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美国宪法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历史的另一种解读阐述隐藏的美国第二部宪法的平等内核,兼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中隐藏的宪法如何对1787年《宪法》进行救赎。
  [关键词]1787年《宪法》;葛底斯堡演说;布朗案;平等
  一、 引言
  弗莱切《隐藏的宪法——林肯如何重新铸定美国民主》一书,成为宪政经典名副其实——法律和宪法的传统观点被放在一边,代之以一种思考人的心理秉性的方式,去挖掘隐藏在美国宪法背后的 “深层结构”。当他以一个法律人的眼光,去考察美国的观念历史时,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除了1787年《宪法》之外,美国在内战后还产生了另一部新宪法,一部很难被人意识到的“隐藏的宪法”,即美国内战催生的宪政新秩序。
  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大法,其背后之价值观界定了我们以何种姿态生活在所属的国家。于美国宪法而言,林肯以内战为契机重新诠释了美国民主,他以葛底斯堡演说为序言,以第13、14、15修正案为正文,主导了第二部隐形宪法的诞生。所有人的平等、大众民主和民族国家原则成为其内核,与1787年起草的第一部宪法迥异。
  二、另一种解读:隐藏的第二部宪法
  1787年制宪张扬人民的自我选择、个人自由及共和精英主义的价值观,成为美国宪法一直以来的主旋律。然而,出于一个法律人对观念历史的兴趣,我们对那些忠诚于美国特色的历史学家所做的演变观点做另一番解读。
  在所谓两百多年统一连贯的司法秩序下,美国的宪政历史其实经历了一个重大的断裂。在内战的剧痛中,人民不再提出“我们人民”,相反是拒绝了人民和他们的宪法。在只有两分钟的葛底斯堡演说里,林肯表达了对美国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愿景,而这里的“民族国家”概念与美国建国之父们所提的“我们人民”概念截然不同。这个民族国家既包括南方也包括北方,既包括白人也包括黑人。民族国家并不能通过大众投票或者政府决策形成,而是通过救赎性质的战争和历史性的搏斗从而锻造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体。在这个意义上,葛底斯堡演说拉开了新宪政秩序的序幕,隐藏的宪法应运而生。
  民族国家、平等和民主界定了第二部宪法的崭新宪政秩序,它建立在自我实现、众人平等和大众民主基础之上,与第一部宪法的自由选择、个人自由和共和主义基础迥异,更强调的是一种历史责任或者使命——基于“友爱之纽带”作为单一的民族国家的联合,致力于推动政府保障所有人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认同循序渐进的普选权的最终实现而形成的大众民主制。
  三、对1787年《宪法》的救赎: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347 U.S. 483 (1954),以下简称布朗案)①是美国立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彻底瓦解了种族隔离政策的法律基础,为黑人全面取得人权打开了局面。
  1787年制宪,虽然承诺自由,但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占联邦人口近1/5的黑奴毫无自由可言,他们只是他人的财产所有物。尽管第一部宪法并未使用奴隶制或者奴隶这样的词语,却在“所有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或者“目前在某些州内存在的类似的人口”等字眼中默认了奴隶制。内战后,第13、14和15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承认黑人是美国公民,但由于美国的联邦制结构,选举权、教育权等具体规定都由各州的立法决定,第13、14和15条修正案未能彻底改变南方各州种族隔离的现实。在Plessy v. Ferguson,163 U.S. 537(1896)②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甚至做出了“separate but equal(隔离但平等)”的先例。本案原告在纷纷要求进入原先只收白人学生的州立学校遭拒后,分别在各州提起了诉讼。
  该案于1954年5月17日由美国最高法院做成决定,法官从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重要意义入手,确立了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黑人与白人学童不得进入同一所学校就读”的种族隔离法律剥夺了黑人孩子在教育上的平等权利。因为即使学校的“硬件”相同,但“软件”仍然可能有很大差别。再者,隔离给黑人儿童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因此“隔离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平等”。
  第二部宪法界定了组成美国这一国家,它的成员的身份,它把平等原则带到台前,开启了将基本人权延伸到几乎所有成年公民的过程,成为对1787年宪法的救赎。
  四、结语:新旧宪法之中庸
  “自由是固有的,平等则是一个希望”。新的宪政图景虽然有了建立永存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光辉目标,但并不代表政治生活有了实质的改变。内战后占据美国人头脑的政府实用主义心态,以及人们经历多年的争吵和流血冲突后渴望妥协了事,加之最高法院的法官与内战前的法官拥有同样的背景和教育,陈旧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不能轻易接受新的宪法原则。对于所有公民的平等,他们仍存有疑惑和一定程度的拒斥,使得“第二部宪法”的宪法精神在司法实践中成为“隐藏的宪法”。
  这个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过于执着于某一理念。狂热追求高级法或者一味宣扬《独立宣言》中的价值观,都没有未来。“时代的需要”要求既承认自由,也承认平等,既要承认共和精英主义价值观,也要承认大众民主价值观。新的宪政秩序必须与旧的宪政秩序并存。隐藏的宪法将会永远考验我们去寻求正确的方式,把民族国家在历史上的承诺跟人民自由联合所作的选择协调起来,把平等的要求与自由的
  机会协调起来以实现新旧宪法在持续的张力中所达之中庸。
  [注释]
  ①董世忠,赵建主编:《21世纪法律英语》(上册)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68—173.
