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了?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这个数字跌破了警戒线1.5,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生育率的担忧。有声音认为,中国也跌入了低生育率陷阱。
   不愿意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过渡到父母的身份。其背后的障碍,也许事关经济压力,也许出于个人价值判断,也许是一些更细碎的个人顾虑,听上去似乎无解。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吊诡现象。为什么社会经济越发展,育龄的年轻男女,越不愿意生养小孩了?站在人口转型的宏观角度,也许就能发现藏匿其中的惊人逻辑。
  
   两种个案
   今年3月,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验孕棒上出现两条线,都很清晰,加之两个月不来的生理期,忐忑多日的念头得到了应验——“我怀孕了”。
   尽管沈梦婷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那一刻,一阵恐慌还是瞬间淹没了她。脑海浮现一些从未曾想过的画面:变形的身体、半夜哄睡婴儿的苦恼、与丈夫在育儿方面发生日复一日的争吵。还有最重要的,她也从未想过:她可以做出怎样的牺牲。
   沈梦婷今年30岁,所谓的生育黄金年龄,“按理来说,我应该坦然甚至欣然面对。但恐慌是实实在在的。”
   她在上海有一份设计相关的工作,今年已经把朋友和同学的婚礼、满月酒参加个遍,每到这种场合里,人们会调转枪口,对她发出一句句灵魂拷问:“什么时候才轮到你?”還有贴心的忠告“再不要个小孩就晚了”。母亲见她如此“不思进取”,更是大骂不孝。
   沈梦婷此前换过三任男友,都不是奔着结婚去的。婚姻因生活方式和三观的迥异,不了了之。现在,她要审视的是,肚子里的胚胎和眼前这个男人,值得吗?
   男友思想简单,只道:“我喜欢孩子,生下来吧。”但对她来说,事情并非如此,她在上海买不起房,孩子教育怎么办?每个月所剩无几的工资怎么养得好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如果去另一个城市,是否意味着她必须放弃她热爱的职业?
   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人,能做好一个合格的父亲吗?是她理想的人生伴侣吗?这些都没有答案。
   “我不想为了一枚胚胎将就自己的人生。”
   一个星期后,她下定了堕胎的决心。
   与沈梦婷不同,长沙的赵新竹作出了她最激烈的反抗。婆婆和母亲双管齐下,给她下最后通牒,她喊出了离婚予以还击。
   今年春节期间,婆婆和母亲一如往常,开始试探赵新竹丈夫,问他喜欢不喜欢孩子。大年初二,俩亲家还去求了送子观音。
   大年初四,趁着一家人围桌聚餐,她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说,我今天就明说了,我是不会要小孩的,你们别费劲了。母亲骂她自私,从不为家庭考虑,并放了狠话,如果今年再不生,他们死了遗产一分钱不留给她。赵新竹无所畏惧,当场说出离婚来还击。
   赵新竹31岁,丈夫32岁,两人是硕士研究生同学,毕业两年后才谈起了恋爱。4年前两人结婚时,他们就约定,不要小孩,一起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但丈夫很快倒戈,他不能理解:“大家都生了小孩,你为什么不生。”最近,他又戒起了烟。
   越是如此,她越抗拒。婚后她才发现,丈夫并不是那种能跟她感同身受的人,而且经常不着家。“如果生了小孩,我注定是孤军奋战。”
   赵新竹恐惧分娩的痛苦,她自认为不是一个母爱泛滥的人,做不到一个贤妻良母的本分。她知道,人的心境可能会变,也许40岁她会想要一个小孩,但她眼下没法克服自己。在母亲看来,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简直有病”。
   对沈梦婷和赵新竹来说,生育意味着什么,似乎并不为旁人所理解。而对生育率持续低迷甚至跌破警戒线的中国社会来说,作为个案的沈梦婷和赵新竹,似乎又成了一种综合样本。
   那些抗拒生育的男男女女,他们真正恐慌的是什么?这需要被听见。
  
   社会宿命
   从任何层面来看,“不愿意生小孩”,都成了一种既定的现实,而且是一个越来越严峻的趋势。
   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中国生育率首次跌破1.5的警戒线。这一度引起学界和公众的担忧,中国是否落入了“低生育陷阱”?
