财政紧张,朝廷陷入危机,范仲淹跟韩琦以“知兵事”而入朝,得到重用,任为副相。庆历三年,仁宗急切垂询富国强兵之法,范仲淹遂献上《
期刊
曾经我们相互走失过很久  不是因为苦难而是由于幸福  如果你仍是我的兄弟  浪迹天涯后请捧着你的心脏  到黄河去  那里有我们的见证  誓言和歌声  在黄河浪凿刻的沟回里  认读你遗失的青春岁月  让古河道宽阔的风和苍茫  重新打湿羞赧的问候  跪下来置一壶酒  于静默中听黄河娓娓的心音  让手指在沙里抠出血来  直到灵魂深处  那里 珍藏着与黄河的契约  走到天边  别想逃脱她的拷问  黄河不
期刊
对于名流来说,死去不是指生理死亡,而是在公众面前消失:活着不是指颐养天年,而是依然有剩余价值。  2008年1月下旬,龙永图又一次出现在央视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盛典上。从世贸首席谈判代表的重任上退下来之后,博鳌国际论坛秘书长成为他的新角色。当然,他还是贵州卫视《论道》节目主持人,以及各大经济论坛的座上宾。位高权重的光环不再,但他的判断力、人脉和经验不会消失,而是继续作为优质资源,社会各界和他本人都乐
期刊
在艾森豪威尔首次执政期间,我的祖父有段时间总是忘记眼前的事儿。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因为他又要讲故事了,讲那个他从没有对别人讲过的故事。我祖母从梳妆台前站起来,手里拿着镶有小灯泡的椭圆镜子——我以前总爱把那些小灯泡拧下来。她大声嚷嚷着:“唉,看在老天的分上,西摩,我们七点半还要赶到双果园去见德沃斯金一家呢。你非得回到南太平洋才行吗?”  外祖父“砰”的一声把门摔上,示意我坐到椅子上。两个星期后我就有
期刊
在台湾企业界的名人中,我认识3位王先生:王永庆、王又曾和王玉云。这3位先生,有的略有往来,有的仅是数面之交;有的可能记得我的名字,有的大概已经记不住我的名字了。  王永庆先生是石化业的龙头。前些年,他精力旺盛,常请行外人到他家吃晚餐。纵谈国家天下事。王先生待客菜肴虽称不菲,但绝无鱼翅、燕窝之属,倒是有一大盘人人难忘的炒米粉。他的子女帮忙摆桌子、端菜,大人谈话时他们远坐一旁聆听,从不插嘴。  10多
期刊
谁不梦想事业腾飞?谁不希望成就大业?一句话,谁不希望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到达人生辉煌彼岸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人生营销。卡拉奇说:“我自己策划了自己!”大智者、大英雄的人生辉煌,皆在于高瞻远瞩的策划和自我营销。  自我营销简单地说就是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个人魅力及吸引力,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或深刻或美好的印象。我们来看看文化名人们都是怎么营销自己的。    给自己做广告    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