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后结肠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肾后结肠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行腹部CT平扫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时体位先仰卧位,后俯卧位.以结肠位于肾后线的后方且同时位于肾外侧线以内诊断为肾后结肠.有效调查1 001例,男448例,女553例.年龄19 ~90岁,平均50岁.按年龄将患者分为19 ~ 28岁87例、29~ 38岁151例、39 ~48岁197例、49~58岁240例、59 ~68岁239例、69 ~ 78岁71例、≥79岁16例等7组;按体重指数分为<18.5 kg/m261例、18.5 ~24.9 kg/m2679例、≥25.0 kg/m2261例等3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分组的肾后结肠发生率,以及不同检查体位肾后结肠的发现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后结肠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001例中,63例(6.3%)证实存在肾后结肠,其中37例(3.7%)位于左侧,16例(1.6%)位于右侧,10例(1.0%)双侧均有.CT检查时仰卧位发现14例(1.4%),俯卧位发现28例(2.8%),仰卧位和俯卧位均发现者21例(2.1%).63例中,男36例(8.0%),女27例(4.9%).69岁者的肾后结肠发生率高于<69岁者.体重指数<18.5 kg/m2者的肾后结肠发生率高于≥18.5 kg/m2者.有肾后结肠组和无肾后结肠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5.8±16.2)岁和(49.8±14.1)岁,平均体重指数分别为(20.2±2.7)kg/m2和(23.4±3.2) kg/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后结肠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均相关.结论 本组患者的肾后结肠发生率为6.3%,多于俯卧位CT平扫检查发现,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低体重指数、高龄、男性是肾后结肠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体重指数< 18.5 kg/m2、≥69岁以及行俯卧位左侧经皮肾手术的男性患者,术前应行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肾后结肠.
其他文献
螺旋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的新的成像技术,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报道我院应用螺旋CT对36例气管支气管病变进行气管支气管3D成像,主要包括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 IP)和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重建,其中10例患
目的探讨尿液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成年雄性中华田园犬分为两组,每组9只。实验组接受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瘘术+膀胱造瘘术,对照组仅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每组分别于术后1、3、4周处死3只并留取前列腺部尿道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再上皮化的情况。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再上皮化开始,出现新生细胞向
针对航天器舱段对接通常采用的手工操作方式效率低、精度差和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测量的舱段自动对接装置,其中舱体位姿的测量和调整是保证对接质量
期刊
细胞因子的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信号传导途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但有关细胞因子的STAT信号传导途径在肺间质病(I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以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为模型,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M)内STAT1活化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在ILD发病机制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然到来.我国在大举进行信息化创立的同时,各种信息也将面临着多种因素的泄露,而信息保密工作也将频临巨大的挑战.试想一下,若是非
期刊
目的 比较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肾组织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初步分析筛选出的差异miRNA的功能.方法 2015年9-12月,将16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
伴随着网络全球化的覆盖,当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工作学习中,并渗透人们的生活,而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性,维护网络安全是重要的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