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歌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对全球发表45分钟的演讲。演讲中,他首先深情回忆了他的母亲,他说:“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高尔基也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如果说生命如歌,那么母爱就是一首温婉而美丽的诗,无论平凡还是华丽,简短还是绵长,那点点滴滴的文字里,平平仄仄的韵角中,流淌的都是伟大而令人回味的真情。
  我的母亲生于1956年,1976年高中毕业后就结婚生子,当恢复高考后她已经有身孕在身,从此改写了整个人生。听长辈们讲过很多妈妈青春年少时的故事,和父亲从小就是同学,高中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自由恋爱毅然嫁给了父亲。外祖父家书香门第,曾祖父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既能教书又能治病,颇得父老乡亲的敬重,和爷爷奶奶家可谓是“门不当户不对”,尽管外祖父极力反对,一度不让母亲回娘家门,母亲还是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记忆中最幸福的童年时光是听妈妈给我们唱歌,什么《南泥湾》《浏阳河》《万寿无疆》等各类红歌和各种戏曲。那个时候家里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全村也就两台电视机,每天晚上听妈妈唱歌唱戏是最美好的享受。特别是月明星稀的夜晚,我们围坐在院子里,附近的小伙伴也会过来听,没有吵闹,只有妈妈悦耳的歌声回荡在村子里。唱歌的时间地点不太固定,有时候我们围坐在院子里,伴着月色和蟋蟀的叫声听妈妈的歌;有时候是在厨房灶台前,看锅底的火苗跳动伴着锅里煮饭的响声;有时是在无边的旷野,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休憩的树下……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有歌声。时隔三十多年,邻居小伙伴亲友还会提及。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妈妈却用歌声温暖了记忆。现在人近中年,每每有生活事业的压力在身,我和弟弟妹妹都会从音乐中放松自己。
  妈妈不仅乐观还很善良、宽容,不仅孝敬长辈,邻里关系相处也很好。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有一个老邻居,幼时在那座老房子里经常接济我们,后来我家在公路旁边盖了新房,邻居也在旁边盖了新房,再后来邻居在镇上开了商铺,就把老家的钥匙给了母亲,邻居家成了我们家的储藏室,丰收后的玉米、花生还有她爱养的鸡鸭鹅全都在邻居家的院子里。现在,每到逢年过节我和弟弟妹妹回家团聚,爸妈都会叫来老邻居,一起谈天说地回忆过往,其乐融融。除了这个近四十年的老邻居,其他距离稍远的乡亲也经常去我家找母亲聊天,他们喜欢母亲的爽朗、善良,说她有文化有知识会教育孩子。我们一直记着母亲“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弟弟妹妹每个人的小家也都有很好的邻里关系。妈偶尔到我们各自的小家小住,也都会有邻居们想念她。


  “百事孝为先”母亲这一点又做出了榜样,如果说对自己的父母行孝天经地义,对公婆、对公婆的公婆、对青年时期刁难自己的公婆行孝才是难能可贵,母亲却做到了。她先后送走了父亲的奶奶、父亲的姥姥还有奶奶三个老人,而这三位老人除了父亲的奶奶随和外,其他两位均在母亲年轻时候百般为难过她。父亲的姥姥只有奶奶一个女儿,父亲的奶奶一个女儿在鞍山早就过世,剩下爷爷一个儿子,父亲哥弟三人两人在外,因此,这两个本不应该母亲照料的老人都是母亲照顾到最后。幼年时候父亲函授中医,母亲一个人拉扯四个年幼的孩子,还要被父亲汇学费。听邻居们说母亲半年舍不得吃一斤油,省下的钱被母亲寄往学校。爷爷奶奶当年不但不接济还经常吵着父亲和母亲离婚,哪个邻居如果帮母亲照顾一下我们,他们还会指桑骂槐。那个时候的日子特别清苦,可母亲从来不计较,微笑向前。她说:“再难都会过去的,慢慢熬吧!”后来奶奶重病躺在我家的熱炕上,母亲每天给她擦洗身子,一口口的喂饭,这个一辈子凶神恶煞的老太太终于顿悟:“唉!我心里有愧啊!我这是罪有应得,我对俺逢梅(母亲的名字)有愧啊!”邻居们都说母亲:“你还照顾她?你想想年轻时候她咋对的你?把她扔南边公路沟里喂狗算完……。”母亲这个时候多是沉默,要不再说一句:“她们是老的,咱是小的,别管老的咋做,做小的把自己该做的做好。”这就是母亲,海纳百川的胸怀影响我们一生。
  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父亲还未退休,母亲再也不用为物质的东西发愁,可她还是勤俭节约,不舍的乱花一分钱。前段时间住在我这里,自作主张用自己节省的钱给我安装了一台两千多元的净水器。她不停的奔赴于我和弟弟妹妹居住的地方,牵挂着每一个不在她身边的子孙,关注我们居住城市的天气预报,从来不想她自己。如果说时光如水,那么母爱就是水中的小舟,载着我们走过红尘烟雨,迷津雾渡,驶向柳暗花明的彼岸。
  母亲感谢您,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种种体验。感谢您把善良宽容和爱的种子种在我们的心灵,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母亲感谢您,在我们孤独无助时用温情而慈爱的眼神,鼓励我们走过生活中的荆棘坎坷,迎接生命中的春意葱茏。
  母爱如歌,一首经典老歌,一首脍炙人口、百唱不厌、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它在我们的一生流行,在人类流行,在历史流行,流向永久、永远、永恒……
其他文献