   这并非一个新的现象。事实上,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走势持续下滑。直到2016年,二孩政策开放,效应是显著的,当年出生人口数猛然回升,为1786万人。
   但二孩政策并没有带来长期效应,短暂的刺激后,从2018年开始,迅猛的下跌势态便出现了,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一度跌破历史水平。最不容乐观的,便是2020年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要知道,低生育陷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至于是否会持续低于1.5,还需要持续的观察。
   不可小觑的是,低生育率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包括大部分欧洲国家、美国、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应了那句话——“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超低生育率,似乎成了社会发展的终极宿命。
   需要阐述一个概念,总和生育率,它反映女性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由于婴儿夭折、疾病等因素,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否则,后果便是人口快速的老龄化,劳动力规模下降,总人口规模减小。
   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引起了人类对自身物种存亡的担忧。牛津大学人口学家曾对韩国做出预警:称其或将成为“全球首个消失国家”。2018年,这个国家的生育率只有0.98,属全球最低,意味着平均每位育龄女性生了不到1个孩子。
其他文献
每次跟几个朋友去吃饭,如果是AA制,总会有人问我:“永野,每个人平摊多少钱?”此时我都会一阵心虚。朋友这样问我,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数学老师,心算肯定很厉害。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擅长心算……更确切地说,我本来就不太会算术。   虽然听起来很像在找借口,不过数学能力其实并不等于计算能力。在我知道的极为优秀的数学家或科学家当中,也有不擅长计算的人。对数学老师来说,计算能力并不是必备的能力,因为现在随便在哪
自从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以来,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已经有半个世纪。月亮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如有机会,大家都想上去看一看。那么怎么上去呢?有个人脑洞大开:骑自行车上月球要多久呢?这种出行方式节能又环保!   这个说法令人疑惑,上天是飞机才能干的事情,自行车没有路怎么能上天呢?这个人就说了,我们可以用特殊材料制造一种线将地球和月亮连接起来,这种线足够牢固和持久,可以作为“自行车道”。
3月16日,在由中国家庭报社等主办的第二届“315 E”云打假健康科普晚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刘光珍等十余名权威专家打假健康谣言。  谣言一:女人来月经,是身体在排毒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  师谭先杰:月经不是排毒,过多、过少都不好月经不是排毒, 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 是女性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标志。  月经血成分除了血液外,主要是子
2014年9月,记者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张首晟对自己获得当年诺奖的前景有何看法,他在回复中简单而平和地说:“如果是那样,我很愿意接受你的采访。”   此时正临近诺贝尔奖宣布的日子,张首晟被视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大热门。张首晟在邮件中所说的“那样”,就是获得诺奖这个愿望。尽管张首晟在2014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有人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是个时间问题。对此,他回答说,“我认为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
臘月二十七这天,林木决定放弃春节回老家打竹鼠吃。   前一晚,一则“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的信息,多次在他手机屏幕弹窗出现。做出以上论断的,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钟南山在接受央视连线时说,此次肺炎疫情的病原很大可能来自野生动物,“比如竹鼠”。   一些人很自然地回想起17年前的SARS,同样因野生动物引发。   17年来,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
我的第一个记忆,是对母子之间亲密关系的疑惑。当时我还不能站、不会走路,应该还不到一岁,只记得妈妈抱着我在路上遇到两位邻居,三个女人站在树下东家长西家短地聊个没完没了。由于抱我太久有点累,母亲让我站在地上,双手抱着她的大腿。大热天,她的大腿很凉,摸起来感觉很舒服。于是我的右手便顺着她的大腿往上伸去,母亲边聊天边用手把我的小手往下推。我不依,又用左手顺着她的大腿往上伸,母亲再一次用手把我的小手往下推。
但凡写文章,必要围绕主题,针对材料合理取舍,当详则详、当略则略,文章才能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教材里的课文文质兼美,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 题重者详 题轻者略  文章的详略是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所谓题重者,即和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材料,须详写,从而重点突出文章主题;所谓题轻者,即是与中心思想有关但作用相对次之的材料,须略写,如此方能辅助完善文章主题。详写,要浓墨重彩、具体
不要觉得只有二十岁以下的小屁孩才会因为追星失去理智,中老年人追起星来可能会更加疯狂。   江西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在家刷短视频被一个自称是靳东的骗子迷住了。那位“靳东”不但耐心与她互动,还渐渐爱上了她,甚至大方在全国网友面前向她告白示爱,还说会给她买房,会送她百万巨款。阿姨信以为真,要去找靳东跟他结婚。   从此阿姨就在家里和丈夫剑拔弩张,不但分床睡,还曾经离家出走去找靳东,拿出的是抛夫弃子的
一只猫活了100万次,直到最后一次,它爱上了一只白猫。它与白猫一起死去,再也没有活过来。画出这个故事的佐野洋子,只活了一次,但也仿佛,已活过100万次。   ——题记   佐野洋子,日本绘本和随笔作家。其绘本作品《活了100万次的猫》是日本长期畅销书,在中国销量逾200万册。2003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NHK(日本放送协会)曾精选她的随笔制成电视节目,后辑录成书。2019年,该书中
跟着“导师”一起炒股,结果赚少赔多,网上一查全是骗子。   接到报警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成功将该诈骗团伙捣毁,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作案用的手机120多部、笔记本电脑17台及银行卡20多张,追回赃款127万余元。   让办案民警唏嘘的是,犯罪嫌疑人扮演导师建群指导“学员”投资,14人的群,除了受害人,其他人全部都是托。有时“导师”也上阵扮托,诱骗受害人继续投资。