  ②Plessy v. Ferguson, 163 U.S. 537 (1896)。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有时简称“普莱西案”,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案件。在该案中,最高法院判决州政府的“隔离但平等”政策符合宪法平等保护条款的规定,标志着“隔离但平等”原则的确立,事实上确认了种族隔离政策的合法性,直到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后,这一政策方才失去其合法地位。
  [参考文献]
  [1][美]乔治·P·弗莱切著,陈绪纲译.隐藏的宪法——林肯如何重新铸定美国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
  [2]孙伟锋.美国的隐形宪法.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4704.
  [作者简介]袁媛(1990—),女,浙江杭州人,杭州市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在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职业不断增多,很多职业都对人身体的某些部位和器官有特殊的要求。伤残等级轻、而受害人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程度重,两者之间不相对应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众多受害人都在遭受着损失巨大、赔偿很少的不公正对待。构建以劳动能力的减弱或丧失程度来计算残疾赔偿金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侵权责任赔偿制度,是司法公正的要求。  【关键词】伤残赔偿金;现状与原因;制度构想  一、现状思考—
期刊
[摘 要]2011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我国开始实施,该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国际私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该法的特点之一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该法中成为一项基本原则,并扩张到物权、侵权等领域。其中在动产物权适用法律的问题上,也引入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对此,笔者有着自己的看法,该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扩张到动产物权法律适用领域的理解。  [关键词]动
期刊
核心提示:一条检察建议,可以挽回一笔重大损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机制,可以消除一批社会隐患。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藤县人民检察院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以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群众信访诉求中,发现该县七个高岭土矿场整合成三个高岭土矿场过程中存在吞噬一方利益的行为,同时,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怠于
期刊
[摘 要]《刑法修正案(七)》及后续的司法解释,确立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窃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侵犯个人信息类犯罪罪名,此举有力地打击和预防了此类及关联犯罪。但各种新型犯罪形式不断涌现使得该法条的适用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房山区实际案例的办理情况,浅析《刑法》第253条之一的立法之完善建议。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犯罪主体;客观方面  一、基本
期刊
[摘 要]利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明显特征。作为全球第一个具有公法约束力并且得到有效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已经积累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文章对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四项立法设计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以借鉴欧盟经验为路径,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与政策,在一些宏观的理念、理论层面初步归纳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排放交易;EU ETS;市场机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一些行业巨头,它们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获得市场支配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些网络巨头往往滥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妨碍网络市场竞争的行为。文章从腾讯、360案出发,分析网络产品市场支配地位的特殊性,探究其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方法,从而提出网络垄断的规制方法,以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  [关键词]相关市场;市场份额;市场支配地位  一、问题
期刊
[摘 要]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中第三条对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做出了规定。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条意见的实质及立法初衷,结合刑法及公司法相关原理,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该条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关键词]刑法;受贿;合办公司;法律适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打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无论属于哪种国体类型的国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经济问题。科学的国体应有利于国家长远利益与民众即时利益的协调并顾,有利于国家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式国家体制在国家经济运行中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国家利益;民众的即时利益;人类本性  一、使欧盟陷入债务危机泥潭的根源——西方式国体的致命缺欠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民生放在了第一位,西方国家主
期刊
[摘 要]在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较难区分的情况下,通过细致论证,仍然可以发现二者在行为动机、行为场所、财物的种类与方式上仍然存在区别。现行的未成年人刑事办案过多强调保护,以致有些时候对未成年人处罚违背了罪责刑相一致原则,并不利于刑罚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强拿硬要;寻衅滋事罪;抢劫罪;区分  一、案例要旨  此案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与抢
期刊
一、案例及衍生问题  (一)案例  2010年7月,陈某计划持枪抢劫。7月中旬,陈某以打猎为名,托其弟陈某某找熟人购买一支双管猎枪。陈某某到某市买回猎枪。因陈某在外地未归,陈某某叫其妻弟包某将枪存放在包某的房间内。两日后,公安民警传讯包某调查其参与盗窃作案的事情,包某的妻子林某心中惧怕,私自从房间取出猎枪,走到村中一高山处,将枪丢落山崖。后公安民警到山下提取枪支时,发现枪支已被摔坏损毁。  (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