沈阳故宫,我来了。  半天的时间,你6万多平方米,叫我怎走遍?你10多个院落300多间房屋,让我走哪间?  我不是来浏览金碧辉煌的崇政殿,也不是来观赏雄伟壮观的十王亭,而是来寻找忠奸同室的三官庙。  三官庙,现叫太庙。不管皇帝们如何改建更名,叫三官庙时,这里发生的人我是非,永不磨灭。  真的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进入皇宫正门大清门,刚左拐便是太庙。  我惊诧于太庙地势之高。沈阳故宫本来
期刊
到西递是从一则史实开始的。据西递《胡氏宗谱》记载:公元904年,企图篡位的梁王朱温胁迫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此时,从《中国古代史概要一览图》上看,唐朝粉红色的标誌已到了最后一格,将进入五代十国时代。唐朝末代皇帝李晔路过河南陕州时,皇后何氏产下一男婴。李晔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就将婴儿托付给婺源人胡三带回家乡抚育,取名胡昌翼。此后朱温篡位,果然杀了李晔全家,立国后梁。170多年后,胡昌翼的后人胡士良路过西
期刊
“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11个字,说什么?这是一封从周口店发回北京的电报:发现头盖骨!至今,仍被认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著名的电报”。  这一爆炸性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从北京传向世界,国际学术界激动地称它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  时在1929年的一个冬日。  而这块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时年25岁的裴文中,也一跃成为世界顶尖的考古学家。  这不是一般的发现
期刊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烟雨空濛,雾失山城。只一夜功夫,我们便从成都乘火车抵达重庆。此行专程赶来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崛起于我国北方石窟艺术走向衰落之际,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晚期之作,专家定位它为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  文化遗产,凡上得世界级的,自是无与伦比。中国文化遗产千千万,到2004年为止,已有30处被聯合国授此殊荣。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与佛结缘的有5处,占六分之
期刊
离开菁菁的校园,我在凯里这座轰轰烈烈发展的城市栖息了十多个年头。人的一生有多少十多个年头?称不上诗意的栖居,但活得惬意、舒适,没有大起大落。多年来,我遵循生活的规律,上班,读书,写作,把自己人生的车辆置放在平稳的轨道上,日复一日。一直以来,我并没有把自己优越化,时时保持着对生活的严谨、自拘,总是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诚恳和辛勤迎接生命中的种种挑战,习惯了挑战也就习惯了生活。在平静的每一个日子里,艰难地收
期刊
好像只是隔了一夜的时间,门前的桂花树就开花了。点点橘黄,掩映在碧绿的枝叶间,像是小姑娘羞涩的心事,热烈而芬芳。我情不自禁地走近桂花树,闭上眼睛,贪婪地嗅着这满树桂花的芳香,丝丝缕缕,沁入心脾。  微风轻拂,花枝摇曳,有点点花瓣飘落。此时,香气更甚,感觉到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迎接着这醉人的花香。“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望着眼前的这株桂花树,枝繁叶茂,橘红
期刊
一晃,又到了黄叶飘飘的秋天,空气里已渐透冬的气息。1999年的10月份,也正逢此节,我的母亲她病倒了,并且病情越来越恶化,最终因医治无效,两个月后,母亲悄悄地走了。  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她的身影和慈祥音容却仿若就在昨天,显得是那样的可亲、那样的慈爱、那样的清晰。  一直以来,不知有多少次提起手中这支写惯散文的笔写一下关于母亲的文章,但都放下了,还是不敢去碰触关于母亲的话题,并不是因为我母亲的一生
期刊
白茫茫的荒野上,我扛着一把锨,带着几个乡村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风刮得人直不起腰,雪糊得人睁不开眼,路深深地埋在雪里,房静静地藏中雪中,走半天见不上一个人。好不容易见到一户人家,用锨铲开一块空地,跺几下脚,抖掉身上的雪,然后隔着门喊一声:“有人吗?”人没有答应,一只狗叫着冲出院门。这是我离开普兰后,一直重复着的一个梦。  梦中的我,总有着干不完的工作。走什么地方都缺水,到什么地方都没电,
期刊
台风退后,暴雨退后,地震退后,书籍退后,火车退后,钢筋水泥退后……时光退后……母亲,听,阳光在歌唱!  那是两块狭长的土地,面积不过两分,母亲获得一个好听的名字:自留地。然而整个世界的阳光都聚集到了这里,听,阳光在歌唱:那是成千上万的小天使的大合唱,那是各种粮食与布匹的馨香,那是无数金灿灿的细碎金子的相互碰撞。风潜伏下来,昆虫潜伏起来,静穆的蓝天白云下,只有阳光在歌唱。阳光在召唤各式各样的种子。 
期刊
“白纱衣,绿罗裙,奈何令我销断魂?”女子对华服罗裙的喜爱和向往,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五岁时,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条裙子,是母亲用缝纫机亲手缝制的。我穿着那条粗陋的裙子,出尽了风头,也成为全村女孩子羡慕嫉妒的对象。  想来那是母亲学习缝纫以来,第一件赶上时髦的作品了。拿今天的眼光审视,它的款式何其简单:一大块藏青色的棉绸布,裁成上小下大的梯形,缝圆了,再安上一条松紧带,便成了裙子。没有一点儿花色,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